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论文集(04)——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简介(7)

论文集(04)——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简介(7)

(续昨)

6. 修剪

温室月季特点之一是耐修剪。其代价是栽培期短。一般高产温室月季的寿命为4年,个别品种可达5年或6年。修剪在整个栽培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往往因为修剪不得法,造成花期失控,或者树势衰弱,甚至引起整株死亡。

月季修剪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植株高度。其次是控制成花数量和时间。修剪得法还可以刺激根部萌发新芽。

修剪可以分为去蕾、整型修剪和回缩修剪三种。其中整型修剪包括小苗期和产花期两部分。

6.1 去蕾

6.1.1 去蕾的时机

温室月季通常采用“去蕾”的办法控制成花时间。 在现代化温室生产中,去蕾一般在切花收获前8周进行。采用露地生产或简易温室生产的切花,去蕾的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种植者自身的经验适当延长或者缩短。

6.1.2去蕾的好处

(1)去掉过多的花蕾,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

(2)去掉那些较短的或者特别弱的枝条上的花蕾,以减少低品质切花的产生;

(3)可以根据特定时间或节假日准确地安排切花上市的时间和数量。

6.1.3 去蕾方法

切花后,残留枝条顶端5片叶处的腋芽开始萌动、生长,大约6周后,新芽可以成长为切花。

在花蕾出现后,有两种去蕾方法——硬枝去蕾和软枝去蕾。

500

                                                                                                        硬枝去蕾

500

                                                                                软枝去蕾

软枝和硬枝的区别标志是花蕾的大小。如果花蕾比豌豆还小,谓之软枝;若花蕾比豌豆大,则谓之硬枝。

    去蕾的位置。大多软枝或硬枝花蕾是在枝条顶端第一个5片叶处被剪去(或掐去)。某些植株细高,可以选择第二条5片叶处去蕾。某些生长过快,而且不需要过快地产花的植株,可以从第二个或者第三个5片叶处去蕾。无论从哪个部位去蕾,原则上要有助于植株整体的养成或主产花枝养成,并有助于后期生长。

一般情况下,软枝去蕾后顶芽萌发快,但是比硬枝去蕾生成的芽少;硬枝去蕾后,芽萌发慢,发育慢。笔者多采用软枝去蕾方法。

去蕾可以用剪刀。笔者则多采用手掐。在5片叶茎节上方1~2厘米处掐去花蕾。若残端保留过长,新芽生长方向不易直立;若残端过短,伤口处结瘤,会影响芽的发育。 注意:去蕾的位置一定不要选在3片叶或单片叶处,因为这些叶片是变异叶,腋间长出的芽性状不稳定。由3片叶或单片叶腋间萌发的枝条,花枝短,叶片不丰满,花朵容易畸型。

6.2整型修剪

温室切花月季的理想株型:具备3~4根产花主干,每根主干上保持1~2支产花条。全株最多保持6支成花条。

这样,每年有六个产花周期(平均60天为一个周期),每株每年可产切花36支。如果每m2种7~10株,则每m2每年产切花250~360支。实际上温室月季在春末和夏季要做生长调整,进行降干、回缩修剪,所以实际产量应该在180~260支/m2·y 。一级品率应在90%以上。

北京地区温室切花月季的最高单产曾经达到过122支/ m2·y(1991年北辰集团花木公司)。

(待续)

相关知识

论文集(04)——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简介(7)
切花百合温室栽培技术
高寒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温室土壤栽培技术
出口切花菊“优香”及其在日照地区温室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在日光温室栽培的研究
不同整形修剪方式对温室切花月季‘红色恋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切花月季红衣主教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北方切花非洲菊的繁殖方法及温室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的品种 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

网址: 论文集(04)——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简介(7)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1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温室花卉的栽培技术.pdf
下一篇: 园艺设施覆盖材料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