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化石为证!大熊猫吃竹已有600万年

化石为证!大熊猫吃竹已有600万年

2022-07-02 13:41:32 来源:新华网

A+A-

中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大熊猫的“第六指”化石发现,大熊猫偏爱吃竹子的历史至少已有600万年。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与其他哺乳动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猫还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个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桡侧籽骨”。它就像一根多出来的“拇指”,让大熊猫的手掌得以形成对握、抓住竹子。

通过对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大熊猫祖先——“始熊猫”化石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600万至700万年前的始熊猫已具有“第六指”,而一直到现代,大熊猫的“第六指”并没有进一步增大。

云南昭通水塘坝大熊猫祖先的生态复原图。(Mauricio Antón绘,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大熊猫是熊科中的特殊成员,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它们用牙齿撕裂竹竿时,紧紧抓住竹竿是“第六指”最主要的功能。

大熊猫抓握和咀嚼竹子。(Sharon Fisher摄,王晓鸣供图)

研究成果显示:大熊猫的“第六指”不像人类拇指能独立运动,它通过固定关节,与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复合体,再与其他掌骨联动。虽然是被动抓握,但已足够为大熊猫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大熊猫并没有演化出一个更长的桡侧籽骨,而是始终保留着小而扁的简陋结构,就像专门为抓握竹子设计,以防止竹子从手中滑落。”吉学平说。

大熊猫(B,D,E)、原始熊类(A)和人类(C)手部的对比(王晓鸣供图)

专家表示,增大的桡侧籽骨是大熊猫对吃竹子的适应性进化。而“第六指”之所以没有进一步伸长,是为兼顾抓握竹竿和承担体重的功能,避免过大的桡侧籽骨对行走造成干扰。“因此‘第六指’进化得不长不短,正合适。”吉学平说。

大熊猫(A,C)和云南昭通大熊猫化石(B,D)“第六指”的解剖结构。(王晓鸣供图)

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共同完成。

相关知识

为何野兽都不敢攻击大熊猫?你看它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就明白了
熊猫吃竹子简笔画画法图解
大熊猫的食性
化石表明,花的起源比人们想象的要早5000万年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最大化石花 距今近4000万年保存于琥珀
南京发现迄今最古老花朵化石 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约5000万年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最大化石花 距今近4000万年保存于琥珀—新闻—科学网
地球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
你所不知道的大熊猫
植物遗体化石― 硅化木 胡家燕

网址: 化石为证!大熊猫吃竹已有600万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44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720°观看竹海神话“瑶箐造竹”
下一篇: 大熊猫爱吃的竹子实际是什么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