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棠花不仅备受文人咏叹,也一直是历代书画家乐于描绘的对象。历史上以海棠为题材的画作虽然不多,但却件件动人,较著名的有《海棠蛱蝶图》、林椿的《海棠图》、张大千的《海棠春睡图》、八大山人《海棠春秋图》等。
张雄艺术网讯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在这无限春意里,最任性的,可能就是海棠了。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比喻美人。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历来不惜笔墨对素有“国艳”之誉的海棠题咏不绝。唐代贾耽著的《花谱》,尊之为“花中神仙”。宋代刘子翠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似娴静的淑女。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苏东坡亦为之倾倒,有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曹雪芹巨著《红楼梦》中借用林黛玉的诗句:“借来梨蕊三分白,偷得梅花一缕魂”写出了白色海棠花的神韵。近代的朱自清在《看花》一文中,叙述他看花“最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的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竖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同样表达了海棠的精神。
海棠花不仅备受文人咏叹,也一直是历代书画家乐于描绘的对象。历史上以海棠为题材的画作虽然不多,但却件件动人,较著名的有《海棠蛱蝶图》、林椿的《海棠图》、张大千的《海棠春睡图》、八大山人《海棠春秋图》等。
佚名 《海棠蛱蝶图》 25×24.5cm 故宫博物院藏
《海棠蛱蝶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款印,工笔重彩画海棠花蝶。画风工整,赋色浓丽,用笔沉稳,花叶用颜色屑屑渲染,阴阳向背交代得十分清楚。钤“黔宁王子子孙孙水保之”,“丁伯川鉴赏章”等藏印四方。一枝海棠旁,三只彩蝶随风起舞。
春意渐浓,蛱蝶翩翩起舞于海棠的花枝间。在《海棠蛱蝶图》中,画家着重表现海棠在乍起的春风中花枝招展的动感瞬间。风儿吹来,枝干摇曳,花叶齐舞,通过描绘有形的花、叶、枝,恰到好处地渲染了醉人的春风和浓浓的春意。
宋 林椿 海棠图 绢本设色 23.4×2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海棠图》又名《海棠图》,是林椿传世作品中的精品。林椿的花鸟师法赵昌,刻画精细,色彩淡雅。《写生海棠图》是写生画,完美展示了这位南宋宫廷画家的精湛技艺。画中海棠或灼灼盛开,或含苞欲放,清丽端雅,娇柔可人,可谓“清如水碧,洁如霜露。”画面上一枝西府海棠,其花或灼灼盛开,或含苞欲放,花之设色,白粉为底,罩以胭脂红,勾画晕染,工整细致,清丽端雅,娇柔可人,栩栩如生,颇有苏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感。
《写生海棠图》局部
《写生海棠图》是一幅符合当时皇室审美情趣的院体画,真实生动,工细绚丽,艳而不俗。
元 钱选《八花图》(局部) 29.4×333.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钱选的《八花图卷》以分段法描绘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等8种花卉,每种相对独立,合之又成为整体。8种花卉各具姿态,偃仰向背绝无雷同,笔致柔劲,一丝不苟,敷色清雅,浓淡相宜,整幅精工而不滞板,细腻而不纤巧。画法继承宋代院体,勾勒工细,设色淡雅,给人幽静超脱的感觉。
明 周之冕《双燕鸳鸯图轴》 绢本设色 186.2×91.2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落款“周之冕”,钤“周之冕印”、“字服卿”白文印。周之冕的花鸟画虽是兼工代写,但大部分作品还是偏于“写意”一路。这幅《双燕鸳鸯图》则是兼工代写的一幅作品。作者准确地把握花卉、禽鸟的特点,对双燕、鸳鸯的体态神韵描绘生动逼真,其笔法细腻清秀,设色艳而不火,不失秀雅之气,反映了周氏在写意花鸟画上的深厚功底。
清 李鱓《玉兰海棠图》193×105cm 泰州博物馆藏
李鱓(1686—1762),清代书画家。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曾为宫廷作画,后任滕县知县,为官清廉,以忤大吏罢归。在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
画中定格的或许是二百多年前江淮某处花园的场景。是图绘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已近古稀之年的画家可能是看到了玉兰和海棠开放后,触景生情,画完后,他回顾了自己的艺事生涯,想到了当前的生活状态,于是意犹未尽地在画的左上方题写了一诗——“少年囊笔走蓬瀛,垂老甘棠种海滨。无复心情画姚魏,何如人索玉兰春?”
