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为1年生草本,高1~3米[6]。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子。
(一)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入土较深,一般为100—200厘米;侧根从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长;侧根上长有许多的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根毛。向日葵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分布广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中。向日葵根的生长速度一直比茎快,花盘形成前后根生长最快,到种子开始成熟时,根不再生长,以后便逐渐枯萎。此外,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气生根)。
(二)茎
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刚毛。茎由皮层、木质部和海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则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茎有绿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识别品种的重要标志。茎的高度,不同类型的品种差异较大,同一品种,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茎的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仅占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件引起的。
(三)叶
葵花
向日葵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一对。真叶在茎下部l一3节常为对生,以上则为互生。真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层。叶片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种一般为25—32片,晚熟种了33—40片。茎下部叶片在开花前制造养分,主要供给根部生长,到开花时其功能基本结束。中上部叶片制造的养分主要供给花盘促使种子形成。
(四)花
向日葵为头状花序,着生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其形状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种类型。花盘上有两种花,即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1一3层,着生在花盘的四周边缘,为无性花。它的颜色和大小因品种而异,有橙黄、淡黄和紫红色,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状花,位于舌状花内侧,为两性花。花冠的颜色有黄、褐暗、紫色等。
(五)果实
果实为瘦果,习惯称为种子。果实包括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种子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种子较短小,果皮多为黑色,皮薄,约为种子重量的20%一30%,干粒重40一110克。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性喜温暖,耐旱。向日葵的生长温度以20-30℃之间最佳,也能耐受38℃的高温环境。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喜湿润的土质,不耐涝,为须根系植物,根系分布较浅,不耐风吹,所以栽培地应当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为佳,如能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则生长茂盛,根系发达不易倒伏。
以种子方式繁衍后代,播种时以泥炭土为宜。
向日葵的播种时间:3-4月
播种的适宜温度:18~25℃
出芽时间:5-7天
播种方法:点播,覆土约1CM播后50-80天左右花因品种不同各项略有差异。
繁殖性能
生育时期
葵花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一般为85一120天以上。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播期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分为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
1.幼苗期
从出苗到现蕾,称为幼苗期。一般需要35—50天,夏播28—35天。此时期是叶片、花原基形成和小花分化阶段。该阶段地上部生长迟缓,地下部根系生长较快,很快形成强大根系,是向日葵抗旱能力最强的阶段。
2.现蕾期
向日葵顶部出现直径1厘米的星状体,俗称现蕾。从现蕾到开花,一般约需20天左右,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一生中最旺盛的阶段。这个时期向日葵需 肥、水最多,约占总需肥水量的40%一50%。此期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对水肥的需要,将会严重影响产量。
3.开花期
