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地处荣(县)威(远)穹隆地貌区,域内山峰兀立、沟壑纵横、气候独特,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盐铁资源,而且自古以来就是西蜀产茶地区,也是茶文化的原始发源地之一,其悠久历史被东晋时期成汉常璩记入了他撰写的《华阳国志》:“南安县,有柑橘官社。汉有盐井,出名茶。”
荣县产茶有20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茶文化渊源和历史底蕴,有“四川茶业十强县”、“中国花茶之乡”的美誉,是四川三大优质茶区之一的川南优质早茶区,所产名茶鲜叶有“上市时间早、采摘质量好、销售价格高”的特点。
南宋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此时正值秋末冬初,生于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且年届五旬的陆游,以蜀州通判之职摄知荣州(即代理荣州知州)。刚一踏上荣州的土地,他就以兽形地炉和陶制瓦鼎烹煮秋茶,一洗冬日里的旅途疲劳。望着熊熊的炭火与热气氤氲且不时发出沸腾声的茶鼎,陆游随即吟咏成《初到荣州》一诗,诗句“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颇有一番“围炉煮茶”的感觉,充满了浓浓的荣茶韵味。以此足见他对荣茶的喜爱,“陆游好茶”之说果然不假。
总体而言,全县西北多山,是其历史上传统的种茶、制茶区域,这在康熙年间编著的《荣县志》里有诸多记述。如康熙《荣县志·山川》载:“茶园山,北十里。”可见,清代以前的荣县,已在县北十里的山区培植有一定规模的茶园。
又如康熙《荣县志·物产》共列有“盐、丝、木棉、蜜、茶”等5种产品,并特别注明“产茶在莲花、天堂、定理等寺”。此外,文末附载了一件与茶相关的忠勇护县之事。事件发生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的农民军攻克荣县县城,湖北汉阳籍知县秦民汤不得不依托县西北数十里的莲花、天堂、定理等寺组织防御体系。之所以选择山区的寺庙为营,一方面是其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另一方面是这些寺庙有一定数量的习武僧兵,可随时“征伐调用之”。不料农民军“发兵万余骑”,以致僧兵寡不敌众,且“僧诛戮无遗,寺焚毁殆尽”,秦知县最终也“尽节莲花寺”。这场惨烈之战,不仅造成人亡、寺毁、县破的结果,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茶根、株俱无矣”。也就是说,荣县的茶种也在这场明末战争中随寺庙一起灭绝。不过,沿袭康熙《荣县志》卷目而编修的乾隆《荣县志》有这样的补记:“近惟天堂寺栽百余本,亦不佳。”这说明,明、清更迭后的近百年间,荣县茶种得以恢复。后来,荣县茶在清代中期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直到清咸丰元年(1851)“定茶引”,延续至今也才有“中国花茶之乡”之誉。
除此,康熙《荣县志》还载有一首湖南桂阳籍副使范渊的茶诗《松林禅馆》,诗曰:“晚凉驱马来山寺,山寺晚钟还未鸣。云翠半连天脚近,松阴一路石头平。老僧茶灶初浮白,迓客襟怀笑碧青。奔走不知尘里过,百年人世总相轻。”
荣县种茶历史悠久,尤其历经近3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有优质茶园近2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34家,年初加工能力3万吨、精制加工能力6万吨,带动茶农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培育了龙都香茗、绿茗春、春兰芗、黄金叶等知名品牌10余个,年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相继获得“四川茶业十强县”、“中国花茶之乡”等荣誉称号。(刘刚)
[责编:焦子原 ]
相关知识
一滴茶油香醉千年《茶花谷奇缘》唱响自贡市荣县油茶产业
茶道、花道、香道:三雅道
以香伴茶,以茶入香|香道
茶马古道菊花香,千亩秋菊最诱人 —荣县举办老君坝“浪漫一秋”菊花节
“花道、茶道、香道”里的中国意境 集雅荟
《茶缘》之情缘 皇恩浩荡
大陆阿里山,花美茶香人和
四川荣县油茶产业主题歌曲《茶花谷奇缘》 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乡村十大金曲”
茶缘花情
茶道、花道、香道的中国意境
网址: 千年的茶香诗雅 道不尽的荣县茶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69372.html
上一篇: 福州茉莉花茶辉煌的历史(一) |
下一篇: “国际茶日”将至,你了解南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