玉兰和海棠盛开在纸端的花园里,它们和谐地展示着各自的美感,边有花草、山石点缀,山石嶙峋突兀,以线条勾勒,内中施加适当皴染,外棱角以墨色点苔,突出山石的肌理效果。山石的后侧,是几株海棠,它们好像被罩上了一层薄纱,如梦如幻般地隐现在画面中,它与近处的玉兰一虚一实,把远近景的层次凸显了出来,把画面填充得灵动而富有生趣。
清 八大山人《海棠春秋图》154×55cm 安徽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喜残山剩水、白眼向人,但对海棠却是脉脉含情。他曾感慨溪边海棠“泛泛落花娇”,希望“人心得如水,相随过河桥”。此《海棠春秋图》气韵饱满,水墨运用酣畅淋漓,是其大笔水墨写意画的精品之作。
《海棠春秋图》作于1682-1683年,此时的朱耷,家已经破败,面临着一番窘迫境况,身心的摧残和国家的破碎,撞击着他的心灵。《海棠春秋图》上有诗云:“西浒海棠棠棣华,垂丝海棠唐若邪。若邪四海皆兄弟,琴瑟东施未有家。”诗以海棠兴起,海棠在我国又称蜀客,意思是客居在外的游子,古人有所谓“蜀客离魂”之谓。这首诗写的就是失去家园的游子的怅惋。
清 奚冈 《海棠玉兰图》128.2×32.8cm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以白玉兰、海棠花入画,撷取花枝,颀长秀美,以淡墨粗笔写玉兰枝条,加入赭石绘海棠枝干。花叶以没骨法画出,柔美空潆,工写兼顾,更显出玉兰之洁白素雅和海棠的娇嫩婀娜。画面清爽隽秀,错落有致。
清 任伯年《海棠图》
俯仰倾倒,花歌叶舞,顾盼生情。
张大千 《海棠春睡图》 66x46cm
近现代名家中,张大千也画过一幅《海棠春睡图》,画中的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上有题诗曰:“锦绣果城忆旧游,昌州香梦接嘉州。卅年家国关忧乐,画里应嗟我白头。”题诗表现了当时身居异乡的张大千对四川老家和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清 郎世宁 《郎世宁花鸟图册之海棠玉兰》
何水法 春分(3月 20/21日)海棠
《丽春》 145×97cm 2016年
“疏枝高映银台月,嫩叶低含绮阁烟。”海棠之美,在其娇,在其嫩,在其灵动。画家何水法能够兼顾海棠“高低千点赤,深浅半开红”的繁茂一面,他笔下的海棠,花娇叶嫩,宛若少女,枝干纵横间,又积蓄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透过历代画家对于海棠的描绘可以发现,从前期的写生到后期的写意,我国的海棠绘画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从追求“像”,到追求“巧思、新意与诗情”的过程。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相关知识
海棠依旧醉郑州 河南最大的海棠种植园 万株海棠花开似锦
海棠花语 海棠花语是什么
蜀花称美有海棠
海棠花开冬日里
海棠:迎春吐蕊 花中神仙
垂丝海棠,垂丝海棠是乔木还是灌木?
园林植物花灌木海棠品种红海棠白绿海棠黄海棠
海棠是什么时候开花
春之花:海棠
2012.4.10?海棠花开红艳艳
网址: 海棠花开美如画,画里“海棠”醉迷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4803.html
上一篇: 海棠花画稿:从手绘线稿到彩绘教程 |
下一篇: 天津庞咀举办海棠花艺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