田间有75%植株的舌状花开放,即进入开花期。一个花盘从舌状花开放至管状花开放完毕,一般需要6—9天。从第二天至第五天是该花序的盛花期。这4天开花数约占开花数量的75%。花多在早晨4—6点开放,次日上午授粉、受精。未受精的枝头可保持7一10天不凋萎。向日葵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仅为3%左右;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但如果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光照不足,土壤干旱等,结实率会大大降低;因此,调节播期,适时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以及采取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可提高结实率。
4.成熟期
从开花到成熟,春播25—55天,夏播25—40天。不同品种有差异。开花授粉盾15天左右是子粒形成阶段。比期需天气晴朗,昼液温差较大和适宜的土壤水分。
栽培技术
向日葵对光线要求度较高,对温度则忍受范围大,适合温度摄氏15-30度,但仍以夏季生长较为迅速。由于光线需求度高,新陈代谢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经常灌溉浇水,保持土壤之潮湿,夏天可每天浇水。以有机肥拌入培养土中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视植株状况追加化学肥料。
1.温度
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向日葵种子耐低温能力很强,当地温稳定,在2℃以上,种子就开始萌动;4—5℃时,种子能发芽生根;地温达8一10℃时,就能满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要。发芽的最适温度为31-37℃,最高温度为38—44℃。向日葵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只要温度不低于10℃,就能正常生长。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越快。
2、水分
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它的吸水量是玉米的1.74倍。但因其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向日葵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从播种到现蕾,比较抗旱,需水不多,仅为总需水量l.9%。而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现蕾到开花,是需水高峰,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43%。此期缺水,对产量影响很大。此阶段恰逢雨量较多,基本上能满足向日葵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如过于干旱,需灌水补充。开花到成熟需水量也较多,约占总水量38%。如果水分不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油脂含量。
3.光照
向日葵为短日照作物。但它对日照的反应并不十分敏感。在天津市的日照条件下,无需特殊处理,都能正常开花成熟。向日葵喜欢充足的阳光,其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壮能防止徒长;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育后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实饱满。
4.土壤
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盐碱地均可种植。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栽培地最好选择能避开主风道的位置,避免小环境的风力过大耐吹倒植株,栽培时不要密度太大,株高为3米左右的株距以1.5米以上为宜,株高为2米以下的以1.0米左右即可。
5.肥料
向日葵非常结实易于种植,易吸收周围的肥料和水分。向日葵附近种植的草本花,特别是洋花的生长会变得很差。生长期需要较多的肥料,最好在小苗期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增加植株的抗逆性,还是绿色食品。在花盘未现前可注意偏重氮肥,之后要注重磷钾肥的施用量,这样向日葵才能生长粗壮、直立不倒伏;定植时,要加入充足的堆肥、于燥的牛粪、麻渣、骨粉等基肥,也不要忘了加追肥和液肥(Hyponex)。
6.播种
在花盆中放2-3粒或在平底花盆中(种子泡了一晚水)按2-3cm的深度撒播。直接播种在花坛时,先埋入腐叶土或肥料,再在其上面撒播。间隔20-30cm,种植得很密,也无须担心长得过大。群植的时候,若将种子一列列交叉撒播称为“千鸟”方式撒播,花朵就不会重叠,显得美观。移植或换植,在本叶长到2片的时候,就要及早进行了。长大后再移植会枯萎。
7.授粉
主要依靠昆虫,一部分借助风力,正常的受精过程决定于适宜的温度,日光、大气湿度及昆虫活动、风力情况。高温干燥天气容易减弱花粉的生活能力,影响正常授精。开花期阴雨连绵影响蜜峰等昆虫活动。靠自然授粉,向日葵空壳率一般达40%以上。所以为提高向日葵的结实率,可采取5亩地放1箱蜂的办法。
人工辅助授粉:
一是软扑授粉法:授粉时,用软扑轻轻摩擦花盘,使花粉粘在软扑上,然后连续摩擦其他花盘。
二是花盘接触法:即在开花期间将两个相近的花盘互相摩擦授粉。整个花盘从开花至结束需8天左右,一块地由初花到终花需18天左右。授粉每隔1-2天进行一次,共进行2-3次,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干后至11点,大约在上午9-11时左右进行。这时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
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靠昆虫、蜜蜂传粉结实,尽管如此,还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每天上午10时左右(上午9时至11时),一般可授粉2-3次。
