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京剧+川剧=?

京剧+川剧=?

众所周知,200多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会合二黄、西皮、昆、秦诸腔,逐渐衍变成为如今被视为国粹的京剧。

而川剧作为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吸收融会了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用四川话演唱的一种独特的中国戏曲艺术。其中,除灯戏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

“京川剧合演”是一向善于博采众长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的夙愿。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演上,梅兰芳看了著名川剧演员周企何和阳友鹤演出的川剧《秋江》后,对两位川剧演员生活气息浓厚的表演赞不绝口,并到后台看望他们,希望京剧学习《秋江》的表演,也表达了京川剧合作演出的愿望。

63年之后,在北京举办的京川剧合演盛典,不仅终于实现了梅先生的夙愿,而且也让人特别期待。京剧和川剧这两种都是在海纳百川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艺术风格、都已经被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艺术,在名家荟萃的同台共演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又会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未来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

9月7日、8日、9日将在长安大戏院举办的“京川剧合演盛典”,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京剧演出单位,四川省青年艺术团、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成都市京剧艺术研究院等川剧演出单位,将共聚一堂,12位戏曲“梅花”奖得主也将同台演唱。

其中昨天的开场好戏,便是京川剧合演《白蛇传》。无论是在京剧中,还是在川剧中,《白蛇传》都堪称经典之作。而两个剧种在表现这同一题材时,却各有千秋, 特色不同。京剧重唱功,唱腔优美,韵味绵长;川剧重表演,重特技,重武功,两个剧种各展其长,相互交融,文武合璧,相得益彰。

此次京川剧《白蛇传》以川剧《白蛇传》的剧本为底本,以融合南腔北调为创作的核心理念,流畅展现两套音乐、声腔系统的起承转合,京剧、川剧演员交替上场担纲不同的场次。由于川剧《白蛇传》将幽默诙谐的四川方言与独有的声韵、音乐和变脸、吐火等表演技巧融合,别具一格。例如青儿由旦角和武生分别在全剧穿插扮演,还有“牵眼线”、“吊打”、“飞耳帐”、“托举”、“站肩”(又称“土芭蕾”)、“变脸”、“吐火”、“踢慧眼”、“滚禅杖”及千奇百妙的水族精彩表演,令人叫绝。因此,就连在京剧《白蛇传》中扮演许仙的京剧名角宋小川,都对这次京川剧合作非常期待。

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几百年前是这样,如今仍然如此。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当年,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京剧、川剧两大剧种的繁荣发展;如今,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新媒体的普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也会在互相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生发出新的生命力,带来新的艺术创作力。多少年之后,回头再看,也许这一次的“京川剧合演”,会如“徽班进京”、“外省戏班入川”一样,载入中国戏曲艺术的史册。J069

相关知识

川剧盛会鸣锣启幕 传统经典川剧《芙蓉花仙》再现舞台
当青春遇上川剧 开启现代与传统的奇妙之旅
票友是京剧艺术的半壁江山
郁金香京剧课堂教唱《梨花颂》(4)
京剧道具
清新花朵边框弘扬传统文化手抄报.docx
大度与小气——谈京剧架子花的美学
京剧旦角最后的高峰张君秋
京剧也称“皮黄”。这一称谓主要来源于其表演的()
《CCTV空中剧院》 20230822 戏韵湖州鹊桥会

网址: 京剧+川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556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ʯׯɽ¼׷ ˭ΪΥΪ̵
下一篇: (原)库存批量规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