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四川雅安 让世界惊叹的“生态宝地”

四川雅安 让世界惊叹的“生态宝地”

夹金山风光 东拉山桂花竞相绽放 珙桐花开

        距四川省芦山地震发生已月余。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正稳步推进。有着“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四川省雅安市,生物多样性是否完好?

        地震袭来的那一刻,这里成为震中。然而,4月的雅安,本应是最美的季节:世间罕见的野生桂花芬芳绽放,珙桐在绿叶下花蕊吐露……

        这块“生态宝地”不仅美丽,更写就了许多动植物保护的动人故事,激励后人为我国动植物保护事业不断奋斗。

        让我们聆听雅安,祝福雅安……

        雅安珍稀植物

        装点欧洲大陆

        约在100万年前,地球上植被十分丰富,珙桐家族繁荣一时。但在第四纪冰川侵袭后,许多动植物惨遭“灭顶之灾”。

        我国西南部高山大川众多,于是成为各种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因此,在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雅安发现幸存的古老珙桐,不足为奇。

        在雅安境内,珙桐开花时节,不用耗时费力,单是驱车国道318线,坐在车中,便能看到遍山满树飘飞的“鸽子花”。

        而且,这些飞舞的“鸽子花”,和它的“花姐妹”们,竟然一直“飞”到了欧洲……

        属于欧洲的原产花卉其实很少。那里那些姹紫嫣红的花卉,在鸟类学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芬奇眼里,“大都是‘舶来品’,其中不少珍稀品种来自雅安。”

        “追本溯源,如今西方园林中成千上万花卉品种的祖先,都是我国原生的植物。”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胡超也持同样观点。他还告诉我:“在欧洲被广泛传播、改良的我国原生植物,多数都来自100多年前的我国西南部。”

        胡超手中有一份老资料,是我国植物学泰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郑万钧教授1939年出版的专著:《四川与西康东部的森林》。

        郑万钧教授曾多次骑着毛驴,到雅安的大山中考察。书中介绍了“神秘的70年淘宝史”——1869年-1938年的70年间,英、法、美、俄等国的植物学家、林学家踏访四川,采集珍稀标本和植物种子。

        当时,我国西部崇山峻岭中丰富多彩的植物吸引了众多来客,从王子、总领事,到生物学家、传教士,以及欧洲大型花木公司派出的工作人员,纷至沓来。

        这股“淘宝”热潮,极大地丰富了欧洲大陆的植物资源。自此,珙桐等雅安植物“飞”入了欧洲皇家庭园和私家花园。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告诉我,雅安海拔1800米以上的珍稀植物,刚好适宜欧洲北温带的气候。因此,百年来,大量原产我国的珍稀花卉装点着欧洲大陆。

        神秘面纱掀起

        雅安震惊世界

        100多年前,雅安的动植物让欧洲人深深着迷。

        通过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甫的两本书《戴维神甫日记》、《戴维生物志》,可见一斑。

        1869年2月,阿尔芒·戴维只身一人从成都来到雅安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

        “但愿这块陌生而神秘的土地,能给我带来惊喜。”阿尔芒·戴维在日记中写道。

        果然,同年3月11日,阿尔芒·戴维在一户猎人家里,看到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当地人称这种动物为“黑白熊”。

        两个月后,阿尔芒·戴维得到一只活的黑白熊——大熊猫。这只大熊猫死后被制成世界上第一具大熊猫标本,送到巴黎。这一惊人发现震撼了世界。

        阿尔芒·戴维还在夹金山发现并命名了69种动植物,包括川金丝猴、珙桐树、大叶杜鹃、报春花等。这些资料传到西方后,各界人士纷纷前往这块“生态宝地”。

        1899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第一次来到中国。他的目的是到宝兴采集珙桐种子。其后几年,他4次来到雅安。在1903年、1904年,他多次给派遣他来华的英国维奇花木公司寄去珙桐种子。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小种子,在英国的土地上也顺利地开了花结了果。他引种的珙桐、百合、川滇木兰、短丝木樨等,现今都已成为风行世界的著名观赏植物。

        1899年至1911年,威尔逊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他收集了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并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带到西方。他被西方人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惊喜 在雅安次第绽放

