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走到窗前,隔着玻璃欣赏一眼那一株盛开的玉兰花,借以明目润眼,醒脑养心,已经成为这个春天里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说起与玉兰花结缘,我倒有正反两个截然不同,且颇为有趣的经历和体会。
小时候,夏天在巷子里玩耍,常看到人家门口的木凳上放着一只竹编簸箕或一块草席,里面整齐摆放着一层白兰花,或两三朵或三五朵、或用丝线或用别针串在一起,路过的人谁要买就丢下三五分钱,自己取一串。因为无人看摊,丢多丢少全凭良心。也有人提着篮子走街串巷叫卖,“白兰花,茉莉花——”那韵味悠扬的吆喝声回荡在同样悠长的巷子里。大姑娘小嫂子们闻讯赶来,像一群喜鹊一样叽叽喳喳,掏出零钱买上几朵,或别于衣襟,或插上发髻,然后相视一笑,立刻笑魇嫣然,灿若桃花。还有一些人,买几朵白兰花拿回家,别在蚊帐边或挂在柱子上,顿时清香四溢,满堂馥郁。甚至放置几天后,白兰花仍然鲜活如初,即使变成了干花,也暗香悠远,芬芳如故。这时,人们又把她取下,用来泡茶,竟也浓香甜润,沁人心脾。
白兰花与茉莉花、栀子花并称“盛夏三白”,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尽管它跟玉兰花同属木兰科,但我觉得它的香气太妖媚、太俗气、太诱人,是撩骚、暧昧和淫荡的代名词。因此,我从小就对白兰花天生讨厌和抵触,一看到戴着白兰花的女人,立刻就认为她不守妇道,作风轻浮,像潘金莲或鱼玄机。有时还跟西晋惠帝司马衷的老婆惠贾皇后,也就是那个被比作“丑人多作怪”的贾南风联系起来,或者不由自主地想到武则天、杨贵妃、太平公主、山阴公主这些贪婪奢靡,荒淫无度,沉湎肉欲,乱宫误国的坏女人。
真正改变我对玉兰花的认识,是就读于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期间。政院的马路边、操场旁、楼宇间,甚至犄角旮旯,布满一棵棵枝繁叶茂、四季常绿的广玉兰树。那粗壮笔直的广玉兰树,在被修剪得整齐划一的一排排冬青树衬托下,显得更加挺拔伟岸。肥厚丰满的叶片翠绿得仿佛要往下滴油,硕大的树冠上一朵朵洁白的广玉兰花,挣脱叶片的包围,像跟天空炫耀似的肆意绽放,并释放出阵阵清香。但那股气息完全不同于白兰地的浓郁放肆,咄咄逼人,而是清新淡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一旦从鼻翼渗透进身体,就跟长在体内一样,随着血管流动,并不断向体外散发,多少年也不会消退。我常常独自躺在广玉兰树下,嗅着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馨香,想念父母、想念恋人,以至于离开政院多年后,那一朵朵冰清玉洁的广玉兰花还常常于梦中,从我心底缓缓撑开一片片花瓣。从此后,我便喜欢上了玉兰花。
但那仅仅是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特殊体验。与其说喜欢,不如说军校单调紧张的生活让我对玉兰花有了别样的兴致或某种精神寄托。其实,我对玉兰花的习性并不了解。比如眼下,明明昨天还花团锦簇的玉兰树上,活色生香的白玉兰怎么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树葱绿的叶片嫩芽呢?再低头看看满地凋零的花瓣,顿感怅然若失,又觉无比好奇,为什么玉兰花是先开花后长叶呢?
于是,我连忙一边上“百度”搜索,一边给学园林专业的小侄儿打电话请教。原来,玉兰花别名白玉兰、玉堂春、望春花、白木兰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同属植物约有90余种,产于东亚及北美,均为有名的观赏花木,有常绿类,也有落叶类;有乔木类,也有灌木类;各类花期也不尽相同。我家窗前的那棵玉兰花是白玉兰,属落叶灌木类,在南方一般每年三月份开花,花期一个月左右。
而且,除了属于常绿乔木类的广玉兰,其他类属的玉兰树,如较为常见的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都是先开花后长叶。这是因为玉兰开花和长叶所需的温度不同,花芽所需的温度略低一些,它在上一年秋季就慢慢形成了,经过由热到冷的环境变化,花芽慢慢分化,早春便开花了。而叶芽萌发对温度的要求要高一些,因此要晚些时候才萌发。
我恍然大悟,同时也羞愧难当。虽然心中“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净若清荷尘不染, 色如白云美若仙”,“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等吟诵玉兰花的诗句如云盈胸,却不知晓玉兰花也跟自然界的其他植物一样,究竟是先开花后长叶,还是先长叶后开花,都有着各自的先后次序和生长周期。甚至还有特例,如无花果这种内在开花授粉的果木,开花时见不到花朵绚烂的呈现,花谢时也看不到瓣飞蕊残的凄惨,可就在这悄无声息的花开花谢之间,无花果的果实子房日益膨大,并最终果实累累。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所谓花开有期,花开花落,或盛开绚烂,凋敝荼靡,一切皆由自然规律所决定。
这跟人类社会林林总总的生活现象如出一辙!不管开花与长叶的先后次序如何颠倒变化,终究逃不脱戏文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形和现实生活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命运。比如说,有的人少年得志,年少成名;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后发制人。此类案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以下几人,如久盛名的王勃。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6岁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10岁时便饱览六经,17岁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弱冠之年又挥洒出流芳百世的《滕王阁序》。因此,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再如孟郊。此人屡试不第,直到46岁金榜题名后,才壮志得酬地写出那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还有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却也名震全球的,如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她一辈子只出版过一部作品《飘》。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尤其进入现代社会,媒体发达,信息通畅;同时,一方面精神需求和审美观点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追星”之风盛行泛滥。在这种综合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跟风”现象和“从众”心理,因此,既很容易推陈出新,人为“造星”,也意味着不断有人被淘汰或遗忘。就像有些作品或明星,处女作便是成名作,甫一亮相便名噪一时,引领风骚;而有些人或作品则是十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但那些出道便成名的人或作品,虽然开始让人耳目一新,风光一时,但往往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昙花一现,销声匿迹,就像玉兰花一样,短暂的辉煌过后便香消玉殒,化为污泥;倒是那些问世时并不显山露水的人或作品,因其底蕴深厚,厚积薄发,且让人感到越嚼越有味,因而经久不衰,流传千古,像常春藤一样四季常绿,历久弥新。
至于那些为了迎合低级趣味而“拼人气”、“刷流量”,毁尽“三观”的不齿手段,甚至为了配合西方社会侮辱、抹黑中国而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的丑陋行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玉花千队映华筵,胜赏须知异隔年”。期待明年,春和景明,玉兰花开。
——2022年3月27日
来源:中国网 | 撰稿:王仙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王仙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相关知识
广东知名大藏家特约专场,拍品赏析
特约专稿:农作物病虫害识别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怎么传染的
铜梁:悠悠菊花香农家 扮靓乡村引客来
梁平:“蓝天行动”助力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惊艳!宁波这些地方樱花已盛开!错过等一年
图片新闻|江北:购买鲜花过国庆
“冬韵”(10)
夏坝,枳壳花香惹人醉!
“秋意”(385)
网址: 特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1235.html
上一篇: 白玉兰花描写段落精彩汇总 |
下一篇: 漂亮得白玉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