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11 09:17:52
黄豆芽味甘、性凉,入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祛黑痣、治疣赘、润肌肤的功效。
据分析,在每100克黄豆芽中,含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糖7、1克,粗纤维1克,钙68毫克,磷102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0、17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烟酸0.8毫克,维生素C20毫克。据研究,黄豆在发芽4至12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如同时每天日光照射2小时,则含量还可增加一倍。
黄豆芽还对脾胃湿热、大便秘结、寻常疣、高血脂有食疗作用。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
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绿豆芽,相信大家都会很常见。而且家里还会经常吃。其实吃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高。不过吃绿豆芽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的。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是不是应该多了解健康饮食文化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绿豆芽吧!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
基本信息
【别名】:豆芽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
生境分布】: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胃;三焦经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烂绞汁。
【注意】:姚可成《食物本草》: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各家论述】:《纲目》: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摘录】:《中华本草》
营养价值
食用芽菜是近年来的新时尚,芽菜中以绿豆芽最为便宜,而且营养丰富,绿豆芽也是自然食用主义都所推崇的食品之一。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
绿豆芽的营养素含量(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热量(千卡)18硫胺素(毫克)0.05钙(毫克)9
蛋白质(克)2.1核黄素(毫克)0.06镁(毫克)18
脂肪(克)0.1烟酸(毫克)0.5铁(毫克)0.6
碳水化合物(克)2.1维生素C(毫克)6锰(毫克)0.1
膳食纤维(克)0.8维生素E(毫克)0.19锌(毫克)0.35
维生素A(微克)3胆固醇(毫克)0铜(毫克)0.1
胡罗卜素(微克)0.3钾(毫克)68磷(毫克)37
视黄醇当量(微克)94.6钠(毫克)4.4硒(微克)0.5
植物功效
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功效: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因无意中吃了受潮发芽的绿豆,竟治愈了困扰全军多日的坏血病,
这是因为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绿豆芽中含有核黄素,口腔溃疡的人很适合食用。绿豆芽富含纤维素,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有预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的功效。它有清除血管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
中医认为经常食用绿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解酒毒热毒。绿豆芽是祛痰火湿热的家常蔬菜,凡体质属痰火湿热者,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而且多嗜烟酒肥腻者,如果常吃绿豆芽,就可以起到清肠胃、解热毒、洁牙齿的作用。
《本草纲目》: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湿热郁浥之气,故颇发疮动气,与绿豆之性,稍有不同。
食用提示
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应配上一点姜丝,经中和它的寒性,十分适于夏季食用。烹调时油盐不宜太多,要尽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点,芽菜下锅后要迅速翻炒,适当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维生素C,口感才好。绿豆芽纤维较粗,不易消化,且性质偏寒,所以脾胃虚寒之人不宜久食。
⒈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催发的,无根豆芽是国家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明文禁止销售和食用的蔬菜之一
⒉正常的绿豆芽略呈黄色,不太粗,水分适中,无异味;不正常的颜色发白,豆粒发蓝,芽茎粗壮,水分较多,有化肥的味道。另外,购买绿豆芽时选5~6厘米长的为好。
有关与减肥:含水分多,食入人体后产生的热量少,不容易形成脂肪堆积皮下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过量有可能引起腹泻。