        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内,至今仍存有全球唯一一份100多年前的大叶报春花标本。

        100多年来,无人再采集到这种植物。国外许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报春花早已灭绝。

        然而,在邓池沟教堂旁,一种无名花卉年年在这里悄悄绽放。这种无名花卉正是从世界上“消失”了100多年的大叶报春花……

        惊喜次第绽放:

        在荥经县龙苍沟乡原始森林中,10万亩野生珙桐林藏于其中。

        2006年4月,隐身在宝兴县东拉山大峡谷的大规模野生桂花林也被人发现。

        东拉山峡谷地处龙门山构造带邛崃山脉宝兴段。这一区域地层形成于两亿年前的地质造山运动时期。地质结构的复杂性造就了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发现万亩野生桂花林,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片野生桂花林连绵数十里,如此壮观,堪称世界一绝。

        戴维两栖甲

        不再“百年孤独”

        提起夹金山,人们大多会想到大熊猫。然而在科学家眼里,生活在夹金山中的戴维两栖甲,知名度并不亚于大熊猫。虽然它的体型很小,体长只能以毫米计算,七八十只排成一行也只有1米长,但它和大熊猫一样,都来自遥远的“冰川时代”。

        古老昆虫类群携带的遗传信息和地理分布信息,可为人类提供“打开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演变历史认识之门”的钥匙。不仅如此,小动物相对大动物,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不起眼的昆虫往往是人类监测环境变化的敏锐探针。

        戴维两栖甲身体呈黑色或黑褐色,头小,触角短,身长只有10毫米-12毫米。

        从戴维两栖甲的学名上就可看出,它是以阿尔芒·戴维的姓名命名的。

        一直以来,关于这种昆虫的各种信息有限而简单。人们不但再也没有采集到这种昆虫,而且对它准确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一无所知,甚至怀疑它是否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仅存的一枚稀世标本,人们悲观地认为,此虫早已绝迹于世。

        1995年8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昆虫系的研究人员前往宝兴,对阿尔芒·戴维曾经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进行联合考察。

        借助北美同属种类的昆虫生活习性知识,科学家们在这一地区反复、艰难地搜寻,最终在海拔2300米-2400米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找到了戴维两栖甲的成虫和幼虫。

        时隔100多年,在模式标本“百年孤独”之后,人们首次重新发现这一昆虫。

        “生态宝地” 祝福你

        夹金山如同一个孑遗物种的“避难所”。大山深处,树上的金丝猴、短尾猴,地上的大熊猫、扭角羚,天上的绿尾虹雉同域分布。保护区内,一次看见几十头羚牛并不稀奇……

        何芬奇很喜欢雅安。他曾多次沿着阿尔芒·戴维的足迹到雅安观鸟。

        2012年8月,他组织开展了一次以“宝兴模式标本鸟种再发现”为主题的观鸟活动,仅1天半时间,就记录鸟种178种,大大超过了预期。

        新中国成立后,宝兴县一度成为动物园的动物捕捉地。成立自然保护区后,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力保护。

        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宝兴全境都成为核心区,与大熊猫伴生的野生动植物也成为保护对象。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宝兴县组织相关人员对夹金山动植物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显示:动植物基因库基本完好。这应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青山长绿水长流,世世代代自平安。雅安,祝福你!

相关知识

《雅安观花》新书发布 以花之名诠释雅安生态之美
昔日疤痕累累 如今焕发新颜——四川雅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见闻
追花夺蜜到茶乡 冬季雅安 茶花盛开 牧蜂人来
绿化美化 让生态雅安风景更靓丽
【美丽四川】中国鸽子花从雅安走向世界——中外学者在雅安与珙桐的不解之缘
“中国鸽子花”从雅安走向世界——中外学者在雅安与珙桐的不解之缘
2012四川花卉生态旅游节暨首届阳光汉源梨花生态旅游节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转帖]雅安市花,你心属谁?
大兴新区,雅安城市未来中心
中国艺术报

网址: 四川雅安 让世界惊叹的“生态宝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42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第二周要闻:植物“大熊猫”重返原
下一篇: 桃花岭捡个秋|野花野果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