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蔬菜常见病虫的识别与防治

蔬菜常见病虫的识别与防治

蔬菜产业是继黄果柑、枇杷之后的第三大产业,蔬菜产业发展和质量安全标准对我们要求更加严格,在健全和完善蔬菜市场准入基础上,蔬菜产业生命线,将依赖健康蔬菜、安全蔬菜、放心蔬菜这一生产主流,同样,只有健康、安全、放心蔬菜才会占有市场,赢得市场,创益增收。

  蔬菜分为根茎类、叶菜类、花菜类、茄果类、芥菜类、萝卜类等,蔬菜分类广,品种多,结构复杂,再加上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重茬、连茬、复种较多,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日益加重,给蔬菜生产造成较大危害;同时由于防治上的盲目性和农药施用的不规范,造成产品品质低劣,收益下降;为此,掌握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识别病症、安全合理施药,科学采取农业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综合防治,是生产无公害优质菜品的关键;下面,结合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就蔬菜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同大家进行交流。

  一、蔬菜常见病害的识别

  1、蔬菜苗期常见病害

  蔬菜幼苗生长较弱,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而死亡,给大田生产带来麻烦。蔬菜苗期常见的病害大致有以下几种。

  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染病引起烂种,出苗后发病,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绕茎1周,后变软,表皮脱落,病部缢缩,茎呈线状。该病发病迅猛,幼苗病斑上部未表现症状便折倒。

  立枯病:幼苗出土后发病,茎基部出现椭圆形凹陷病斑。病斑绕茎1周,造成缢缩干枯,植株萎蔫或直立死亡,一般不倒伏。

  枯萎病:苗期发病,茎基部变缢缩,子叶或全株萎蔫。潮湿时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腐烂,受害处纵裂成丝状,表面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沤根:叶片和茎发病。病斑呈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产生大量灰褐色霉层,霉斑不规则,后期干枯,常常自患病处折断。

  2、蔬菜生长期常见病害

  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茄果类、叶菜类等蔬菜;病多发始于叶尖或花梗,初呈现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不能抽苔或花梗折断。其病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成为初次发病来源,病菌可随风、气流进行再度传播侵染。

  十字花科黑斑病: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白菜、油菜、萝卜、莲花白等。在叶片、叶柄上初生近圆形褪绿斑,后变成淡褐色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潮湿时成黑褐色霉状物,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大片,使整叶枯死。其病源菌在土壤,病株残体、种子表面上越冬越夏,易引起再侵染。

  十字花科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丕蓝、莲花白、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病害从叶边缘发生,形成“V”字形的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叶脉变黑。天气干燥时病部干而脆,致使整叶枯死,温度大时引起叶柄及茎腐烂。病菌在种子、病株残体上越冬越夏,经风、雨、农具等从叶片边缘的气孔侵入,然后引起再侵染。

  白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白菜、萝卜、辣椒、番茄、大葱、芹菜、莴笋、胡萝卜等,晴天中午外叶萎蔫,或平贴地面,叶柄基部和根茎心髓组织腐烂,腐烂叶片干后呈薄纸状。一般6~8月发生较重。

  黄锈病:豆科作物(四季豆、豌豆、豇豆等)和白菜等叶上经常出现黄锈病,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同时也危害叶柄、茎和豆荚。叶片上初生很小的黄白色斑点,逐渐隆起,然后扩大成黄褐色疱斑,疱斑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到后期,疱斑逐渐为黑褐色,即“锈状物”,病斑多时,叶片迅速干枯脱落。

  白粉病:豆科作物白粉病危害非常普遍,病叶率可达80%。同时辣椒、番茄、茄子等蔬菜均可发病。叶片感病时,初生淡黄色小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白色粉斑。病斑互相连接,叶片两面均铺盖一层白色粉状物,致病叶由下至上变黄干枯,嫩茎、叶柄和豆荚感病后,也出现白色粉斑,严重时病部布满白粉,造成茎蔓枯黄,嫩荚干缩。

  晚疫病:主要危害辣椒、番茄、茄子等蔬菜,发生于叶、叶柄、茎和块茎上,中部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初为退绿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半圆形暗绿或褐色大斑,使叶片萎蔫下垂,整个植株变为焦黑。

