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乌江不渡为红 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
春含古血看犹 暖。巧作红深浅。花前休唱楚人歌。恐惹英雄又 唤奈虞何。
我们已欣赏了屈大均的两首长调 慢词,再来欣赏一首小令短词《虞美 人》。这首词看来既是咏人,也是咏 花; 而且用的是词牌本意,那么首先 需要对这个词牌作点说明。这个词牌 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取名于 项羽宠姬虞美人。双调五十六个字共 用四个韵,上下片均为两仄韵转两平 韵。格调铿锵幽美。这首词既用本 意,所咏的就是虞姬;而后人为纪念 虞姬,把一种挺拔秀丽的花也命名虞 美人,所以本词同时也咏这种花,诵来 是别具韵味的,但在读词之前,还是 要对虞姬和项羽的故事先有个了解, 然后读词就会有个较深切的体会和理 解。虞姬是西楚霸王的爱姬,常随霸 王出征; 秦朝被灭后,项羽和汉王刘 邦争夺天下,于公元前202年冬被刘 邦大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 南),项羽闻听四面汉军皆唱楚歌, 大惊,感到大势已去,饮酒帐中,赋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 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 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舞剑佐酒,并 即席作《和垓下歌》:“汉兵已略 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 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以绝后 虑。虞姬死后,项羽率八百骑连夜冲 出垓下,但汉军紧紧追击,最后项羽 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面对 滔滔东去的大江,慨叹无颜过江再见 江东父老,遂亦拔剑自刎。故事是悲 壮的,然后,我们再来读词就容易理 解了。第一句“无风亦向朱栏舞”, 这句咏的实际是虞美人花。为什么说 这种花无风亦舞呢?这是因为此花为 虞姬的化身,虞姬是善舞的并在舞剑 后自刎,所以她的象征是“舞”。第 二句“情为君王苦”,可以说是花, 也可以说是人,是说她的舞是为君王 解忧的。下面承接两句:“乌江不渡 为红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虞 姬自刎是项羽败退乌江之前,作者不 用项羽不肯过江是由于无颜见江东父 老,而认为项羽不忍心把虞姬的香 魂独留垓下,自己独自东还而自刎, 亦即把项羽说成是一个笃于爱情的殉 情者。这是想象之词,不过这种想象 是合情合理的,但也是忍情可悲的。 正因为如此,方显出虞姬的精神可 嘉。
下片前两句又是咏花的,因为虞 美人花多数是深红色,少数是淡红或 黄色的,所以说“春含古血看犹暖。 巧作红深浅”。春天到来又开放出深 红色的花朵,这种红色可以认为是虞 姬自刎的血染成的; 而红色一般被看 做暖色。最后两句: “花前休唱楚人 歌,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这是作 者叮嘱人们在花前不要唱楚歌,否则 项羽又要呼唤“虞兮虞兮奈若何”了。 这就是前面所介绍的“四面楚歌声” 和《垓下歌》的尾句。这里引用得非常 贴切自然,因而也是壮丽感人的。
这首小令写得起伏宛转跌宕有 致,全词分为几个层次,先是由花及 人,然后由人生情,花人合一,最后 作者也参与进去了。构成一个玲珑剔 透的主体结构,唱出人、花、尔、 我今古不尽的幽情。
相关知识
《刘禹锡·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红牡丹》古诗词介绍 红牡丹作品原文 红牡丹作品鉴赏
《墨梅》王冕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诗词《鹊桥仙》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七夕古诗词:鹊桥仙
《石竹花》石竹花王安石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花开花落终有时全诗原文及赏析
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艺术特征
《寒菊》古诗简介 寒菊作品原文 寒菊注释译文
网址: 古诗词《虞美人》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91424.html
上一篇: 咏花诗词之《虞美人花》全诗原文鉴 |
下一篇: 虞美人(探秘虞美人的来源、特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