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鹿寨3月13日电 3月10日,笔者来到位于鹿寨县寨沙镇古木村板里屯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走入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只见到处白花花的一片,在堆放整齐的菌包一头,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已经盛开,熙熙攘攘地挤在一起,一片丰收景象。工人拿着框,选好位置后,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白蘑菇。
采摘的这批食用菌是该合作社正在试产的名为姬菇的食用菌。这批试产的姬菇有1万包,主要在柳州和南宁市场销售,现在市场批发价是8元/公斤,预计种植这批蘑菇的收入有15万元。从各方面评估,目前试产的姬菇品质不错,得到了市场认可,而且产量高,价格优,效益相当不错,在疫情结束后,该合作社计划进行量产。
该食用菌种植基地从2015开始种植食用菌,有6个食用菌生产大棚,每年可以生产40万斤食用菌,常年聘请当地的群众进行蘑菇采摘、装运,给群众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并优先聘请当地困难群众就业,为他们增收脱贫出了一份力。
“我这几年都在这里帮做工,一年赚得到2万元,补贴家用,蛮好的。”古木村板里屯2018年贫困户郭礼兵很满意在基地务工的工资待遇。
该食用菌基地由寨沙佳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板里合作社)在运营管理,种植食用菌已经有4个年头了,接下来,合作社还将利用先进科技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生态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让农民赚到更多钱。“下一步,(我们)在食用菌的产业上,利用菌包的废料发酵后养殖昆虫,就是黑水虻,来喂养生态鸡;利用菌包废料发酵后的有机肥来发展大棚蔬菜,打造生态绿色产品,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技术部负责人张文忠道出了未来食用菌基地的具体发展规划。
张文忠还说,这只是延长产业链的第一步,以后,还要着手建立有机生物转化基地,利用生物转化技术,收购养殖基地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等废料进行处理,用发酵处理过后的产物养猪、养鱼,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形成融合观光、旅游、科研、先进种养链为一体“板里模式”,创造广西乃至全国食用菌品牌的多项第一,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就业难题。(邓冬艳)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
人民网鹿寨3月13日电 3月10日,笔者来到位于鹿寨县寨沙镇古木村板里屯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走入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只见到处白花花的一片,在堆放整齐的菌包一头,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已经盛开,熙熙攘攘地挤在一起,一片丰收景象。工人拿着框,选好位置后,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白蘑菇。
采摘的这批食用菌是该合作社正在试产的名为姬菇的食用菌。这批试产的姬菇有1万包,主要在柳州和南宁市场销售,现在市场批发价是8元/公斤,预计种植这批蘑菇的收入有15万元。从各方面评估,目前试产的姬菇品质不错,得到了市场认可,而且产量高,价格优,效益相当不错,在疫情结束后,该合作社计划进行量产。
该食用菌种植基地从2015开始种植食用菌,有6个食用菌生产大棚,每年可以生产40万斤食用菌,常年聘请当地的群众进行蘑菇采摘、装运,给群众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并优先聘请当地困难群众就业,为他们增收脱贫出了一份力。
“我这几年都在这里帮做工,一年赚得到2万元,补贴家用,蛮好的。”古木村板里屯2018年贫困户郭礼兵很满意在基地务工的工资待遇。
该食用菌基地由寨沙佳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板里合作社)在运营管理,种植食用菌已经有4个年头了,接下来,合作社还将利用先进科技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生态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让农民赚到更多钱。“下一步,(我们)在食用菌的产业上,利用菌包的废料发酵后养殖昆虫,就是黑水虻,来喂养生态鸡;利用菌包废料发酵后的有机肥来发展大棚蔬菜,打造生态绿色产品,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技术部负责人张文忠道出了未来食用菌基地的具体发展规划。
张文忠还说,这只是延长产业链的第一步,以后,还要着手建立有机生物转化基地,利用生物转化技术,收购养殖基地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等废料进行处理,用发酵处理过后的产物养猪、养鱼,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形成融合观光、旅游、科研、先进种养链为一体“板里模式”,创造广西乃至全国食用菌品牌的多项第一,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就业难题。(邓冬艳)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
人民网鹿寨3月13日电 3月10日,笔者来到位于鹿寨县寨沙镇古木村板里屯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走入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只见到处白花花的一片,在堆放整齐的菌包一头,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已经盛开,熙熙攘攘地挤在一起,一片丰收景象。工人拿着框,选好位置后,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白蘑菇。