观赏向日葵根据地上部冠幅的大小选用10-15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5-15-30盆花专用肥。若花坛观赏,可摘心1次,分枝可产生4-5朵花。盆栽不分枝,以单花为好。高秆品种发芽后20天可用0.25%-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来控制植株高度。观赏向日葵在露地栽培,光照时间长,往往开花略早;而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光照时间短,开花延迟。重瓣品种不易结实,在开花时需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
8.采收
当外层的舌状花开放时即可采收。在水中或保鲜液中瓶插寿命夏季为6~8天,冬季可达10~15天。一般在采收包装中把叶片去掉,留顶部1片叶为宜。切花可在2℃~5℃下贮藏1周左右。
观赏向日葵切花分枝长度要达40cm以上。花期从6月下旬开始,选枝长60~70cm的花枝采收,进行预处理,然后10支1束,花头用软纸包裹,装箱上市。
向日葵病虫害发生率较低,主要病害为白粉病、黑斑病、细菌性叶斑病、锈病(盛行于高湿期)和茎腐病。白粉病发病时叶片开始生白色圆形粉状斑,扩大后连成一片,以后白粉层上又生褐色小点,植株生长停止。黑斑病发病时,叶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浅黄色病斑,后发展成褐色斑,病斑相连成大斑块,使叶片变黑枯死。可以通过对基质的消毒、合理浇水、增加空气流通、间歇喷洒保护性杀菌剂等方法进行预防。感病后,清除病叶和残株,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或用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为害向日葵的害虫有蚜虫、盲蝽、红蜘蛛和金龟子等,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杀。
1、向日葵霜霉病菌 Plasmopara halstedii
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多米尼加、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东欧诸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前苏联、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伊朗、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有人认为,除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外,世界各栽培向日葵的国家均有该菌分布。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贵州等省区,多点片发生。霜霉病是向日葵的毁灭性病害,随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传播,系统发病,适生性强。病原菌有致病性分化,现有9 个小种。美国选育的杂交油葵多抗1 号和2 号小种。发病地区应采取检疫措施,防止新小种传入。
2、向日葵黑斑病菌 Alternaria helianthi
分布于阿根廷、巴西、美国、加拿大、法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印度、伊朗、日本、缅甸、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国内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以及其它省区发生。侵染叶片、茎秆、花盘等部位,导致落叶、茎秆倒伏或植株衰弱,籽实重量和含油量剧降,轻者减产10 %~20 % ,重者50 %以上,特别严重的地块绝收。
3、褐色茎腐病菌 Phomopsis helianthi
分布于美国、前苏联、捷克、南斯拉夫等地。由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发生褐色坏死,坏死沿叶脉发展,侵染叶柄和茎秆,产生大型溃疡斑。病叶柄和茎秆的髓部腐烂坏死。病株花盘和果实瘦小,茎秆折断倒伏,严重时全田毁灭殆尽。没有抗病品种和有效药剂。
4、茎点霉黑茎病菌 Phoma macdonaldii
分布于阿根廷、加拿大、美国、罗马尼亚等地。病株叶片、叶柄和茎秆上产生黑色病斑,严重时全茎黑变腐烂。早期发病的植株枯死,发病较晚的矮化瘦弱,倒伏。向日葵茎象甲可在田间传病。
5、向日葵红色种子象 Smicronyx fulvus
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成虫出土后先食害芽和叶,开花后危害花盘,在种子内产卵,通常每粒种子有1粒卵,有8%~12%的种子有多粒卵。幼虫食害种子,老熟后脱落,到土壤15cm深处以蛹越冬,推迟收获可使尽可能多的幼虫落土。受害种子重量减轻,含油量降低。部分幼虫收获后仍留在种子中,熏蒸杀虫效果较差。
6、向日葵灰色种子象 Smicronyx sor-didus
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成虫较红色种子象稍大,灰色。成虫食害向日葵叶芽,在花芽上产卵,雌虫产卵数量较红色种子象少。幼虫食害种子,可将种仁吃尽。单个虫体危害较红色种子象重,但田间发生虫害数量较后者少。
向日葵的品种可分为“一般观赏用”品种或“食用”品种,一般观赏用品种特征为植株较矮小,通常不超过半公尺,因此适合栽种于盆栽中;食用品种则植株较为高大,种于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长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
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葵花(菊科向日葵属植物)
向日葵(菊科向日葵属植物)
向日葵属
向日葵花提取物 向日葵花粉 玉米花浓缩粉 向日葵花速溶粉 斯诺特生产品牌:斯诺特陕西宝鸡
千瓣葵~别称:矮生葵花
北京的向日葵有什么来历
常见的菊科草本植物有哪些
惊艳!万朵向日葵盛放!
雪莲花(菊科凤毛菊属植物)
嗑瓜子聊聊向日葵之(一)——阳光下最明媚的花
网址: 葵花(菊科向日葵属植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744.html
上一篇: 向日葵(菊科向日葵属植物) |
下一篇: 向日葵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