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护指南》
一场秋雨一场寒,上海近期已经有明显的秋凉感了
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完整妥帖的秋季养护指南,一起舒展自在过秋天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立秋之后保养身体就已经从三伏养阳转变成了秋日滋阴了,能量也趋于内藏
「收 藏」的几个表现:
▫️皮肤、口舌易干燥——津液内收
▫️易受寒受冷——阳气内收
▫️春困秋乏易疲惫——气血内收
————
「对应着饮食可以有这些注意」
1) 不吃辛辣发散食物
辣椒、大蒜、葱以及各种刺激性大料
同时油炸煎烤,肥甘厚味也不宜多吃,伤津劫阴
2)多吃滋阴润燥白色食物。
荸荠/梨汁/藕汁/冰糖/银耳/小米粥油/百合/桑葚/玉竹/沙参/麦冬/莲子/山药/百合都不错
3)秋天,是谷物丰收,吃种子的季节。多吃一些好种子
种子里蕴藏着作物的精华,是最补气的,所以古人说五谷为本,也是为什么主食叫做“主”的原因。
种子,指的是自己能够独立发芽长出新植株的作物。所以说的是大米、小麦、小米、青稞....
所以大米要吃胚芽米,即保留了大米最精华的胚芽的部分,我家现在的大米全线更换成胚芽米,营养比精白大米好很多。
另外推荐「山药」
平和入肺生津滋润,早起喝一杯豆浆泡山药粉,中午晚上蒸几块山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吃几天就能感觉到皮肤毛发的润养感。
————
【给大家推荐一些具体的家常食方】
1) 莲藕炖排骨汤
秋季是吃粉藕最好的季节,补阴血,厚脾胃之气
一定要买洪湖粉藕,在炖汤之前先用刀背把藕段拍散,这样炖出来的汤更加入味。还可加黑豆、花生一起煲汤,滋补更足。
猪骨建议放几块有骨髓的猪大骨,混几块猪小排,这样煲来的汤是最鲜美的,可以用汤煮青菜、煮面条、做蔬菜汤的基底,都很好
2) 瘦肉汤
一碗广东家长人人会煲的万能滋补汤,瘦肉剁成肉泥,放一点儿盐、白胡椒粉、姜丝调味,加水,上锅蒸十来分钟,一小碗瘦肉水就够滋润了,喝着非常清爽。
这是下火神汤,秋日在肉类选择上多吃猪肉,猪肉是最性平的。
3) 百合/荸荠/山药/莲子来煲汤煮粥
煮早上的五谷杂粮粥的时候,随手放几块山药、莲子...
煲汤的时候丢几块山药干、百合干
4) 野生葛粉、藕粉,随手冲泡一小碗做加餐
5) 银耳米汤冲泡鸡蛋茶,现在是我每天必喝,直接当晚餐还能帮助无痛掉秤
这些适合秋季的家常食方推荐给大家,日常多吃吃,好吃好喝的同时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身体
————
【居家生活保养】
1) 秋季之后可以不用每日频繁洗澡洗头
秋季讲究内藏,而且身体容易干燥,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在身体没有出汗的情况下,不一定要每日都洗头洗澡,晚上热水泡脚也是可以的。
可以把家里的沐浴露换成沐浴油,来让皮肤更加润滑
我现在保持每天洗澡,但是基本上两天才会用一次沐浴露,其实在穿上长袖长裤之后,身体是很洁净的,没必要每天用力揉搓。
2) 秋季要睡得更早
天光是揭示季节变化最好的标志物。
夏天的时候晚上七八点还是傍晚的光感,自从白露之后,六点下班踏出大楼,天已经暗下来了。
所以我们也要遵循昼夜节律,晚上更早的准备入睡,我现在在晚上9点就在进行睡前准备,十点一定是已经闭上眼睛了~
早7晚10的睡眠节奏让我每天精神焕发。
————
【护肤保养】
秋日是肃杀之气,金气旺盛,易伤肺气,不利毛发,所以更加要注重对皮肤头发的保养
在护肤方面,我的换季应对:
1) 减少用酸频次
夏季皮肤容易出油发炎,所以我每周会用三到四次壬二酸来控油控炎防长痘
现在我的频次改成了每周1-2次,少一点皮肤刺激
2) 开始用上了护肤油
是的~天气一转凉,对护肤油的爱马上就提上日程,尤其年纪快到25,更喜欢以油养肤
我过去几年用的好的几位嘉宾,各个价位都有,大家按需取用:
▫️Lan兰护肤油
国产好嘉宾,两三百左右,学生党会非常爱,去年去长白山滑雪一直用的它
▫️娇兰复原蜜
我从大学开始用,还给身边不少好朋友推荐了,现在五百左右可以买到,这个价位里的全能王,香味也很好闻,日常用它嘎嘎的
▫️Lamer黄金油
搭配lamer经典面霜会有1+1大于2的效果,太贵了平时是舍不得用的,一瓶在家能放一两年
但是皮肤一旦在秋冬出岔子、做了医美要修复、过敏发红、长痘留印,赶紧用它俩,马上解决,一些压箱底的安心宝
3) 其实没有那么频繁地敷面膜
除了水光、光子之后的硬性要求每天敷面膜来湿性愈合,其实我日常对面膜的需求度真的不大,一周可能都没有一次
对于秋冬保湿,面膜不是关键,高封闭性的面霜是重点。
删繁就简,做好保湿,就能足够稳定,秋冬是我爱的省事儿护肤好季节!
相关知识
秋季花卉养护指南
达芬奇月季秋季养护指南
月季秋季复花指南
马兰花种植指南(春季种植,夏季养护,秋季开花)
秋季苗木修剪养护移栽要点
秋季宝石花养护指南:如何应对昼夜温差变化? —【发财农业网】
十月种植指南(秋季植物推荐)
秋季养花指南(适合秋季种植的8种花卉)
养护花草的全程指南
杜鹃花秋季管理方法及养护要点
网址: 《秋季养护指南》 ...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0366.html
上一篇: 中医话养生!解锁处暑养生“密码” |
下一篇: 水莲养护技巧:从新手到专家的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