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虫
植物虫害(5)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其外部形态变化很大,但身体构造基本是一致的;了解昆虫的身体构造及其生理功能不仅有助于了解昆虫的进化、分类和识别昆虫,还有助于了解昆虫的发生环境、生活方式、习性和害虫防治及益虫的利用。昆虫纲成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1对复眼和2~3个单眼;胸部由3节构成,生有3对分节的足,大部分种类还有2对翅;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
1. 昆虫身体的构造和功能
(1)昆虫的头部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头上有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口器。
①触角 除少数种类外,昆虫都具有一对触角,着生于额的两侧。触角的形状因昆虫的种类而异。触角在分类上是经常利用的,利用昆虫的触角还可以区别昆虫的雌雄。触角是昆虫感觉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的功能,可以帮助昆虫觅食和寻找异性。触角的常见类型有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栉尺状、球杆状、锤状、羽毛状鳃叶状、膝状、剑状、具芒状等。
②复眼和单眼 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对于昆虫的取食、觅偶、群集、避敌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眼被认为是一种激动器官,可使飞行、降落、趋利避害等活动迅速实现。单眼只能分辨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不能看清物体的形状,复眼能看清近距离物体的形象,对颜色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很多昆虫表现出一定的趋绿性和趋黄性。昆虫对紫外光具有一定的感应力,因此黑光灯对昆虫有很好的诱集效果。
③口器 昆虫口器一般分为取食固体食物的咀嚼式口器和取食液体食物的刺吸式口器两大类。蝗虫、许多甲虫和蛾蝶类的幼虫是咀嚼式口器。这种口器的危害是把植物咬成缺刻、穿孔。刺吸式口器适于刺入和吸取植物的汁液,蚜虫、飞虱、叶蝉、椿象等具有这种口器。了解昆虫的口器类型和取食方式,既可根据植物的被害状来辨别害虫种类,又可为选用杀虫剂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或制成毒饵可取得好的防效,而对于刺吸式害虫应使用内吸剂或触杀剂。
(2)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体节组成,各胸节的侧下方着生一对胸足,依次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在中胸和后胸的背面两侧通常着生一对翅。昆虫翅的质地和形状多种多样,如甲虫类的前翅硬化成角质状,起保护膜质后翅的作用,称为鞘翅;蝗虫的前翅革质化,覆盖在后翅上,称为复翅或革翅;椿象类的前翅基半部硬化成革质,而端半部成膜质,故称为半鞘翅;蜂类的前翅薄软透明,称膜翅;蛾蝶类的膜质翅面上满覆鳞片,称为鳞翅;蓟马类狭长膜质翅的边缘生有许多细小的缨毛,称为缨翅;蝇、蚊类后翅退化成细小的棒状物,用以平衡飞行时的身体,称为平衡棒等。翅的形状、脉序、质地都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3)昆虫的腹部腹部是昆虫生殖和内脏活动中心,腹内包藏着内脏和生殖器,腹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腹部能弯曲和伸缩,有利于昆虫交配、产卵和分泌性激素等的活动。雌虫外生殖器又称产卵器,由3对产卵瓣构成。雄虫外生殖器称为交尾器,主要包括阳具和抱握器。各类昆虫产卵环境不同,产卵器的外形有很大差别。如蝗虫的产卵器为瓣状、蟋蟀为矛刀状、蝉为锯刀状姬蜂为针状等。有的昆虫无特别的产卵器,直接由腹部末端数节伸长成一细管来产卵,如蝶、蚊、蝇、甲虫等。有的昆虫的产卵器已不用于产卵,而特化成螯刺,用以自卫和麻醉猎获物,如胡蜂、蜜蜂等。产卵器的形状和构造是昆虫分类的基本依据。
(4)昆虫的体壁 昆虫的体壁构成昆虫的躯壳,一般较硬,有着生肌肉,保持体形的作用。体壁能保护内脏,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着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又是昆虫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感觉面。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如何与其能否顺利通过体壁有密切关系。如油乳剂杀虫效果较高是因为药剂的毒效成分溶解在油中,油具有亲脂性,能较好地在虫体体表展着并穿透体壁。
(5)昆虫的内部构造与功能
