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灌溉技术
一、灌水量
灌水量的大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要保证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供应花生生育需要,满足花生根系发育对水分的要求;二要不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或将有害的溶解性盐分引至表土层。
一般新整地面通过深翻,土壤孔隙度大大增加,蓄水增多,因此,灌溉定额要比未整过的地大。地面不平,灌水量亦大。在灌溉方式上,一般来说,灌水量为:畦灌>沟灌>喷灌>滴灌。
二、灌水时期和次数
主要根据花生生育期间雨量多少、分布情况、土壤条件以及花生各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需要等因素来确定,因此灌水时期和灌水次数也有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年份春花生浇水2~3次,秋花生灌水3~5次。
幼苗期干旱一般不需浇水;开花下针期、荚果形成期、饱果期遇旱,则应酌情浇水。如遇干旱,叶片在中午出现翻叶现象,则需灌水。在干旱情况下,每次灌水可保持12天左右。
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一)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在平原花生产区,地面灌溉是主要的灌溉方式,因此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对提高灌水质量和灌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关系极大。实践证明,渠道防渗是减少渠系渗漏损失、节约灌溉用水的重要措施。目前使用的防渗衬砌渠道材料主要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加涂料保护层,也有使用玻璃纤维布油毡渠道防渗的,可因地制宜选用。有条件的渠灌区和井灌区,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改长垄灌溉为短垄灌溉,不但具有节水效果,而且提高了灌水质量,降低了灌溉成本,每亩每次用水量由 80立方米 降低到40~50立方米。
(二)沟灌节水技术
沟灌,包括沟沟灌和隔沟灌,是在花生行间开沟引水,水在沟中流动,通过毛细管和重力作用向两侧和沟底浸润土壤。其特点是能使水分从沟内渗到土壤中,减轻土壤板结,较畦灌节水。花生产区沟灌一般采用垄作沟灌,花生起垄种植浇水时将水灌于垄沟内,由垄沟向两侧及底层浸润。在缺水地区或灌溉保证率低的地区,可采用隔沟灌节水技术。隔沟灌溉是隔一沟(垄)灌水,灌水时一侧受水,另一侧为干土层,土壤表面蒸发减少一半。隔沟灌溉不仅能省水、扩大灌溉面积,而且不受水的行间利于中耕等农事活动,是一种较科学的节水灌溉方法。
(三)喷灌节水技术
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具有省水、省地、适应性强、有利于增产等优点这种技术尤其适宜于地面灌溉难度大的山丘坡地。由于喷灌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地不板结,改善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于花生根系和荚果发育,增产效果显著,在花生开花下针和结荚期遇旱进行喷灌的比未喷灌的增产37.5%。
推广喷灌技术需要有设备质量好、工作性能可靠、价格适中、适合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中小型机组,因地制宜发展。在喷灌时,为提高产量和节约用水,要注意雾化强度和喷灌均匀度。一般要求灌溉强度不超过土壤的渗透速率,使喷灌到地面的水能全部渗透到土壤中去。雾化程度一般情况下要求水滴直径1~3毫米,同时还要注意喷灌均匀。
(四)滴灌节水技术
滴灌是利用一种低压管道系统,在它上面装有许多滴头,分散到田间,水由每个滴头一滴一滴地慢慢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这种灌溉方式比喷灌更节约用水,一般比喷灌省水30%~50%,这对缺乏水源的山区、丘陵花生产区更有意义。
目前,我国滴灌设各研制已达到初步配套,现有的固定成套滴灌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价格较低、使用较为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为花生滴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设各条件。由于滴灌为花生不断输送适宜水分,维持根系附近经常湿润,同时又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状况,且肥料可溶人滴灌水中不断供根部吸收,使花生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据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试验,花生滴灌比未滴灌的增产28%。花生滴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雾灌节水技术
雾化灌溉,简称雾灌,属于微灌的一种,是近年来由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雾灌的特点是节水,节能,雾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增产效益高。它与喷灌的主要区别在于:雾灌是低压运行,比喷灌节能,雾灌又多是局部灌溉,比喷灌省水。雾灌的喷头直径在 0.5毫米 以下,喷水似“牛毛细雨”,雾化程度较喷灌高得多。雾灌的毛管以下的灌水器和配件与滴灌不同。雾灌是通过高雾化喷头,水呈雾状供作物利用,比滴灌供水快。喷头孔抗堵塞能力强,在进行雾灌时,作物似在云雾覆盖之中,既能增加土壤需要的水分,又能提高植株之间的空气湿度,还可降温,能较好地调节田间小气候。降温和增湿的作用尤为突出,可以增加湿度30%,在午间高温时可以降温 3 ℃ ~ 5 ℃ ,特别是在干旱高温季节进行雾灌,为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相关知识
花生的灌溉技术
花生种植技术之灌溉技巧
花生灌溉的三种方法
花生的科学灌溉
莱阳地区花生节水灌溉研究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开封市花生节水灌溉技术和排涝措施
河南麦垄套种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
花生微肥的施用技术
花生怎么管理才能高产?花生高产管理的技术要点
网址: 花生的灌溉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311.html
上一篇: 从农业灌溉到城市用水 云南各地这 |
下一篇: 棉花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