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全系列】芸香科—芸香亚科:花椒

【植物界全系列】芸香科—芸香亚科:花椒


芸香科—芸香亚科(中):花椒

7.花椒属

花椒属(学名:Zanthoxylum),芸香科有刺乔木或灌木,约250种,广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较少。是芸香科分布最广的一属。中国有39种14变种,自辽东半岛至海南岛,东南部自台湾至西藏东南部均有分布。



(1)植物学史

Linne将有萼片与花瓣之分的种划入崖椒属 Fagara L.,无萼片与花瓣之分的种归入花椒属Zanthoxylum L.。前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后者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稍偏北地区。从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及植物化学研究提供的资料说明,无必要把本属细分为两个属。

属名Zanthoxylum由希腊语xanthos(黄色)和xylon(木)合成,指本属植物木材黄色。

(2)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或木质藤本,常绿或落叶。茎枝有皮刺,分布于夏威夷、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的属于Sect. Blackburnia 的成员无刺。叶互生,奇数羽叶复叶,稀单或3小叶,小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或通常叶缘有小裂齿,齿缝处常有较大的油点。圆锥花序或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性,若花被片排列成一轮,则花被片4-8片,无萼片与花瓣之分,若排成二轮,则外轮为萼片,内轮为花瓣,均4或5片;雄花的雄蕊4-10枚,药隔顶部常有1油点,退化雌蕊垫状凸起,花柱2-4裂,稀不裂;雌花无退化雄蕊,或有则呈鳞片或短柱状,极少有个别的雄蕊具花药,花盘细小,雌蕊由5-2个离生心皮组成,每心皮有并列的胚珠2颗,花柱靠合或彼此分离而略向背弯,柱头头状。蓇葖果,外果皮红色,有油点,内果皮干后软骨质,成熟时内外果皮彼此分离,每分果瓣有种子1粒,极少2粒,贴着于增大的珠柄上;种脐短线状,平坦,外种皮脆壳质,褐黑色,有光泽,外种皮脱离后有细点状网纹,胚乳肉质,含油丰富,胚直立或弯生,罕有多胚,子叶扁平,胚根短。

染色体数2n=32, 64,68,70,72,136。

(3)化学研究

世界各国学者对本属植物各器官所含化学化合物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大抵枝、叶和果皮主含挥发油;种子含脂肪油;根及茎皮、果及种子多含生物碱和香豆素。所含生物碱中除pyranoquinolines和protoberberines较少量外,其余如furoquinolines、isoq-uinolines、canthin-6-ones、benzophenanthridines、protopines、aporphines、2-phenylethy-lamines、N-formyl-N-methyl-l-amino-2-phenylnaphthalenes、acyl-isobuty-lamines(生物碱的分类依Mester1983)均较普遍或专有。其中两面针碱nitidine和崖椒次碱fagaronine被认为对治疗某类癌症有希望的药物。所含的香豆素,通常都存在辛辣和麻舌成分。辛辣味者多属山椒辣素sanshool,此素有二结构,即sanshool I与sanshool II,以后者的辛辣味较强,它有局部刺激和兴奋延髓中枢作用。麻舌者属山椒酰胺类sanshoamine,它对人的表皮粘膜有局部麻醉作用。也有认为属于呋喃香豆素类的花椒毒素xanthotoxin和香柠檬内酯bergapten都是麻醉剂,又是毒鱼剂,二者又都是引致皮肤烧灼状皮炎的化学物质,即接触该物质后暴露于阳光下或紫外光其波长不少于3200/下,皮肤即显出红褐色斑点状烧灼样症状,即所谓引致皮肤发炎症,而前者的麻醉功效比后者强,后者多见于芸香科其他属植物。亚洲及非洲居民有用以醉鱼,治牙痛及其他痛症,又用作驱蛔虫剂,但用量不当易引致中毒。

(4)主要价值

花椒果皮是香精和香料的原料,种子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油饼可用作肥料或饲料,叶可代果做调料、食用或制作椒茶;同时花椒也是干旱半干旱山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

①食用

干花椒果皮含挥发性芳香油(即精油)2%~5%,是调味剂和制作香料的廉价原料, 1 kg花椒精油的生产成本不到500元,从干花椒中提取调味素(油树脂),并进行改型使之成为新的调味剂,既可通过深加工增值又增加了新型的食品调味剂。花椒油树脂具有许多优点:a.符合严格的卫生要求;b.有效成分利用率达95%;c.久贮不变质;d.能均匀分布在加香食品中,外观典雅;e.产品体积小,仓储运输费用低。因此,变辛香料使用固体为使用液体油树脂、精油是适应食品工业、快餐食品业的需要。

