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加勇
贵州省普定县补郎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安顺 562107
摘要:韭黄作为一种特殊蔬菜农产品,与韭菜相比在栽培技术方面有着严格要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韭黄由于鲜美的口感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为确保“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对韭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不断优化调整现已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主要就韭黄高产栽培技术和无公害化防治措施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在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现代农业成功转型和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韭黄;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一、韭黄高产栽培技术剖析
(一)科学选种
在韭黄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是否合理,是影响种植产量和品质的根本性因素,换言之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韭黄进行科学选种是十分必要的。经调查韭黄的品种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按照叶片大小可分为大叶、小叶,按照成熟期可分为早熟、晚熟,因此为确保“高产”、“优产”栽培目标的达成,种植户除了要综合考虑区域地形地势、气候特点以及市场流通情况外,需尽量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分株能力强等外观和内在品质兼顾的优良品种。
(二)合理选地
种植土壤条件从某方面来讲,是影响种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在当前规模化栽培时合理选地现已迫在眉睫。在韭黄栽培时,为确保预期栽培目标的实现,种植户需尽量选择向阳背风、排灌方便、土壤层深厚、营养成分充足、靠近水源以及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区域,并在播种前做好基肥施加和深耕作业(翻耕深度控制在三十公分左右)。
(三)适期规范育苗
经调查在韭黄育苗时,播种周期是否科学合理,也是影响韭黄栽培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此种植户在进行栽培时,需根据区域气候特点以及土壤地表温度进行适期播种。就目前来讲为提高韭黄栽培产量和经济效益,首先在播种前种植户需进行深翻作业,并将深耕后土壤曝晒一周,以此来有效灭杀土壤中存在的病菌,之后对田地进行精细整地作畦,以此为后期韭黄栽培创造良好条件。
为降低韭黄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率,在播种前种植户还要保证对种子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具体来讲春播时种植户需选可直接选择去年种子在田地进行直接播种,可对于实行秋播的区域,播种前种植户需将种子放在四十摄氏度温水中浸泡十二小时后取出,后将种子用湿布包裹置于二十摄氏度温度下做催芽处理。播种工作结束后,为确保“高产”、“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种植户需对种植区域喷洒4.5%的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用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并做好地膜的覆盖工作用以提升地表温度来加快出苗率。除此之外待种植区域中韭黄出苗率达到百分之八十时为避免烧苗问题的出现,种植户在揭除地膜后需做好遮阴网覆盖工作,移栽前若天气较为干燥时种植户还要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灌溉,每一个月进行一次肥料的施加(主要施加尿素),直到移栽前一周停止灌溉。
(四)韭黄的定植作业剖析
定植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也是现阶段提高酒行韭黄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在定植前种植户需施加足量底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用以满足韭黄的生长需求。
通常来讲待韭黄幼苗长到4-5片叶亦或是高度达到二十公分时可进行移栽工作,移栽前种植户不仅需给移栽区域施加足量底肥,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移栽密度(移栽时采取单沟或双沟种植方式,严格控制行距、穴距,并保证每穴定植6-8株幼苗)、定植深度(定植深度控制在七公分)以及做好韭黄幼苗分级工作(大幼苗定植在中部,小幼苗定植在两头),以便于保证预期栽培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在定植时,种植户不仅需秉承着“春播种、夏定植、秋播苗”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定植工作还要尽可能避免炎热天气,并严格按照如下定植流程:取出韭黄——剪掉部分先端位置(保留2-4cm)——剪掉部分叶子(减少水分蒸发)——按照一定距离进、深度定植——连续浇水保证土壤潮湿。
(五)田间水肥管理
田间管理是韭黄种植过程中影响种植产量的重要因素,换言之为全面提高种植产量,种植户需保证施肥科学化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灌溉。在定植工作结束后待株高长到三十五公分时种植户需追加保长肥(每亩追加12kg尿素),与此同时待前茬韭黄采收后种植户需及时追加促芽肥(按照每亩5000kg清粪水加15kg尿素的比例追加),最主要的是种植户需结合韭黄不同生长周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进行合理追肥。除此之外在进行栽培过程中,种植户还要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做好及时灌溉,并在雨季来临时做好田间排灌工作,避免积水缺水影响生长的同时也杜绝了水量过多而导致韭黄烂根状况的出现。
(六)韭黄软化作业剖析
在韭黄栽培过程中,韭黄软化(利用覆盖物遮盖韭黄,新生叶子由于没有阳光照射形成柔嫩黄白色的韭黄)是一项特殊技术手段,作业的规范化实施对于提高韭黄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经调查在技术实施时,为保证实施效益的最大化发挥,通常来讲在韭菜长到四十公分时,种植户可采用不透光的塑料筒做套袋处理,用以进行软化,在日常生活中种植户不仅要每半个月加高一次土外,还要做好塑料筒的日常检查工作,以此来保证软化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待韭黄整体高度达到六十公分左右时即可进行采摘,而采摘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周边温度息息相关,周边温度较高时人员可每隔十天左右采摘一次,若周边温度较低则需要软化二十天左右进行采摘。
二、韭黄病虫害防治技术剖析
就目前来讲在韭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斑枯病、根腐病、锈病、紫斑病、免疫病、菌核病等,而常见的虫害则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地蛆、韭蛆、潜叶蝇和蓟马。在进行防治时为保证防治工作的高效化和无公害化,工作人员需秉承着“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通过采取无公害化防治技术手段(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做好水肥管理、放养害虫天敌、性诱杀剂)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韭黄作为高档保健蔬菜,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近年来伴随经济快速化发展,韭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的同时种植规模和数量也呈现逐年直线递增趋势,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就目前来讲由于在规模化栽培中,技术手段传统化以及病虫害的高频发生,种植经济效益并未取得预期成效,为此对栽培技术手段和防治措施进行不断革新,是目前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周璇.韭黄育苗的健康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植物医生,2019,32(05):53-57.
[2]郭勇.韭黄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05):97-100.
[3]郭文场,周淑荣,董昕瑜.韭黄的栽培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8,21(07):41-45.
[4]张勇.韭黄高产栽培的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2(06):145-146.
相关知识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df
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银杏育苗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探讨
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如何结合智能技术
苹果高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pdf
无公害蔬菜大棚栽培及害虫防治技术
西兰花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南方地区菊花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网址: 韭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3253.html
上一篇: 兰州韭黄迎来开镰丰收:稻草覆盖 |
下一篇: 黄韭盆景回家怎么种植,怎么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