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也探寻过隐秘角落里的历史遗迹。李凌云尝试用脚步来丈量深圳的文化广度,深耕深圳城市研究领域。城市规划师、园艺师、策展人……有着多种职业标签的她,从深圳城市文化的研究者,到守护者,再成为传承者,她一埋头,就是7年光景。
李凌云
活化建筑遗产 保住城市记忆
3月刚至,粤海城金啤坊已然如六月天般炙热,这个新晋深圳“网红打卡地”火遍社交媒体,人们闻讯而来,参观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感受工业遗址蜕变带来的空间魅力。
李凌云也曾是这个展览的一分子。2017年,她参与策划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龙华上围分展场《村城突围》,招引数十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进驻,在上围老村内对破旧的老建筑进行活化。
李凌云调研走访深圳众多古村落,积累丰富考古资料。
为了摸清深圳城市文化家底,她花了三年时间对深圳各区进行相关研究。在调研走访深圳客家围屋时,李凌云了解到深圳众多古村落不为人知的移民历史,这些客家民居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如观澜的杨氏围屋。
此次深圳文化寻根之旅为她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她将这些知识沉淀为一系列深圳本土文化的工作坊,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打造共建花园 培育城市园丁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近年来,深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李凌云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还致力于创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让一块块城市边角地焕发新生,变成人人都能参与建设的花园。
去年,她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内湖公园,打造了一处共建花园——巴比龙花园。这是一座蝴蝶生境科普花园,针对蝴蝶不同生长阶段营造不同环境,并在建造中融入了沙井广府蚝壳屋、坪山客家围堡等深圳特色元素。
李凌云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内湖公园打造的共建花园——巴比龙花园。
“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能参与到城市的建设里。”李凌云说道。她让居民参与蝴蝶生境的花园建设以及排练蝴蝶戏剧,从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昆虫入手,带他们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的影响。
巴比龙花园。
巴比龙花园。
她还开展了社区规划师与可持续园艺师的培育计划,让他们学会因地制宜打造社区园林景观,实现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观察外部世界 永远保持好奇
过往的从业经历,让她经常以人类学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人与事。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李凌云总是习惯性开启“调研”状态,第一件事就是考查一下当地交通,然后再去菜市场、街头巷尾等与本地文化有关联的场所。自身旺盛的好奇心,驱使她不断地探索城市文化,在朋友眼里,她是深圳城中村的“百科全书”,村子里都藏着哪些产业,她了如指掌。
在做过的项目中,李凌云都往里埋了一条“线”,在她看来,公共教育扎根越深,生长得越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城市园丁”李凌云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城市园丁”李凌云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
从城中村到蝴蝶花园,她在深圳有个“园丁梦”
我为群众办实事|居民一起参与建设 这样的社区花园你向往吗?
从荒废角落到满园鲜花 宁波这些共享花园主理人一个比一个有心
“您好,花园城市”市民亲手打造32座户外花园
感受花园城市中的美好幸福生活
呀,真好看!@北京市民,您家门口有这种“微花园”了吗?
兰州老旧小区凌乱菜园变花园 居民植绿靓化城市“里子”
自己动手DIY,社区花园还可以这样玩儿!
“口袋花园”的拆与留 | 深度报道
网址: 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城市园丁”李凌云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689.html
上一篇: GMG《2020年美国园艺趋势报 |
下一篇: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