禁忌:用化肥发的绿豆芽不能食用。因为化肥中有含有氮类化合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变成亚硝胺而存在于绿豆芽中。亚硝胺可使人患胃癌、食管癌、肝癌等。另一方面,绿豆芽是寒凉的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胃气,且含粗纤维,容易加快肠蠕动而引起腹泻。因此,患有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的病人不能多吃。
适用量:每餐30克。
食疗价值
绿豆经水浸罨后,发出的嫩芽。用鲜品。
性味甘凉。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其作用较绿豆弱。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小便不利等。煎汤、炒食均可。
食疗作用
绿豆芽味甘、性寒,归心,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醒酒利尿的功效。
特别用途
棉质衣服有了霉斑可用几根绿豆芽,在有霉斑的地方反复揉搓,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霉点就除掉了。
减肥功效
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利用绿豆芽的这些药理作用,可制成多种治疗肥胖病的食疗方案:
1、将绿豆芽用开水烫过,加酱油、醋凉拌而食,可以消脂减肥。
2、取适量绿豆芽和冬瓜皮,加醋煮汤饮用,减肥效果佳。
3、取绿豆芽100克、盐少许、陈皮20克,加水炖熟,饮汤,排毒利尿。
4、取绿豆芽100克、蒲公英100克,加水煮烂熟,绿豆芽,饮汤,刮油减肥。
绿豆芽减肥餐
平时可多吃豆芽,这里向大家介绍一款减肥餐。
原料:泡发蜇皮250克,绿豆芽500克,胡萝卜200克,香菜200克,盐、料酒、花生油、葱花适量。
制作:将泡发蜇皮洗净切长丝,捞出备用,绿豆芽去头尾洗净备用。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花爆锅,放入绿豆芽、胡萝卜、海蜇丝、香菜段翻炒,至绿豆芽、胡萝卜变软,加盐、味精、料酒,翻匀出锅即可。特点:爽口脆嫩,美味消脂,每天中餐和晚餐都吃这个大约可减八斤。
不少人会经常食用绿豆芽,只因它经济实惠。但很少人知道绿豆芽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使用得当,利于健康减肥。
绿豆芽能吸糖
绿豆在发芽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变化: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棉子糖、毛类花糖等产生气体的糖类完全消失,使得进食绿豆芽后不会像过量食用绿豆那样引起腹部胀痛。而且,绿豆发芽后,释放出更多的磷、锌等矿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的含量也会大大增加,其中维生素B2增加了2-4倍,胡萝卜素增加了2-3倍,维生素C增加了6%,叶酸和维生素B6也有所增加。
最适合减肥的蔬菜
研究发现:绿豆芽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纤维素、胡萝卜素、尼克酸和磷、锌等矿物质,具有多种用途。因为含纤维素,绿豆芽与韭菜同炒,可用于防治老年及幼儿便秘,既安全又有效;绿豆芽含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对于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疮口炎、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美国人很推崇绿豆芽,认为它是最适合肥胖人进食的蔬菜之一。
这跟个人的炒法有关,炒又脆又白的绿豆芽需要做到下面两点:
1、绿豆芽必须直接生炒:绿豆芽洗净后放一边把水分控干,切记不可以把绿豆芽下锅焯水,必须生炒,绿豆芽经过焯水后就不会再发脆了,这是让绿豆芽脆爽可口的关键点之一。
2、大火快炒,先放醋后放盐:锅里油热后把绿豆芽下锅,下锅之前切记转成大火,下锅之后把绿豆芽快速翻炒几下,随即烹入适量食醋,用量多少随个人口味就行了。把绿豆芽和食醋快速炒匀,然后才能下盐和其它的调味料,炒匀出锅。这一步骤最关键的是大火快炒,其次就是必须放醋,而且必
绿豆芽需要炒半分钟,前提是用中火,如果是用大火的话,十秒钟就够了,且炒豆芽要根据火候和食物熟的程度来决定,时间只是一个辅助的因素,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制作方法:将绿豆用温水泡30分钟,水倒去;绿豆放在容器里,上面盖一块用温水泡过的布,放在温度不低于22度的屋子便可出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
豆芽发霉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豆粒本身带有病菌。处理方法:换一批豆子
2、盛豆芽的容器及器具消毒不严。处理方法:彻底清洗容器和器具,煮沸消毒。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5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相关知识
花卉跟花有什么区别
月季跟玫瑰有什么区别
牡丹花茶和玫瑰花茶有什么区别,牡丹花茶跟玫瑰花茶的区别
绿豆芽的正确清洗方法(洗净绿豆芽)
块根跟块茎有什么区别(块茎和块根有什么区别)
软件开发跟移动应用开发有什么区别
绿豆芽的营养与吃法(是否可以生吃绿豆芽?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都在这里!)
有机花菜跟花菜有什么区别?
植物生长灯跟普通灯有什么区别?一天要用多久?
种绿豆芽的方法步骤
网址: 黄豆芽跟绿豆芽有什么区别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33239.html
上一篇: 吃过黄豆芽、绿豆芽,但你吃过花生 |
下一篇: 豆芽黄花菜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