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新的高产栽培管理方法和技术呢?记者为此采访到了山东花生栽培团队的专家们,他们给花生种植户提出了很多建议。
单粒精播适合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
目前,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自2011年列入山东省主推技术以来,为我国花生生产增产增效发挥了很大作用。
我国传统的花生种植方式是每穴播2粒种子,每公顷播12-15万穴,公顷用种量(荚果)大花生330-370kg,小花生270-300kg,每年用种量约占花生总产的8%-10%,不仅用种量大、成本高,而且在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我省提出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其核心是以充分发挥单株增产潜力为基础,通过创建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进而获得群体高产。该技术的种植规格为:垄距85cm左右,垄面宽50-55cm,垄高8-10cm,垄上播2行,垄上行距30-35cm,穴距10-11cm,每穴播1粒种子,每公顷播20.25-21.75万穴。一般情况下可比常规双粒穴播节种1/3-1/4,荚果产量略高于或相近于常规的双粒穴播。
该技术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专家建议,首先要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旱薄地不提倡用单粒精播;其次精选种子,确保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再次要精细整地,确保播种质量;最后还要适当提高氮肥比例,培育壮苗。
化控技术要做到“灵活化控”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书波告诉记者,化控技术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非常值得广大老百姓在生产实践中使用,这项技术可以抑制花生徒长、防止倒伏问题,我国花生化控技术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该技术的要点是:①将常规化控的起始株高40-45cm提前至30-35cm,并将常规的一次化控改为分次化控,一般2-3次。②前1~2次喷施具有抑制植株生长功能的杀菌剂烯唑醇800-1000倍,每公顷药液用量600-750kg,间隔7-10d。如果前2次喷施后株高仍达到40cm以上,最后1次用植物生长抑制剂,用量为常规用量的2/3-3/4。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化控与早衰的矛盾,增加生育后期光合势,提高饱果率,比常规化控技术一般增产8-15%。该技术2010年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该省花生生产四大关键八项改进技术的内容之一。
万书波副院长补充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个体发育不良的低产田,不提倡化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院曾英松也告诉记者,化控技术是一项很实用的技术,不过要“灵活化控”,他介绍并不是所有花生都要采用化控技术,只有当花生植株长到一定的高度且有徒长趋势的地块才要进行化控,一般在花生株高30厘米以上时进行。另外喷施浓度要低,要早喷,一段时间之后若仍有徒长,可再喷一次。
种好花生要学会高效施氮技术
专家介绍,缓释氮肥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肥料,具有流失少、肥效持续性强、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因而可节肥、环保、防止作物后期脱肥早衰。根据花生特有的氮素利用特点,所施肥总量1/3的普通氮肥用于培育壮苗,亦称“壮苗肥”或“起动肥”,总量2/3的缓释氮肥用于充实荚果,亦称“充荚肥”。缓释肥的用量比常规用量减少15%。用公式可表示为:氮肥用量=1/3普通氮肥+2/3缓释氮肥×0.85。全部氮肥于播种前做基肥一次施用。据了解,该技术比传统纯普通氮肥增产18%以上,比施纯缓释肥增产8%以上。
专家名片
万书波: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部黄淮海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主任,山东省作物畜禽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农业部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花生栽培生理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十五”以来,主持承担了农业部“948”计划“出口创汇花生种质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引进”、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粮食主产区主要经济作物(花生)增效技术研究”等,系统研究了花生单粒精播理论与技术,提出了单粒精播花生节本降耗栽培新途径,创建了以单粒精播为核心内容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先后获各级科技成果16项,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科普著作15部。
◆种植技术1
相关知识
花生高产栽培及水肥管理技术
花生怎么管理才能高产?花生高产管理的技术要点
花生高产肥水管理技术及花生各生育期管理要点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df
花生高产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花生种植技术,花期的高产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
花生高产施肥技术!
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附高产种植技术
花生高产抗病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
网址: 三项花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9679.html
上一篇: 五月庭院地栽花卉的管理 |
下一篇: 茄子怎么种植才能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