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广东朱顶红常见病虫害防治

广东朱顶红常见病虫害防治

广东朱顶红常见病虫害防治

张文心

如果天气反复无常,尤其是南方地区雨天较多.有花友反映家里种植的朱顶兰虫害频发,其中又以白色的小点点虫害为多。本文选择有针对性的、常见病虫害介绍一下防治措施。

介壳虫 介壳虫是园林植物主要虫害种类之一,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常危害朱顶红,群集于叶腋或叶背,有明显白色棉状物,刺吸叶片汁液,造成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 注意室内温、湿度调节和通风良好,不要造成闷热环境。使用3%的呋虫胺,通用性预防杀虫颗粒(微毒)。使用方法:每个盆用1~2g,撒于盆土表面或埋于盆中(覆盖一层土,效果更好),种植前与土壤混合盆中,每升土混2g即可,该药微毒,药效长,施用周期为40天左右。或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1800倍液。

红蜘蛛 危害叶片、花梗、花蕾、花瓣,群集于植株上刺吸汁液,造成植株停止生长,叶片失绿,不能正常开花。多发生于天气干燥,通风不良,阳台栽培尤为严重。

防治方法:喷洒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200~1500倍液,或15%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或5%尼索郎乳油1500倍液效果均好。

蛴螬 金龟子类幼虫,潜于地下,啃食根及根盘,造成全株长势减弱,不能正常开花,夏秋季危害较重。

防治方法:盆栽苗可采用脱盆去宿主人工捕杀。浇灌50%氯丹乳油6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杀除效果。

叶斑病 又称孤挺花叶斑病、褐斑病。各地均有发生,且发病率较高。一般从植株叶片顶端或边缘开始发生,先在叶面上出现红色小斑,后逐渐扩展。靠近叶尖端的病斑向叶内扩展,使叶的1/3~1/2处变成水腐状,呈黄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隆起带线纹,中央干缩凹陷,呈斑驳状枯黄,后变成灰白色,后期病部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整株叶片枯黄,造成枯萎死亡。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叶留在地上越冬,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该病扩展很快,病情也很严重。武汉地区7~8月高温季节,雨天多,空气湿度大,湿气滞留或浇水过多易发病,10月下旬病情扩展趋缓。广东秋末冬初发病,10~11月移入棚内,该病继续扩展蔓延。同时应注意区别朱顶红等石蒜科植物组织受伤后也变红的特点。朱顶红染病后病部生长缓慢,但病斑四周健康部位生长速度快,因此叶处变形弯曲是该病重要病症。

病菌存在于鳞茎上,当鳞茎发芽后或长出叶及花梗进易发病。后叶片及花梗病斑上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展蔓延,湿度大或湿气滞留易发病。

防治方法:栽植时严格选种,去除有病的鳞茎。栽植前鳞茎用0.5%的4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两小时。浇水适量,不要浇到植株上。发现病叶及时剪掉,集中烧毁。春季喷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叶片长出后至开花前定期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5~6次。

病毒病引起朱顶红生长不良,品质退化。球茎和花朵逐年减小。危害叶片和花瓣,叶片上出现褪绿条块状斑纹或出现花叶病状,进一步发展则成为褐色坏死斑。在红色花瓣上有时形成碎棉状。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操作过程中所用工具及时消毒,避免相互传染;喷洒杀虫剂,消灭蚜虫等。

花叶病 病株叶片叶脉问出现褪绿、长短不一的条纹,幼嫩叶片上的症状尤为明显,老叶上则呈现红褐色斑。染病株抽出的花梗也显现褪绿短条纹,花碎色。病株较健株细弱,花、叶和鳞茎逐年减小。

防治方法:及早淘汰病株,减少侵染源。花盆放置间距适当,防止叶片互相摩擦而导致病毒传播蔓延。忌用带毒种球作繁殖材料。用于分株的刃具应每新分一丛消毒1次,具体方法是用70%酒精浸一下,然后在火焰上烧几秒钟,或浸泡于20%~43%福尔马林溶液加2%氢氧化钠混合水溶液6秒或更长时间。喷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消灭传毒蚜虫。必要时喷洒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克毒灵水剂700倍液。

相关知识

朱顶红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朱顶红病虫害防治
朱顶红常见病害防治
朱顶红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朱顶红有哪些病虫害,应如何防治
《花友交流》朱顶红的种植 养护和病虫害防治
朱顶红常见病症(二)
盆栽朱顶红怎么种?盆栽朱顶红播种繁殖的栽培技术
朱顶红花叶病
技术共享 朱顶红的养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网址: 广东朱顶红常见病虫害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379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朱顶红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下一篇: 朱顶红主要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