①消化系统昆虫消化道是一条由口到肛门纵惯体腔中央的一条管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其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粪便。消化作用与胃毒剂的杀虫作用密切相关,同一种胃毒剂对不同害虫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用胃毒剂防治害虫,药剂在中肠内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杀虫效果。如敌百虫在碱性消化液中I能分解成更毒的敌敌畏;杀螟杆菌、青虫菌等细菌产生的伴胞晶体在碱性消化液中易溶解,用来防治中肠液偏碱性的害虫效果好。应用拒食剂防治害虫是拒食剂可破坏害虫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阻止害虫继续取食以至饥饿而死。因此,了解昆虫的消化生理,对选用适当的胃毒剂防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②排泄系统主要指马氏管,其功用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脏,能从血液中吸收各种组织薪陈代谢排出的含氮废物。
③呼吸系统 由许多富有弹性和一定排列方式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气门一般多为10对,即中、后胸各1对,腹部1~8节各1对。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是靠空气的扩散和虫体呼吸运动通风,使空气由气门进入气管、支气管和微气管,最后达到各组织。当空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时,毒物也就随着空气进入虫体,使其中毒致死,这就是熏蒸剂杀虫的基本道理。当温度高或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时,昆虫的气门开放时间长,施用熏蒸剂杀虫效果更好。另外,气门属疏水性,油剂杀虫剂易进入起到杀虫作用。而肥皂、面糊等的杀虫作用是机械地堵塞气门使害虫窒息而死。
④循环系统 昆虫属开放式循环动物,即血液循环不是封闭在血管里,而是充满在整个体腔,浸浴着内部器官。杀虫剂对昆虫血液循环可产生影响。
⑤神经系统 昆虫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神经系统支配。同时通过身体表面的各种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又通过神经系统的协调,支配各器官作出适当的反应,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目前使用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均属于神经毒剂。
⑥生殖系统 昆虫雌性生殖器官由一对卵巢及其相连的输卵管、受精囊、生殖腔和附腺组成。雄性生殖器官由一对睾丸及其相连的输精管、储精囊、射精管、阳茎和生殖附腺组成。昆虫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有密切关系。解剖雌成虫的卵巢观察其发育情况和抱卵量,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用化学不育剂可以使雄虫绝育;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诱集和诱杀害虫,已成为害虫预报和防治的手段之一。
2.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1)昆虫的繁殖方式 两性生殖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通过两性交配,雌虫产下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子代。有些昆虫的卵不必经过受精即可繁殖,称为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这类昆虫一般没有雄虫或雄虫极少,常见于粉虱、介壳虫、蓟马等。有一些昆虫是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如蚜虫。此外,昆虫还有卵胎生,即卵在母体成熟后并不产出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卵胎生能对卵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生活史缩短,繁殖加快,带来的危害性也就增大。
(2)昆虫的变态类型 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完全变态是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截然不同,如鳞翅目的昆虫。不完全变态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其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基本相同,翅在体外发育。如蝗虫、叶蝉等。
