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达喀尔7月21日电 通讯:凤凰花正开——走访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
新华社记者 陈晨 邢建桥
7月的达喀尔,凤凰花开得正艳。和盛开的凤凰花一样红火的,还有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课堂。今年刚满30岁的库马克·巴胡姆(中文名字巴虹)正用流畅的中文和法文向百余名学生授课。
“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成功之门,我希望将自己在中国学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传播到塞内加尔,成为一名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
巴虹曾是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的首批学员,2013年申请到中国大连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三年学成后,巴虹选择回到母校,成为塞内加尔第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巴虹同时还担任塞内加尔广播电台一档中文节目主持人,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教授中文,让常常收听广播的出租车司机和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民众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孙震说,培养本土教师有助于解决教师流动性大和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已有3名在岗本土中文教师,他们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在塞内加尔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巴虹在课堂上向当地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中文的困难和经验,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孙震说,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自2013年首次正式招生以来,已培训4000余人,学员覆盖幼儿园至大学各阶段,“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已成为当地人的新潮流”。
凤凰花正开,又到毕业季。穆罕默德·西索霍是一名刚刚从达喀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一个中文迷。尽管学习中文还不到两年,但他可以流利地背诵古诗《观沧海》。用他自己的话说:“中文课太有意思,永远都上不够。”
今年9月,西索霍将到中国山东大学留学深造。他憧憬未来,希望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或商人,把在中国学到的先进经验带回祖国,助力塞中经贸合作交流和发展。
近年来,中塞两国关系呈现加速发展良好势头,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一系列大型合作项目相继落成或正在稳步实施。目前,多家驻塞内加尔中资企业和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中文较好的学生工作。
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张迅表示,在中塞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塞文化交流,为促进中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塞友好合作的纽带。
他说,中方高度重视中塞两国人文教育交流合作,除孔子学院和派遣留学生赴华参加培训外,中国援塞国家大剧院、黑人文明博物馆和中国援塞小学校等项目也都是两国人文合作的重要成果。
相关知识
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
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举办 2024年“龙年”主题绘画比赛
孔子学院为夏亚郡举办温室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班
通讯丨“这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记马耳他中学生参观“永恒的孔子”主题图片展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红艳似火凤凰花 初夏观赏正当时
凤凰花为什么叫毕业花
园艺园林学院走访广州花卉科技园校友企业
凤凰花花语,凤凰花花语象征与寓意?
校园科普丨三亚学院的校花校树,你都认识了吗?
网址: 通讯:凤凰花正开——走访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5632.html
上一篇: 2020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
下一篇: 国内第一款青少年搜索引擎“花漾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