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姜收获分为收鲜姜、收嫩姜和收种姜3种。以南方地区的气候为例:
(1)收鲜姜。姜不耐霜冻,因此初霜到来之前(11月上旬)应及时收获,称“收鲜姜”。收获前3~4天,先浇一次水,使土壤湿润,然后用锨或镢头将整株刨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将茎秆自茎基部折下或用刀削除,清除须根和肉质根,随即入窖贮藏,勿需晾晒。
(2)收嫩姜。收获时间在9月到10月上旬。在根茎旺盛生长期趁姜块鲜嫩时提早收获,此时根茎含水量高,组织柔嫩、纤维少、辛辣味淡,但此时根茎尚未充分发育,产量较低,主要用于腌渍、加工糖姜片或醋酸盐水姜芽等。
(3)收种姜。收获时间大概在6月下旬,7月上旬这段时间。姜与其他作物不同,种姜发芽长出新植株后,地上茎叶的同化物质有少部分回流到种姜,因此,收获时种姜内部组织保持完好,不干缩,不腐烂,鲜、干重基本不变,所以生产上种姜有“姜够本”的说法。种姜可与鲜姜在初霜到来前同时收获,也可以提前至立秋时收获。北方称之为“扒老姜”,南方叫“偷娘姜”。扒老姜的具体方法是:选晴天浇水,使土壤湿润,第二天,用窄铲刀或箭头竹片自姜母所在位置的北侧(东西向沟)或东侧(南北向沟)插下,用手按住姜苗根部的土,将铲刀或竹片轻轻向上一掘,即可将种姜与新姜相连处铲断,随即取出种姜;亦可将表土扒开直接取出种姜并及时封垄。
收种姜时必须注意不可振动姜苗,以防伤根。若根系动摇,应及时浇水沉实土壤。收种姜时易造成伤口感染病菌,因而一般不提倡提前收,最好等到霜降前与新姜一起收获。
保存白姜的方法:
保存白姜的方法除了在收获时应注意收姜方式以外,还需要注意保存方式。
1.窖藏:在初霜降临之前(冬至),当姜叶转黄,姜块已充分成熟后在晴天收回,平摊在地面约8—12小时,厚度不超过15cm,除去泥渣和破碎姜块,再置阳光下暴晒1—2天,然后用4‰含量为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1小时,捞出晾干(或用1.25‰的代森锌液喷洒姜块),然后放在地势略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窖内(注意地窖贮前的灭菌和温湿度),姜入窖要轻拿轻放,分层堆置,使姜块之间有一定的空隙,高度1m,上盖30cm厚的沙质潮土。待日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密封窖口,定期翻窖检查。
2.室内堆藏(沙藏):选择阴凉、通风的房屋,先在地面铺一层大石子(拳头大小),再用干净的细沙铺6—8cm厚,将选好、消毒好的姜块,顺序地摆放在沙上,铺一层姜盖一层沙,共5—6层,用砖框边,上盖草帘,保持沙的湿润,此法可保存半年以上。
3.防空洞贮藏 一层沙一二层姜,码成1米高、1米宽的长方形垛,每垛1250-2500公斤,垛中间立一个用细竹竿捆成的直径约10厘米的通风束,井放入温度计,以便测量垛温。垛的四周用湿沙密封,封完垛后,掩好洞门,洞上留气孔避免冷风吹入。
4.封闭堆藏 对生姜进行严格挑选,留下质量较好的散堆在仓库中,用草包草帘遮盖好,备贮。再在仓库的朝南方向垒砌砖墙,隔出一小仓库,并在砖墙上涂上泥堵塞砖缝,防冷风吹入,将姜堆放在砖墙内,姜堆高2米左右,堆内均匀地放入若干用芦苇扎成的通气筒到顶部以利通风。堆藏时,墙角不留空隙,中间可略松些。堆放后立即用泥或草包封闭顶部,堆藏库不宜过大,一般每库以堆放5000公斤左右为宜。库温一般控制在18-20℃,当气温下降时,可增加覆盖物保温;如气温过高,可减少覆盖物以散热降温。
以上就是收获白姜时间以及保存方法,希望对你有用。以上是以南方为例,北方的收获时间就不清楚了,有北方的朋友可以回答一下。我是哈哈小山村,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