▼
古代诗人对花情有独钟。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等等,因此咏花诗作浩如繁星。但要论爱花咏花之鼻祖,莫过于开创“香草美人”意象先河的屈原。
屈原爱花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他虽被流放,仍种植了大片的花草以明志: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并且在佩饰、沐浴、饮食方面,无处不花草:
浴兰汤兮沐芳,
华采衣兮若英。
屈原在诗中提及了很多花草,如兰、蕙、芷、芙蓉、杜若、薜荔、荃、菊、辛夷等。他赋予花以人的形象,以“香草兰花”比喻君子的高洁德行和修为。香草美人,兰桂齐芳,既是他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是他的理想境界。
▼
清 石涛《兰竹当风图》(局部)
君子兰
兰花大多远离俗世,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兰叶虽经风霜而常绿,姿态高雅别致,气味幽香静谧。它不与群芳争艳,无人欣赏也含苞而放,清馨不浊。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屈原尤其爱兰,他在诗文中反复吟唱着兰。在他眼里,兰是德行高洁的君子。《离骚》中有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的佳句,扈与纫,正体现了他德行高洁、修身清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修为。
他还写有
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
行走时也要靠近长满兰椒的地方,以此说明自己时时刻刻不忘高洁,修行仁义,勤身自勉,朝朝暮暮不曾懈怠。
屈原之后,一代一代的诗人不断围绕着兰的高洁、隐逸、与世无争进行赞颂:有写兰花幽香的,
时闻风露香,
蓬艾深不见。
(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有写兰花隐逸之态的,
生无桃李春风面,
名在山林处士家。
(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右兰花》)
有把兰花比君子的,
佳人比香草,
君子即芳兰。
(卢纶《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
明 陈洪绶《玩菊图》(局部)
隐士菊
菊花傲霜抗寒、坚强不屈的特性惹动诗人的情肠。屈原在诗词中有多处歌咏菊花: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播江离与滋菊兮,
愿春日以为糗芳。
(《九章·惜诵》)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屈原将春兰秋菊并举,开启了文人食菊、赏菊的先河,他赋予菊花以高洁无畏的人格形象。他“取其香洁以合己之德”,表现出对高尚品格的不懈追求,和对自己美好德操的培养。
后世五柳先生陶渊明偏爱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将菊花定义为隐士。唐代元稹的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以及岑参的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不仅盛赞了菊花的高洁品性,更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
明 徐渭《荷花图》(局部)
高洁荷
荷花又叫莲花,被誉为君子之花。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屈原的诗文里,也常出现荷花意象: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时常将亭亭玉立的荷花披戴在身上,在他看来,荷花是具有高洁品性的君子。荷花可以说是屈原对理想的一种憧憬,也成为他与矛盾重压的斡旋生活,达成缓解的心灵归属。
自屈原以后的历代咏莲诗词不胜枚举。李商隐的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白的
秀色空绝世,
馨香为谁传。
杜牧的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均为咏荷的绝妙好词。
诗人们纷纷以莲言志抒怀,莲花被人们视为高风亮节,宋代诗人周敦颐更是盛赞了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的君子风骨。
▼
南宋 夏圭《雪堂客话图》(局部)
晶莹雪
除了花草,屈原在诗中也赋予了冰雪忠贞纯洁、美好坚强的独特意象。
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有
横流涕兮潺湲,
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
斫冰兮积雪。
眼泪纵横滚滚而下,想起你啊悱恻伤神。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天问》中也有“
稷维元子,
帝何竺之?
投之于冰上,
鸟何燠之?
的句子。诗中的冰雪不再是客观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是屈原晶莹、高洁人格的写照。
屈原歌咏冰雪,追求静穆、坦荡、宠辱不惊、淡雅平远的真名士。他在诗中借由冰雪问天问地,俯仰宇宙,涤滤性情,悟天地正气,激人生理想,求美好生活。而诗人自身也向往如冰雪般表里无暇,既方圆随安,又姿质不改。
此后,各朝代的诗人多沿用冰雪的美好寓意。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用冰心玉壶比喻自己坚守信念,光明磊落的心性,和高风亮节的品德。
在屈原的世界里,花与人合而为一。花就是屈原,就是那些高洁的君子与文人志士的魂。
鲜花与香草的世界,构筑起了屈原心中最美的理想国。屈原也用他的一生昭示了美好德行的可贵,并且历久弥芬:
惟兹佩之可贵兮,
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
芬至今犹未沫。
▼
精彩回顾
说诗画|诗词意象(一):雨中芭蕉深秋梧桐,诗人的愁绪连波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浮生若梦蝶,道不尽诗人哲学
说诗画|诗词意象(三):管鲍之交,藏在诗词里的“士为知己者死”
说诗画|诗词意象(四):莼鲈之思与杜鹃啼血,诗词里的千秋家国梦
说诗画|诗词意象(五):折柳与望月,汉民族的离别与相思
说诗画|诗词意象(六):归园田居,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尽在古代诗词里
说诗画|诗词意象(七):天下英雄谁敌手?诗词中的豪杰故事(上篇)
说诗画|诗词意象(八):天下英雄谁敌手?诗词中的豪杰故事(下篇)
说诗画|诗词意象(九):一壶酒一竿纶一片东篱,诗人千古桃花源记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画眉情长、锦书难托,动人的古典爱情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一)鸿雁在云鱼在水 仙鹤传情志高洁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二)侠客与隐士,诗人的两种江湖梦想(上)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三)侠客与隐士,诗人的两种江湖梦想(下)
诗词意象(十四)不食周粟 抱柱而亡,这些古人是愚是诚?(上)
诗词意象(十五)不食周粟抱柱而亡,这些古人是愚是诚?(下篇)
诗词意象(十六)竹写历史,梅寓骄傲,我们的民族性在岁寒三友中
文章来源:【蓁熙文化】公众号,敬请关注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