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2021年,全球在应对气候挑战领域取得诸多成果。中国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出台“1+N”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制度,在降碳、减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重要领域形成了制度性、基础性的政策框架。
“双碳”目标之下,保险资管行业绿色金融及可持续投资发展、以及绿色保险更是成为了2022年的一大新热点。
2022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取得长足进展,但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规模偏小,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统一、金融机构专业能力不足、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建设不强等问题也亟待完善。
保险作为市场经济中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气候风险对于资产的不利影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一份《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研究报告也介绍,从目前发行情况来看,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已探索发行了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等新品种。但绿色金融产品单一,以信贷、债券为主,且规模较小。
目前,绿色信贷占贷款余额10%,绿色债券占信用债比例不到2%。其他金融产品,如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融资租赁、绿色指数产品等多元化的产品类别尚不普及,还未推出诸如绿债期权、绿色股指期权、碳期货、碳期权等对冲金融风险的品种,绿色金融、碳金融衍生产品仍需进一步创新。此外,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学缺失,评估能力受限。气候风险成本尚未传导至金融端,金融机构低碳投资和风险防范的积极性有限。
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及相关政策分析
2月21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支持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300亿元,债券期限3年期,发行利率2.6%。本期债券符合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目录,并获得第三方机构相应贴标认证,所募集资金将投入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绿色产业项目,碳减排等环境效益显著。本次发行通过中债新一代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债券发行定价和登记托管数据不落地传输,提高了债券发行效率。
中国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多措并举推动绿色金融建设。据悉,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1万亿元,投向绿色铁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风光水等新能源电力等产业。并积极参与海外绿色低碳建设,近年来先后授信支持世界最大光伏电站、世界最大光电综合体,为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结算公司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多年来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持续为绿色债券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中国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指标体系,打造绿色债券数据库及门户网站。同时,编发系列绿色债券指数,建立中债ESG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未来,中央结算公司将继续发挥金融基础设施职能,积极支持绿色债券市场相关领域建设,汇集各方力量共同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趋势分析
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介绍 期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行规模及发展方向分析
2021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规模保费同比增长38.2% 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预测
《2022数字人民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数字货币行业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分析 2022全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
2022年保险代理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2年新能源基金市场行情及发展的现状分析
2022年新能源基金市场行情及发展的现状分析
相关知识
发力“碳金融” 绿色金融驶入“快车道”
广东湛江:以绿色金融把好蓝色产业发展“命脉”
绿色金融助力打造“中国花谷”金名片
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运行实践—花桥金融园项目
观点研究|银行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的难点和建议
重庆万州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突出实效
[分享]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运行实践—花桥金融园项目
引绿色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广州农商银行助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金融赋能 为白山松水增添“绿色”底色
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金融赋能 为白山松水增添“绿色”底色
网址: 绿色金融是什么意思?绿色金融政策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2004.html
上一篇: 清洁生产主要内容应为( )。 |
下一篇: 跑出绿色金融“加速度”!深圳何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