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然兰独并而有之。”这是王贵学在《兰谱》中对兰花的评价[1]。兰花融叶美、香芳、花艳于一体,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是我国古老的名花之一,每当花开之时,幽香清远,馥郁袭人,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称其为“香祖”、“国香”或“第一春”[2]。
1 我国兰花的种类与分布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主要为兰属(Cymbidium)植物,而且集中在春兰(C.goeringiiRchb.f.),蕙兰(C.faberiRolfe)、建兰(C.ensifoliumSw.)、墨兰(C.SinenseWilld.)和寒兰(C.kanranMakino)等5类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拥有最多爱好者的植物。我国称这类兰花为国兰或中国兰,外国人则称其为东方兰,日本人称其为东洋兰[3]。
全世界兰属植物48种,我国产29种[4],由甘陕南部一直分布到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以西南地区分布种类最多。春兰和蕙兰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早、品种最多(500多种)的兰花[20]。建兰、墨兰和寒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这类兰花多为地生、小花,除了我国和日本及朝鲜人喜爱外,大多数西方人不喜欢这类兰花。西方人和我国当代年轻人大多喜欢兰属或兰科其它属的大花种类,如目前市场上非常热销的大花蕙兰。
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2万余种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5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

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

(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明代)高濂写的《遵生八笺》收录了许多民间养兰经验,如“种兰奥法”、“培养四戒”、“雅尚斋重订逐月护兰诗诀”等。
“培养四戒”中提出的"春不出宜避春之风雪,夏不日避炎日之销烁,秋不干宜常浇也,冬不湿宜藏地中,不当见水成冰。“被高度归纳为"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20]至今常被国内外名著所引用。在这一阶段,国兰的花艺和叶艺品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瓣形和叶形形成完整的分类体系。成书于1865年的《兰蕙同心录》就记载品种57个,并全部绘了外形图[2]。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一时期我国的国兰栽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这一时期我国栽培的兰花仍仅限于兰属植物。
随着兰花栽培的专著增多,描写兰花的诗词和绘画等作品也越来越丰富,据《支那南画大成》所录,现今保存于世界各国的明清时期的兰花画卷至少有101幅[20],而诗歌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在中国,人们欣赏兰花,不仅只是欣赏其花,而是涉及到香气、叶姿、叶艺、盆架以及与兰有关的一切人及物,即包含着深厚的兰文化内涵。中国兰花所展现的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与中国人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人对兰花欣赏的独特体验,是一种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的综合效应,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兰文化色彩。

2.4 西方科技在兰花栽培上应用与发展阶段(20
世纪30年代~80年代)20世纪30年代,唐进和汪发赞写的《东亚兰科之研究资料》[23],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包括兰属在内的东亚兰科植物,为我国应用西方科技开展兰花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我国各地科研机构、园林管理机构根据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表述体系,结合我国各地传统的栽兰实际编写了大量的兰花科技书籍和专著[25],如姚毓缪等的《兰花》[12]、严楚江的《厦门兰谱》[13]以及《四川的兰蕙》[14]、邓承康的《养兰》[15]等等。在兰花研究方面,从形态分类、生态生理、传统的遗传育种栽培到分子细胞生物技术的应用,几乎都有人在研究,而且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王优雄先生的兰花形态发生和胚胎发育[16];云南植物研究所的段金玉先生的兰花种子萌发与苗根关系[17];华南师大的报岁兰研究[7~9]等等。
至于兰花方面组织培养和种子繁殖研究方面,研究的单位更多,并且成果不少,如王熊等的原球茎发生研究[19],吴玉珠等的国兰茎尖组织培养研究,吴应祥的兰花种子繁殖研究[27]等等。这些研究为我国兰花的商品化开发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2.5 商品兰生产和开发利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
后期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外的花卉生产对我国传统的兰花栽培影响很大。到了80年代后期,国内兰花生产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在栽培种类、面积、经营者身份、人数等方面出现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栽培兰花为自己观赏发展到栽培为出售的商品化生产时代,栽培什么、栽培多少、均以栽培者对市场的了解为基础。因此栽培人数急剧增加,规模在10万株以上者有数百家,小型的家庭型或半家庭型兰园有近百万个,但种类仍以国兰为主,大约占栽培总数的95%[3]。市场畅销的洋兰大多靠外国进口,国内仅有蝴蝶兰、大花蕙兰、万代兰、石斛兰等品种生产,而且规模均不大。我国台湾省的商品兰生产起步大约在50年代,70年代就已有一定的规模,80年代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兰花生产基地,拥有登记造册的洋兰企业500多家,而大陆只有20多家[3]。但是大陆近年来洋兰生产企业发展很快,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已加入到洋兰的生产行业之中,如1998年,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建成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洋兰生产基地,专业致力于发展大花蕙兰组培苗,1999年推出8个品种50万株大花蕙兰的优质种苗,并在北京、广东、吉林、云南、江苏等省市建立基地实现工厂化育苗,每个基地育苗均在10万株以上[8]。目前,大陆的洋兰生产企业已达200多家[6],遍及全国,连最干旱的西北地区(如西安、银川、兰州等)也有企业生产[26]。
3 我国兰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 品种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我国栽培兰花虽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延续传统的家庭方式种植,大规模进入商品化生产,比欧洲要晚近一个世纪。欧洲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经有相当多的兰花杂种与品种出售[24],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墨兰等5大国兰品种为主,市场热销的杂种兰,热带兰等大花种类,近几年引入栽培,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及销售体系。这与国外高科技装备的温室生产方式和拍卖及网上交易构成的销售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原有的国兰国际销售市场逐渐萎缩,甚至将有部分国内市场要被日本生产的一些品种占领。主要原因是日本改变经销策略,原先从我国进口大量国兰,现只购买少量名兰,然后经组培快繁后,再反销我国,因其价格低质量好,对我国国兰生产冲击很大。

3.2 “炒兰”之风盛行
我国兰花市场上,每隔几年就会有一种新奇品种,价格被“炒”得扶摇直上,一颗兰苗动辄成千上万元。例如,前几年,台湾 ……(未完,全文共7624字,当前仅显示267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关知识

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阅自然之美 明植物力量——MBA 中心开展《我国花卉业现状及插花体验》讲座
花卉栽培历史
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1花卉行业市场未来新趋势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4花卉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2021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鲜花市场需求 鲜花行业发展前景规划分析2023
兰花育种研究现状及进展
中国鲜花市场供需状况 2020年鲜花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网址: 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1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兰花栽培方法
下一篇: 马兰花属于兰花吗怎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