采摘的这批食用菌是该合作社正在试产的名为姬菇的食用菌。这批试产的姬菇有1万包,主要在柳州和南宁市场销售,现在市场批发价是8元/公斤,预计种植这批蘑菇的收入有15万元。从各方面评估,目前试产的姬菇品质不错,得到了市场认可,而且产量高,价格优,效益相当不错,在疫情结束后,该合作社计划进行量产。
该食用菌种植基地从2015开始种植食用菌,有6个食用菌生产大棚,每年可以生产40万斤食用菌,常年聘请当地的群众进行蘑菇采摘、装运,给群众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并优先聘请当地困难群众就业,为他们增收脱贫出了一份力。
“我这几年都在这里帮做工,一年赚得到2万元,补贴家用,蛮好的。”古木村板里屯2018年贫困户郭礼兵很满意在基地务工的工资待遇。
该食用菌基地由寨沙佳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板里合作社)在运营管理,种植食用菌已经有4个年头了,接下来,合作社还将利用先进科技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生态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让农民赚到更多钱。“下一步,(我们)在食用菌的产业上,利用菌包的废料发酵后养殖昆虫,就是黑水虻,来喂养生态鸡;利用菌包废料发酵后的有机肥来发展大棚蔬菜,打造生态绿色产品,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技术部负责人张文忠道出了未来食用菌基地的具体发展规划。
张文忠还说,这只是延长产业链的第一步,以后,还要着手建立有机生物转化基地,利用生物转化技术,收购养殖基地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等废料进行处理,用发酵处理过后的产物养猪、养鱼,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形成融合观光、旅游、科研、先进种养链为一体“板里模式”,创造广西乃至全国食用菌品牌的多项第一,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就业难题。(邓冬艳)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
人民网鹿寨3月13日电 3月10日,笔者来到位于鹿寨县寨沙镇古木村板里屯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走入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只见到处白花花的一片,在堆放整齐的菌包一头,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已经盛开,熙熙攘攘地挤在一起,一片丰收景象。工人拿着框,选好位置后,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白蘑菇。
采摘的这批食用菌是该合作社正在试产的名为姬菇的食用菌。这批试产的姬菇有1万包,主要在柳州和南宁市场销售,现在市场批发价是8元/公斤,预计种植这批蘑菇的收入有15万元。从各方面评估,目前试产的姬菇品质不错,得到了市场认可,而且产量高,价格优,效益相当不错,在疫情结束后,该合作社计划进行量产。
该食用菌种植基地从2015开始种植食用菌,有6个食用菌生产大棚,每年可以生产40万斤食用菌,常年聘请当地的群众进行蘑菇采摘、装运,给群众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并优先聘请当地困难群众就业,为他们增收脱贫出了一份力。
“我这几年都在这里帮做工,一年赚得到2万元,补贴家用,蛮好的。”古木村板里屯2018年贫困户郭礼兵很满意在基地务工的工资待遇。
该食用菌基地由寨沙佳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板里合作社)在运营管理,种植食用菌已经有4个年头了,接下来,合作社还将利用先进科技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生态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让农民赚到更多钱。“下一步,(我们)在食用菌的产业上,利用菌包的废料发酵后养殖昆虫,就是黑水虻,来喂养生态鸡;利用菌包废料发酵后的有机肥来发展大棚蔬菜,打造生态绿色产品,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技术部负责人张文忠道出了未来食用菌基地的具体发展规划。
张文忠还说,这只是延长产业链的第一步,以后,还要着手建立有机生物转化基地,利用生物转化技术,收购养殖基地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等废料进行处理,用发酵处理过后的产物养猪、养鱼,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形成融合观光、旅游、科研、先进种养链为一体“板里模式”,创造广西乃至全国食用菌品牌的多项第一,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就业难题。(邓冬艳)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
相关知识
脱贫摘帽不松劲 乡村振兴再发力
济宁市教育局 学校传真 科技下乡 助农兴农 产学结合 协同育人—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科技服务队赴曲阜开展“三下乡”活动
“脱贫玫瑰”花正艳——白城市洮北区平台镇大岭村见闻
都匀:特色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迈向“绿富美”
【讲堂预告】乡村振兴科技兴花——“云南花卉产业集群项目助农培训大讲堂”第三期|晋宁站
生态农业为农村“添光加彩”
发挥生态优势 特色农林产业风生水起
生态农业促发展 科技观光创效益
河源日光村:玫瑰绽放幸福花 产业铺就致富路
“温室花”成脱贫大产业,探寻高原上的植物园
网址: 鹿寨:科技扶贫为支撑 生态农业助脱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30.html
上一篇: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9联 |
下一篇: 陕西红海绿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