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深嗅香榧香!
“秋云乍起香满怀”,秋来了,空气里的味道也变了。
在绍兴,秋天的空气里少不了一味香榧的累累果香。
绍兴是全国最大的香榧主产区之一。虽然,香榧树在南方八省基本能种植,但绍兴的香榧最为特别。这里的香榧大多产自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随便抓一颗香榧,你齿间留香的果实可能就来自一棵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香榧树。
绵延402平方公里的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内,百年以上的香榧树有7.81万株,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好东西,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为擦亮“千年榧乡”品牌,10月22日,位于会稽山古香榧核心产区的诸暨市赵家镇举办了一场“以非遗技艺,焕千年榧乡”主题的香榧炒制大赛,镇里20组香榧炒制高手现场竞技。
一个镇卖出的香榧占全国60%以上
谈到绍兴香榧,赵家是绕不开的一个点。
据统计,赵家镇香榧种植面积有3.5万多亩,全镇拥有百年以上香榧树3.7万棵,千年以上2700棵,全镇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香榧产业,每年从这里集散出去的香榧占全国产量60%以上,国内最大的香榧树也在赵家镇。
提及香榧的功效,赵家镇的村民大多倒背如流:“香榧全身都是宝!能改善胃肠道功能,还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又细又长的细榧才是正宗千年香榧,在古代是皇家贡品!”“香榧精油的香味持久度比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还高,香榧食用油的价钱比橄榄油还贵!”
今年,赵家镇香榧青果产量预计750万公斤,干果150万公斤,总产值将达2.5亿元。香榧产业的人均收入为6万元左右。一颗颗香榧让榧农们实现增收致富。
“老树结的香榧,壳薄好剥,口感更松脆,味道也香醇,吃完嘴巴里还有回甘。而新树结的香榧,壳厚且果仁容易干瘪,尤其是黑色的果衣很难去除,口感也远不如老树的好。”这是当地榧农深谙的道理,所以,赵家榧农始终坚守古树香榧的品质,与基地香榧走一条差异化竞争道路。
满口馥郁背后是“工夫”加持
除了产地好、原料好,绍兴的香榧在采制方式上也是一骑绝尘。
长久以来,榧农们不断在每个生产环节改进、提高,积累、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科学的技术和工艺特色。2012年,作为诸暨市地方传统技艺,香榧采制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榧的传统采制主要有六个步骤。
第一步便是采摘。由于香榧果成熟时已经开始孕育下一代幼果,为了保护幼果和树体,不能用击落法采收。为了防止自然落子造成损失和导致假种皮损伤影响品质,也很少用拾子法采收。所以,直接上树采摘成为了枫桥(诸暨)香榧的采收特色。古香榧树很高,榧农们用十余米高的蜈蚣梯上树,一颗一颗手工采摘。
第二步是“沤”,即发酵。发酵完成后才是清洗和炒制的过程。传统的直接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双炒”和“双熜”两种工艺,这是极为关键的技术。诸暨香榧炒制颇有讲究,一要讲究工艺,二要讲究火候,三要讲究手法。这些手艺难以言传,都是需要炒制师傅们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中得出经验、培养感觉的。因此,香榧炒制,也是一门“考验人”的技艺。
外观完整,色泽一致,大小均匀,口感香脆,一颗好香榧的馥郁而出,背后都是“工夫”二字。
“摇钱树”古香榧“二次创业”
现代诗人蔡世英在诗中描述,“秋高榧熟,爱累累枝头,飞香凝绿。山里清风爽簌,吐芳流馥。”榧林的画面一下子具象了。
针状的枝叶如同华盖,阳光被筛成细碎,斑驳落地;泛白而粗犷的枝干,如同时间,凝结在天空里。在赵家镇榧王村,树龄已达1380多年、国内最大的香榧树在云雾中矗立。18米的树高,9.26米的树围,覆盖近1亩的树冠,似乎把世外的喧嚣和惆怅都支开了。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香榧是山区农民真正的“摇钱树”,不仅能发展种植产业“卖农产品”,如今,古香榧树可谓“二次创业”,向下游打通旅游产业“卖空气”,深挖古林、古道等历史资源“卖文化”。
近两年,赵家的香榧“香溢”全网,两条山间小路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走红。如“徒步”APP“两步路户外”板块,赵家走马岗热度居绍兴第一;“小红书”上,关于香榧古道的旅游笔记超1000篇,百度搜索条数达166万条,还有抖音视频,等等。
刚过去的十一假期,赵家镇的民宿农家乐经营额同比增长230%。
赵家镇走红网络的有两条线路,一条是藏在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绝美神仙疗愈徒步路线;还有一条,是赵家镇的自驾公路,被称为“秋名山车道”,周边环绕着众多古老树木。
除了美景之外,这两条线路也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气质。
一代一代人,一代一代香榧树。
当年种香榧树的人,也不曾想香榧树什么时候长香榧果,但知道它终有一日会亭亭如盖,累累果实。而树下的我们,看着时间在香榧树上累积,看它结出每一年的新果子。
原标题:《绍兴这颗“千年果”,为何这般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