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欢庆祖国生日,全民科普向未来。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蕨类植物集中亮相国家植物园。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起源古老,在4亿年前就成功登陆,对植物界的起源与演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世界已知有12,000余种,其中,石松类植物1,300余种,蕨类植物10,000余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约2,300余种,占到世界科属的数量90%,40%为我国特有种。
我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以秦仁昌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蕨类植物学家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取得过令世界瞩目的理论成就,198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蕨类植物学大会确立了我国蕨类植物学研究的国际地位,2010年12月在深圳召开的亚洲蕨类植物学大会,则全面展示了我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的最新成果。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让国人更加深入了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无花之美,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联合承办“蕨代风华”蕨类植物专题展。展览主要以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研究历史、协会发展、科技成果、活体植物等作为展示,通过大量照片、活植物、科研标本、化石标本、艺术标本、科学画和科普讲座等方式为公众揭开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神秘面纱。
国家植物园南园展览温室
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
2022年9月30日, “蕨代风华”蕨类植物专题展在国家植物园南园展览温室举行了开幕仪式。中国植物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宪春研究员、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会长石雷研究员、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主体库副馆长金效华研究员、国家植物园北园李秀君副园长、古蕨类植物专家王士俊研究员、蕨协分会秘书长李东、副秘书长吴菲及研究生等2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合影
展板介绍
展览通过大量展板介绍了蕨类植物研究历史、协会发展、科技成果等。
活植物展示
展览展示了部分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如荷叶铁线蕨、笔筒树、福建观音座莲等。
植物标本、化石标本展示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标本的展示
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主库(PE)收藏的蕨类植物模式标本和古生代二叠纪的蕨类植物化石标本
蕨类植物科学画
展览展示了常见科属及濒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学画。
文创产品展示
蕨类植物文创产品展示,展示了蕨类植物标本艺术画20余幅及蕨类植物家居用品等。
国内最大尺寸蕨类标本艺术画(宽1米,高2.3米),选用近100种蕨类植物创作 《绿羽仙踪》蕨类植物文创及家具用品展示
展览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了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在科学研究、资源收集、保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成果,让公众感受到重返侏罗纪时代蕨类植物的神奇魅力。
活动预告
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展览期间将举办线上、线下科普讲座5场和现场体验活动2场。敬请关注。
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现状 (张宪春研究员) 化石蕨类研究(王士俊研究员) 蕨类植物的保育与繁殖(刘保东教授) 神奇的吃砷蕨类植物——蜈蚣草(何振艳研究员) 蕨类植物的植物化学(赵勤实研究员) 蕨类植物的科学画(孙英宝画师、李聪颖画师) 蕨类植物科研标本和艺术标本画制作(孙玖琼、赵小玲、赵国玉等)展览时间:10月1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国家植物园南园展览温室、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
来源: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重返侏罗纪,探寻无花之美——国家植物园举办“蕨代风华”蕨类植物专题展
明起可去鼓浪屿观赏“无花之美” 蕨类植物科普展将持续一个月
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
兰蕙同馨 幸福花开——2024珍奇兰花展侧记
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 共爱共享自然之美
上海国际兰展开幕 辰山植物园争创国家植物园 “猎豹斑纹”兰花首现上海
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公众科学日暨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系列科普活动
建好国家植物园 呵护自然之美
荔湾区国家植物园体系生态科普宣教点科普教育活动第五站第二场圆满举办
七夕节到国家植物园赏花海
网址: 重返侏罗纪,探寻无花之美——国家植物园举办“蕨代风华”蕨类植物专题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51.html
上一篇: 潍坊市政府门户网站 |
下一篇: 罗山县森林警察大队积极开展保护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