花椒精油具有较强的杀菌、驱避和杀虫活性,如将其与气味缓释装置相结合,是家庭储粮较为理想的保护剂,也可制成新型的空气清新剂。

花椒不但食用果实,其嫩茎叶也是一种高级食品和调味品。在日本,青花椒(未完熟果实)和椒芽在花椒的生产栽培中都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山椒的无刺品系非常适合作椒芽菜生产。邓振义等对4月份生长的花椒植株采集幼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花椒嫩芽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钙、磷、铁含量分别是香菇的5.8、2.1、2.6、11.7、4和10.4倍, 氨基酸含量是蕨菜的13.9倍。

②药用

a.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麻醉与镇痛作用:临床上用花椒乙醚提取物或花椒浑发油作为口腔科的安抚剂,代替丁香油对龋齿进行消炎止痛。局部麻醉可以产生镇痛效果,花椒中所含的茵芋碱可能是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之一。花椒浸液能可逆地阻断神经干的冲动传导和降低神经干的兴奋性。

b.消化系统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花椒可治疗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的呕逆、暧气、泄泻、脘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脾胃虚寒症,还可治疗胃溃疡、肝损害、炎症性和胃肠道功能紊乱性腹痛。

c.抑制血栓

抑制血栓形成:花椒水提物和醚提物均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金云海等利用比浊法测定了花椒油素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花椒油素能显著抑制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花椒挥发油具有抗豚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它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d.抗菌抗氧化

Barret已从花椒中分离出了苯丙菲睫类生物碱一花椒宁碱,其对鼠白血病细胞P-338、L-1210有很高的活性,剂量为100、50和25mg/kg时对白血病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65%、210%和190%。异叶花椒内含有较高的抗肝纤维化活性成分。MunSI等通过实验还发现花椒挥发性成分花椒精油对油脂的过氧化反应和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的破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巴西、印度等国对花椒的药理作用也作了部分研究。花椒提取物的杀菌防虫效果也是药理作用与应用的主要研究领域。青花椒碱经药理实验,表明有选择性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作用较强。刘锁兰等从果皮中分离出了青花椒碱(schinifoline)以及香柑内酯(bergarpte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茵芋碱(skimmianine)和N-甲基-2-庚基-4-喹啉酮(N-methyl-2-heptyl-4-quinolone)5种成分。花椒果皮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可以作为抗菌剂使用;SeoKL等人则在1999年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薄层分离(TLC)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出花椒果皮中的抗菌成分具有挥发性的花椒精油;Yamazaki等从山椒果皮中提取出抗氧化活性因子,活性成分主要为甲醇,其抗氧化活性类似于维生素E,且在热环境下具有稳定特性。

(5)下属

中国有2亚属,39种14变种。

①崖椒亚属

花被片两轮排列,外轮为萼片,内轮为花瓣,二者颜色不同,均4或5片;雄蕊与花瓣同数;雌花的花柱为挺直的柱状。

崖椒亚属有部分成员为常绿,部分为冬季落叶。属于攀援性状的成员,当其植株处于幼龄期,明显地为直立性,偶尔也有成长为小乔木状,但通常与它树接触时即显出其攀附习性。由此观之,攀援性状的形成与其生境密切相关。此类成员,其花序均属圆锥状聚伞花序通常腋生,有时兼有顶生。

②花椒亚属

花被片一轮排列,颜色相同,与雄花的雄蕊均为4-8数;心皮背部顶侧有较大油点1颗,花柱分离,各自向背弯;小叶整齐对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花椒亚属全为冬季落叶的乔、灌木,有少数成员的顶生花序生于极度短缩的侧枝上,呈老茎着花状。心皮明显离生,花柱向背弯,成熟分果瓣上的油点明显凸起,其雌花偶有可育的雄蕊。

属于冬季落叶的成员,除个别外都是高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常有鼓钉状锐刺,圆锥状聚伞花序甚大,花序轴上有刺甚多,嫩枝及花序轴基部的髓部宽阔,常变成中空。

属于常绿、直立性的成员,绝大多数为小乔木或生成灌木状,枝条披垂,幼嫩部分(例如花序轴)通常多少有白色粉霜,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果梗较长,常呈紫红色。