(3)昆虫的生活年史和习性①昆虫的生活年史 昆虫自卵或幼体产下到成虫性成熟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各种昆虫的世代的长短和一年内完成的世代数不尽相同。有的一年一代或多代,有的则数年一代。昆虫世代的计算通常是以卵作为起点,按先后出现的次序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等。凡是上一年产卵,第二年才出现幼虫、蛹和成虫的一代不能叫做第一代,而是前一年的最后一个世代,称为越冬代。越冬代成虫产的卵称为第一代卵,发育为第一代幼虫、第一代蛹和第一代成虫。昆虫以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成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一年一代的昆虫世代和生活史的意义相同,一年多代的昆虫,生活年史就包括几个世代。了解昆虫的生活年史是制定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②昆虫的主要习性
a.趋性昆虫对外界刺激表现出一定的趋性如趋光性、趋化性和趋温性。利用昆虫对不同物质的趋性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用糖、醋、酒的混合液,诱集地老虎、黏虫是根据它们的趋化性。
b.食性按昆虫取食食物的种类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植食性的昆虫以新鲜植物体或其果实为食。根据食性范围大小又可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如三化螟只危害水稻,是单食性害虫;玉米螟可危害40科、181属、200种以上的植物,为多食性害虫。肉食性指以小动物或昆虫为食,很多是害虫的天地,如螳螂、瓢虫等。
c.群集性大多数昆虫分散生活,但有些昆虫种类在一定空间大量聚集。群集有暂时性的,如许多蛾类幼虫在3龄以前往往群集危害;有的群集期较长,群集后不再分散,如群居性飞蝗。
d.迁移性指昆虫从一地迁入另一地,或在小范围内扩散、转移危害的习性。如黏虫、小地老虎可长距离迁飞达到性成熟和转地危害。了解害虫的迁移特性对指导害虫测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防治上应注意将具有迁飞习性的害虫消灭在迁飞转移之前。
e.假死性有些昆虫在受到突然的接触或震动时,全身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蜷曲或从植物上坠落地面,一动不动,片刻后才又爬行或起飞。人们可利用假死性来捕杀害虫,如摇树震荡金龟子捕杀,顺麦垄拍打麦穗震落小麦叶蜂于簸箕中,再集中杀死等。
二、螨类
螨类与昆虫的最主要的形态区别是螨类没有明显的头、胸、腹之分,有4对足,没有翅和复眼。螨的身体分为颚体和卵圆形的躯体两部分。螨类进行两性生殖或单性生殖。螨的生活史经历卵、幼螨、若螨和成螨4个阶段。根据螨的生境和食性,可分为捕食性螨、植食性螨、食菌螨类、食腐螨类等。外寄生性螨寄生于昆虫体上,内寄生螨寄生在昆虫体内某些器官上,可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绝大多数农业害螨的危害特点十分相似,危害时均以其细长的口针刺破植物表皮细胞,吸食汁液,使被害部位失绿、枯死或畸形,但不同植物、不同被害部位常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状。如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叶片受害后,先失绿并出现黄色斑块,严重时叶尖枯焦或全叶枯黄,甚至死亡;棉花叶片受害后,先出现失绿的红斑,继而出现红叶干枯,叶柄和蕾铃的基部产生离层,严重时叶片和蕾铃大量脱落,状如火烧。
三、蜗牛和蛞蝓
蜗牛和蛞蝓同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具有如下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团3部分。头部长而发达,有2对可翻转缩入的触角。足部发达,一般有广阔蹠面。通常有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贝壳1枚,但也有的退化(如蛞蝓)。雌雄同体,卵生。蜗牛多生于潮湿、阴暗、多腐殖质的草丛、灌木丛、田埂、石缝中或落叶下,常见的有害种类如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等。蜗牛食性较杂,可食害豆科、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以及棉麻、甘薯、谷类、桑、果树等多种植物。初孵幼贝仅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后用齿舌刮食叶茎,造成孔洞缺刻。严重者将苗咬断,也是苗期有害生物之一。
蛞蝓俗名鼻涕虫,身体裸露而柔软,贝壳退化成一块薄而透明的石灰质盾板,长在体背前端1/3处的外套膜内。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且食性杂,可危害多种蔬菜、豆类、棉、麻、烟草等植物。受害植物叶片被刮食,并被排泄的粪便污染,导致菌类侵入,引起某些病害。
相关知识
春季常见植物虫害
秋季植物常见虫害防治指南
植物虫害
园林绿化植物主要虫害防治——叶部害虫
室内植物常见的5种虫害,用自制的杀虫剂就能清除
如果发现植物有病虫害,应该如何处理呢
兰花虫害怎么防治
虫害实习报告(精选4篇)
减少温室花卉虫害的方法
养花常见虫害问题及解决方法
网址: 植物虫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1462.html
上一篇: 花卉最容易得的这7种虫害,你都知 |
下一篇: 阳台种花就选“木香花”,花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