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也可称为“月季花、长春花”。月季为我国传统花卉之一,其可种植在花坛或花镜中,也可种植为盆栽。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绿化工程逐渐增多的同时,月季在绿化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月季冬季无根嫁接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月季;冬季;无根嫁接;扦插育苗
月季具有观赏、药用价值,有适应性较强、耐寒、抗旱等特点,可用于美化园林、庭院。月季嫁接过程中,大多选用蔷薇为砧木[1]。以往冬季嫁接繁育苗木中,在蔷薇插穗经扦插生根之后将其定植在大田后再进行嫁接操作,但是此种嫁接方式生产效率不够高。经过长时间发展,为提升嫁接效率,提升新月季品种繁育速度,形成了无根嫁接扦插育苗方式。冬季选用无根嫁接扦插育苗技术开展月季嫁接工作,可集中嫁接插穗,提升嫁接效率。
1 如何选择扦插育苗地
1.1扦插育苗地条件
选择交通较为方便、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块作为育苗场地,需尽量将育苗场地设置在月季栽植地附近,以便生产物料、月季的运输,以降低运输中水分流失量,这对提升月季成活率十分重要。
1.2土壤条件
月季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在土壤中吸收必要水分、养分、氧气。由此可见,土壤条件将影响苗木生长速度。月季无根嫁接扦插育苗时,需选择土壤结构较为松散、土层较厚、透水及透气性能较好的的土壤作为扦插育苗地。
1.3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将影响苗木生长速度,月季喜爱微酸性土壤,因而需选择PH值为6.21到6.87的微酸性土壤种植月季。
2 扦插床准备
2.1拱棚规格
为保证月季冬季无根嫁接扦插育苗工作顺利进行,需搭建小型塑料拱棚。通常情况下,塑料拱棚中心高度为2.2米,宽度为4.5米,长度在20米。选择向阳背风、灌溉及排水条件较好的位置搭建塑料拱棚。沿着南北向在塑料拱棚中挖掘两幅低床,宽度在2米左右,深度为25厘米,在两幅插床外侧与中间位置设置宽度为30厘米的工作通道,为扦插育苗工作奠定基础。
2.2苗床准备与消毒
选择含沙量在50%到60%的细砂土作为扦插基质,将基质厚度控制在15到18厘米,为达到预防虫害的目的需在细砂土中添加地虫净[2]。将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水混合配置为500到800倍液,将其喷洒在已修整平整的插床上,进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此后,为苗床浇水并保证浇透。在插床上铺设厚度为0.005毫米的黑色塑料薄膜,以达到保证苗床湿度、提升苗床温度的目的。在选择基质时,为由根源上降低病虫害、杂草对月季的负面影响,需选择地表下20厘米位置的细砂土。需注意的是,基质只能进行1次扦插。
3 无根嫁接
3.1插穗选择与处理
月季嫁接前,需选择1年生、长势良好的蔷薇枝条作为插穗。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截取插穗,截取完毕后,需剔除插穗上的芽眼、皮刺,以免月季扦插完毕后由于插穗芽眼萌动消耗养分,影响插穗成活率[3]。截取插穗时,需将插穗长度控制在13到15厘米,将30到50根插穗捆为一捆。实践发现,将去除芽眼的插穗部位插入基质中,可逐渐愈合并生成根系。插穗截取完毕后,需利用消毒液对其进行处理,通常需将处理时间控制在1到2小时。若插穗存在失水问题,可延长插穗浸泡时间。插穗处理过程中,大多选用浓度在25%以上的咯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精甲霜灵种子包衣剂等药物配置为药剂,用于浸泡、处理插穗。
3.2嫁接时间及嫁接方法
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上旬,开展月季无根嫁接扦插育苗工作。通常,此工作需在室内完成。芽接过程中,需保证芽携带有木质,选取插穗上段2到3厘米位置进行嫁接操作。嫁接过程中,需削取接芽,保证长度在2厘米左右,在确保芽体、插穗充分结合后,需留有0.5厘米插穗削白,之后利用塑料地膜绑扎。工作人员需保证剪取宽度合适,缠绕过程中需坚持由下至上的原则,保证芽体暴露在地膜外面。嫁接中使用的所有刀具都需提前进行消毒。嫁接过程中,需由生物学角度准确区分插穗上下端,避免出现生物学颠倒情况。
4 扦插后管理工作