乔灌木种类的心材多呈硫黄色。根的韧皮部含苦味且麻舌的物质。

(6)花椒

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指的是芸香科花椒属的灌木或乔木以及其果实。



①植物学史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诗经》是收载西周时期的民间诗歌,说明中国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经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这种房子称为“椒房’,是给宫女住的。后来就以椒房比喻宫女后妃《曹操文集》“假为献策收伏后”篇及《红楼梦》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层入宫请候”之句足以佐证。花椒树,结果多,《诗经》有“椒蓼之实,繁衍盈升”之句。花椒又是一种芳香防腐剂,据发掘的汉墓中常有以花椒的果填垫内棺的,很可能是利用它的高效防虫防腐作用,同时,也带有“繁衍盈升”,多子多孙的封建迷信思想,在中国河北省满城县发掘的汉代中山王刘胜墓(公元前113年)的出土文物中有保存良好的花椒。

②产地生境

中国分布由北起东北南部,南至五岭北坡,东南至江苏、浙江沿海地带,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台湾、海南及广东不产。见于平原至海拔较高的山地,在青海,见于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

花椒按大小分为大椒,(大椒又称大红袍、狮子头),其果粒大,色艳红或紫红,内皮呈淡黄色。小椒(小椒又称小黄金,色红,粒小,味麻,香味次于大椒。),按采收季节又分为秋椒和伏椒。

③主要价值

花椒用途广泛,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精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能加工制作肥皂,茎可作防护刺篱。最常使用于调味与入药。

a.材用

花椒的木材为典型的淡黄色,露于空气中颜色稍变深黄,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质部结构密致,均匀,纵切面有绢质光泽,木材有美术工艺价值。

b.药用

中医认为花椒果性味辛、温,有小毒,可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去腥、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促进食欲的功效。可以治感冒,除寒气。治女性月闭不通、产后恶血痢。

c.食用

作为调味料,花椒果及种子可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诗经·周颂》描述说道:“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花椒亦可浸制酒,李嘉佑有《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崔寔《四民·月令》记载:“过腊一日,谓之小岁,释贺君亲,进椒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能老”。

中国川菜的传统烹饪方法中,大量使用花椒。随着川菜的流行,花椒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甚至花椒的英语名称是Sichuan Peppercorn或Sichuanese Peppercorn(即“四川椒子”)。中国北方传统的家常调料中,花椒与大料是必备的炖肉料。

④植物文化

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故《诗经·唐风》称:“椒聊之实,藩衍盈升。”又班固《西都赋》载“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意思是皇帝的妻妾用花椒泥涂墙壁,谓之椒房,希望皇子们能像花椒树一样旺盛。

(7)两面针

两面针(学名:Zanthoxylum nitidum)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本种的种加词译义为“光亮的”,意指种子具有光泽。模式标本采自于中国广东广州市郊,于1812年引种至印度加尔各答植物园,1813年从加尔各答植物园的植株采下标本,其后由威廉·罗克斯堡首先发表。本种因叶中肋两面皆有暗紫红色的锐刺,因而有'''双面刺'''之称。



①产地生境

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温热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丛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丛中较常见。

②主要价值

根、茎、叶、果皮均用作草药,通常用根。根性凉,果性温。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局部应用时,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对胃痛或关节肌肉痛有缓解作用。根的水提液和酒精浸析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黄金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根的提取液用作针剂注射,对坐骨神经痛也有明显疗效。因含有麻醉成分,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作粘膜麻醉剂。有认为它含有一木脂类lignan化合物C₂₀H₁₈O₆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做动物试验时,前者以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其镇痛作用则直达中枢。但也有认为与其所含生物碱有关。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花椒木——芸香科落叶小乔木(一种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的多功能植物)
柚子是芸香科,落叶乔木,洁白的花朵清香扑鼻,适合做花蜜源植物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科—薰衣草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科—越桔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科—水晶兰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兰科—树兰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景天科—伽蓝菜亚科
植物文化(石竹科、苋科、豆科、禾本科、鸭跖草科 、无患子科、槭树科、芸香科、泽泻科 、棕榈科、天南星科)
【植物界全系列】石蒜科—石蒜亚科:君子兰
【植物界全系列】仙人掌科—仙人球亚科:岩牡丹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芸香科—芸香亚科:花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290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椒树简介 花椒树栽培管理 产地
下一篇: 花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