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历史文化传说 盘点粽子之最
传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世人都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在苏州、嘉兴等吴地,百姓吃粽子却是纪念伍子胥的。屈原乃楚人,伍子胥乃吴人,从历史上来看,越灭吴,楚灭越,吴地百姓怀念伍子胥顺理成章。在苏州,流传着划龙舟、包粽子这些习俗源于纪念“象天法地”筑苏州城的伍子胥。春秋末年伍子胥被杀、投尸胥江后。民间有传吴地百姓为保护伍子胥的尸体不被鱼虾啃食而将粽子掷于江中。吴地一带居民不但立祠,还以龙舟竞渡的方式纪念他。照此推算,吴地端午龙舟竞渡的历史比祭祀屈原早了200多年。
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
粽子之最
世界上最早
江西德安县文物部门于2010年12月在一座宋代古墓里发现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
该古墓位于德安县城郊,葬于公元1274年。墓主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
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分别系于桃枝两边,外皮为粽叶,苎麻捆扎。专家介绍,早期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以示亲属的哀悼。两个粽子成双成对,象征吉祥如意。
历史最悠久
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体积最大的粽子
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广西壮族出现过最大的粽子,它是将芭蕉叶垫在一个特大的方形笼格中,内放50公斤淘净并拌有酱油的糯米,再拌入一只去皮骨、切成小方块的猪腿的肉,面上复一层芭蕉叶,隔水蒸熟,这种粽子壮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两个月。据香港的媒体介绍,香港有9位老人,曾经包了1只重36公斤的粽子,供250人食用。1989年端午节,台湾彰化县曾制作一只特大粽子,重达350公斤。广东一带包的粽子个儿特大,煮熟后1只粽子端到桌上,四个年轻人居然没法将它吃掉。
体积最小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在上海一些酒楼饭馆中,宴席点心供应“迷你粽”,小得像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块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线缠绿叶,玲珑淡雅,真象一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舍不得剥而吃之。
最早速冻品种
1995年,三全食品研制出了中国食品行业第一颗速冻粽子,至今坚持推动粽子行业的发展创新。
(本文据百度百科资料汇编而成)
相关知识
什么叶子包粽子最香,粽子最佳叶材揭秘,香气四溢的叶子大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盘点
吃粽子插画
端午节不知道包什么粽子不会包粽子,花几分钟就可以学会
粽子用什么叶子包的
包粽子的叶子是什么植物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
粽子皮是什么叶子
包粽子是什么叶子
南方粽子叶子是什么叶子
网址: 粽子的历史文化传说 盘点粽子之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3855.html
上一篇: 粽子的做法和步骤图解 |
下一篇: 汨罗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