月季扦插过程中,需使用与插穗大小一致的木棒在苗床上戳出扦插洞,以免扦插过程中插穗下段被塑料薄膜包裹起来,影响插穗由土壤中吸收水分及养分。扦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依据10cm×4cm规格。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需扦插250到300根插穗。扦插中,需将插穗插入土壤中三分之一。扦插完毕后,需对苗床进行漫灌。
4.1温湿度管理
扦插完毕后,需尽快将拱棚扣下。在拱棚内温度高于26℃时,需采用通风方式,降低拱棚内温度。另外,工作人员需做好拱棚内湿度观测工作,若发现湿度过度,需及时补水,以免土壤板结影响插穗成活率。
4.2病虫害防治措施
4.2.1采用熏蒸方式杀灭拱棚内细菌
拱棚搭建完毕、扣好后,需使用浓度为30%的甲霜灵烟雾剂、浓度为65%的百菌清腐霉利烟雾剂,采用熏蒸方式杀灭拱棚内细菌。
4.2.2使用药剂防治病害
2月中旬之后,拱棚内温度增高、湿度增大,此时易出现霜霉病,严重影响月季成活率,因而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搭建拱棚时可选用无滴棚膜,以免拱棚中产生雾气,同时可避免雾气形成水珠附着在植株表面引发霜霉病。在拱棚内温度在26℃以上时,需采用通风方式,降低棚内温度及湿度。可使用浓度为72%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与水配置为600到800倍液,将其喷洒在插穗表面,以达到预防病害的目的。
4.2.3抹芽除草
2月中旬之后,插穗开始萌芽,此时需抹除萌芽,减少插穗对养分的需求量。若芽体木质化后才开始抹芽,将影响插穗根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插穗死亡。发现苗床上长出杂草,需立即拔除。抹芽完毕后,需进行漫灌。
4.2.4通风降温
2月中旬之后,需依据气温判断是否需要通风、明确通风时间。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需增加揭膜量,提高通风效果。
5 移栽
5.1移栽时间
3月下旬之后,在插穗根系达到3到5条、嫩梢长度在10厘米左右时,才可将插穗分栽到大田或者容器中。
5.2定植
起苗过程中,需保证挖掘深度在18厘米,平行将插穗与土铲出。起苗完毕后,需将插穗根部包裹好,尽量缩短根系裸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扦插苗包装完毕后,需尽快分栽扦插苗,保证每株扦插苗株距在10厘米、行距在60厘米。扦插苗栽植时,需保证扦插苗根系埋入土中。栽植完毕后,为其浇水并保证浇水均匀。
5.3施肥
扦插苗移栽前,需施加基肥。尽量选择已腐熟的有机肥。在冬季深翻土壤时施加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复合肥。追肥时大多综合使用复合肥、尿素,复合肥、尿素施肥比例控制在3:1,以保证施肥效果。6月中下旬开始第一次追肥,年追肥次数需控制在3次以内。依据月季实际生长情况、土壤肥力确定施肥数量及施肥次数。若土壤肥力较好,可将年追肥次数控制在1次。若土壤肥力较弱,可多施加有机肥,以提升土壤肥力、保证月季健康生长。
结语
月季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深受园林工作者、群众的喜爱。扦插是月季繁殖的一种方式,我们需做好无根嫁接扦插育苗工作,以提高月季扦插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蔡卫佳,陈芬,阮倩倩.不同因素对月季嫁接后扦插生根的影响[J].南方园艺,2018,029(005):43-46.
[2]张振杰.月季的嫁接技术[J].现代园艺,2018,No.363(15):98.
[3]张称称.树状月季的嫁接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343(07):99-100.
相关知识
月季的扦插育苗技术
树状月季的嫁接技术
使用无刺野蔷薇无根嫁接快速繁殖月季或玫瑰
夏季月季嫁接
月季扦插育苗技术分享
园林绿化花卉扦插育苗技术及嫁接繁育方法
月季扦插育苗技术
月季的园林应用与养护技术.doc
猕猴桃扦插育苗方法技术
嫁接技术
网址: 深入研究月季冬季无根嫁接扦插育苗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4411.html
上一篇: 月季的扦插方法都有哪些? |
下一篇: 月季嫩枝扦插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