  病毒病:主要危害辣椒、番茄、茄子、瓜类、芹菜、白菜等作物;危害叶片、茎、果等部位,病叶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症状,凹凸不平,卷曲,畸形,茎杆形成条状斑,病株矮小,严重时叶片枯死。

  霜霉病:主要危害莴笋、黄瓜、白菜等作物;发病于叶片,其次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上产生淡绿色病斑,成多角形不规则形,叶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

  根肿病:感病蔬菜主要甘蓝、白菜、花菜、芥菜、萝卜、油菜等;受侵蔬菜矮缩和黄化,发病初期根部常变形,出现纺锤状肿瘤。

  二、蔬菜常见虫害识别

  小菜蛾:主要危害连花白、白菜、油菜、萝卜、青菜等十花科作物,其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透明斑,严重时叶片被吃成网状。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灰褐色,前翅后缘具黄白色曲折皱纹,两翅合拢时呈菱形状。幼虫体长约10毫米,体节分明,两头尖,虫体呈纺锤形;蛹蓝绿至灰褐色,体上包有薄如丝的茧。

  夜蛾:多为植食性害虫,其成虫喙很强,能刺穿果皮吸食果汁,成虫夜间活动,多数对灯火和糖蜜有正趋光性,白天隐藏于荫蔽处, 夜蛾幼虫体长约50~60毫米,有黄色和黑色,主要食害蔬菜叶片。

  烟青虫:烟青虫俗名青虫,以幼虫蛀食花、果等,系蛀果类害虫,主要危害辣(甜)椒、番茄、茄子等,幼虫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等,并在果内缀丝,排留大量粪便,使果实不能食用,大量掉落。

  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又称鬼画符,属于双翅目潜蝇科害虫,成、幼虫均可为害蔬菜,且在我县蔬菜上危害较重,在我县危害有10多年历史,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豌豆、大豆、菜豆、西瓜、冬瓜、丝瓜等 100多种蔬菜皆有发生,防治较难。

  地下害虫:蛴螬、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等。

  三、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在宏观蔬菜生产安排上把蔬菜生产纳入当地大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统一安排农田耕作、轮作计划。除常年蔬菜基地外,各地的季节菜地、反季节蔬菜因地制宜种植。同时要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子消毒、播种育苗入手,加强田间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蔬菜作物发生的病害,选择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优质优良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背风向阳地块育苗栽植,低湿地采用高垄栽植,育苗时要提早预防病虫害,苗床要通风透光,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增施磷钾肥,及时灌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除草。

  2、生物防治

  采用无公害、残效短的植物型、微生物型农药进行防治。

  3、物理防治

  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可进行人工捕杀。如菜地发现老虎、蛴螬危害后,可在被害株及根际扒土捕捉,或利用其假死习性震动作物,使其掉落而捕杀。同时可安装性诱捕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密度。

  4、 化学防治

  针对蔬菜品种,病虫害发生特性,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遵循无公害农药安全使用条例,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生物除虫菊等。

  四、安全使用间隔期

  喷洒过农药的蔬菜,一定要过安全间隔才能上市。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不同。喷洒过化学农药的蔬菜,要过7~21天才可上市,叶菜类7~14天,茄果类(辣椒、茄子、番茄)7~15天,瓜豆类6~15天,十字花科类(白菜、甘蓝、芥菜、萝卜)7~21天。

  五、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用药量,不要造成农药浪费,不要造成农药残留,对蔬菜产生药害,达不到防治效果和目的。

  2、配药时需要使用称量器具,如量杯、量筒等。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按说明施药倍数要求施用,不要盲目增大用药量,造成药害。

  3、交替轮换施用农药,可将农药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类,配药时,严格按要求进行配药施用,且必须即配即用。

  4、施用农药要选在一早一晚,避开晴天、雨天。喷药后24小时内降雨则须补喷。

相关知识

蔬菜常见病虫的识别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ppt
花卉害虫种类的识别与防治
菊花几种常见真菌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苗木病虫防治技术
菜花细菌性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草坪夏季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网址: 蔬菜常见病虫的识别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5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生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治PPT课
下一篇: 月季常见病虫害图鉴,一文在手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