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名”记乡村 新津做法获全国推广 第03版:区域观察 20241210期 四川农村日报

“名”记乡村 新津做法获全国推广 第03版:区域观察 20241210期 四川农村日报

推出路名牌二维码扫码点读服务。

以“张河”命名的米油系列农产品。

□简润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文/图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新津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县(市、区)之一,其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津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四个融合”推动“乡村著名行动”落地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已完成8个镇街28个村206条乡村道路、10个广场等命名工作,设标 400 余个。“乡村著名行动”助推6个村成功创建成都市先行村(重点村),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根脉,诉说着乡愁,牵挂着人心。新津如何通过“乡村著名行动”,让地名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记者日前实地探访。产业融合
乡村经济的小小缩影
  “张牛河路”“不二路”“访竹路”“梨韵路”……新津将地名元素链接文旅、融入乡村旅游,围绕宝墩古城遗址、天府农博岛、斑竹林、梨花溪等特色旅游资源,命名以“梨文化”为主题的梨韵路、梨雪路等,以“竹文化”为主题的访竹东路、竹翠路等30余条道路,打造天府农业博览园等5条旅游环线。
  除此之外,新津还依托当地水产养殖、蔬果种植等产业基础,形成新津黄辣丁、新津韭黄、马王草莓以及以“张河”命名的米油系列等近20个以地名命名的农产品,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文化融合
讲出新津地名故事
  宝墩遗址、观音寺、纯阳观、黄州会馆……能展现新津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标有很多,新津充分挖掘203个历史地名底蕴,形成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让群众通过地名就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推动历史文脉得以保护和传承。
  新津编制的《地名规划》中,囊括了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6大类1600余个专词用于指导命名工作,并规范设置与当地风貌色调相协调的地名标识标牌。
  安西镇岳氏宗祠、月花村等20余个乡村地名故事,列入了区委党校干部培训课程,通过学习强国、天府市民云等平台推广宣传,开展地名文化“进社区、街区、景区、公园、军营、校园”活动20余场次,以承载悠久历史和新时代特征的乡村地名展示和提振城乡“精气神”。生活融合
新增400余个标识牌
  新津今年在28个村(社区)新设置了400余个标识标牌,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推送至导航APP,推动地名在快递进村、乡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河村,地名还能帮助村民实现创收。
  近年来,新津探索活化“张河”村专名,村集体以场所经营权入股、合伙人和社区居民以股份入股,打造张河邻里共享超市(慈善超市)。村民购买超市内冠名“张河”“农博”的米、油等享受返利优惠和收益分红,将部分收益注入慈善微基金。城乡融合
乡村地名一张图
  乡村地名如何实现统一管理?新津把集行政区划、地名、智慧界桩、界线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划地名信息数据库,纳入了“智慧新津”城市运行平台底座,实现乡村地名核名、命名、上报、审批等从线下向线上转变。
  新津不断梳理更新数据库内 9000 余条数据,新采集录入旅游景点、街路巷、农田种植、民宿酒店等信息约400条地名,并推送到高德等平台,绘制丰富“乡村地名一张图”,服务于数字乡村建设。
  另外,还以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推出300 余个路名牌二维码扫码点读服务,市民们通过微信扫一扫读取对应二维码,阅读或听取语音播报领略新津乡村地名文化风采。

相关知识

峨边花牛凉山黄牛专家团队摸家底 第03版:科技 20220520期 四川农村日报
稻田咖啡、百亩花海、乡村音乐季等你来!成都世园会新津分会场闭幕,但热度继续
羌乡花样美食迎龙年 第02版:要闻 20240130期 四川农村日报
四川宝兴县杜鹃花考察随记
农业农村部发布年产值十亿的苗木花卉名镇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在即,四川日报整版报道我校办学成果
壮大药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农村科技特派员培育成果获“金花奖”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全省信息联播 田畴沃野披锦绣 民富村美展新颜 ——鹰潭市加快“三农”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综述
普定县花卉产业与精准扶贫分析

网址: “名”记乡村 新津做法获全国推广 第03版:区域观察 20241210期 四川农村日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308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4年11月餐饮月报:多地餐
下一篇: 非洲凤仙花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