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产业振兴,苹果变成“金果果”

产业振兴,苹果变成“金果果”

  花牛苹果越红,董桂红就越忙。

  9月中旬,正是花牛苹果收获的时节。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工人董桂红正娴熟地采摘苹果。她额头生汗、脚底沾泥,一握手,传来温暖的粗粝感,不消说,是个干练的勤快人。

  在麦积区花牛镇二十里铺村,说起董桂红,大家就直夸“攒劲”,意思是能干。她却说,“攒劲也要赶上好机会。”

  早些年,董桂红种过小麦、栽过葡萄,一边帮衬丈夫务农,一边打零工。有一年冬天,为去镇上打零工,她早上5点多起床,先做好一家人的早餐,骑半小时自行车到镇上,中午再回来做饭。“20多天,挣了几百元,还没焐热,就还了债。”

  花牛镇,以花牛苹果闻名。这是当地农业站以蛇果为母本培育出的品种,肉质细密、口感松脆、香气浓郁,当年一经出口试销,立即引起轰动,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正式商标。

  生计在眼前,董桂红也想过种花牛苹果,但她家多是山地,山路不通车。一旦种,水肥都要她往山上挑;结了果,也要她一筐筐往下担。“苦不怕,就是力气不够,难种也难收。”董桂红感慨,她一个花牛人却“吃”不上花牛苹果。

  种植花牛苹果的农户单打独斗、技术参差,苹果虽有盛名,却只得小利,一直没长成产业化的“金果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转折出现在前些年,麦积区整合项目资金1.7亿元,建成南山花牛苹果种植基地15万亩,配套建设产业路360公里、提灌工程6处,通水通路通电,还有车接送务工人员。董桂红总算上了山,成为一名产业工人,“坐车上山只用10多分钟,回家还更快些。”

  头一回务苹果,望着漫山遍野的小树苗,董桂红心里直打鼓:咋个种?啥时挂果?工钱能挣着不?

  先是除草、施肥,侍弄套种的作物,再到每年正月二十起,给剪锯口涂愈合剂,董桂红越来越熟练。春天花开后匀花,夏天出果时匀果,秋天采摘,冬天修枝……不算逢年过节,一年都有得忙。

  日子一天天过去,树苗一点点长大,苹果一个个变红,工资也一年年变多。现在,董桂红一年能赚3万多元。

  做大特色产业,更多群众“吃”上花牛苹果。2023年,基地果品总产量达22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区域人均果品纯收入超8000元,带动4万多人增收。

  如今,基地果树正值盛果期,新农具、新技法让苹果品质越来越好:防雹网减少冰雹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反光膜促进苹果均匀着色、增糖……董桂红笑着说,活也轻省了,过去除草弯得腰疼,现在有防草地布,“直起腰挣钱。”

  从打零工到拿工资,董桂红尝到花牛苹果甜。回过身,一颗又大又红的苹果,被她稳稳摘入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5日 0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甘肃天水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工人董桂红—— 产业振兴,苹果变成“金果果”
云南大学:云南亚热带地区智能化苹果矮砧密植技术的示范推广——云大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领跑数字化“云果”产业
花牛苹果的‘金果果’之路:一位农妇的蜕变故事
【江西是个好地方】中华医药樟树行:千亩栀子花盛开 结出振兴“黄金果”
成为一只更大的苹果
新疆这座城市,何以被苹果冠名?
三唑酮提高红星苹果座果率和果实质量的效应
苹果栽植不同方向的试验
《一个苹果》(五年制七册 六年制九册)
苹果、梨远缘杂交育种十年研究

网址: 产业振兴,苹果变成“金果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86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19年花牛苹果什么时候上市@
下一篇: 天水市举办花牛苹果产业发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