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讲党课、上党课从“会场”向“现场”延伸,10月31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分课堂在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开讲。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科技特派员、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张良为50余名师生党员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作为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张良为师生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在谈及他所种植的鲜花时,他自豪地说:“香港市场100朵卡罗拉里,有99朵都是来自我这里。”
在讲述创业经历中,张良反复强调“品质”一词。他说由于自己种植的玫瑰品相好、质量稳定,被一位香港的老板连续购买三次,从而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一传十,十传百,他种植卡罗拉玫瑰花好”的名声渐渐在圈子里传开,很多外贸公司直接找到张良,合作的商家越来越多。于是,为了更方便地组织起晋宁周边农户,建立稳定的供货源,2010年11月,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2000多亩,种植户高达163户。
随后,张良带领师生来到花卉分拣中心,为师生普及鲜花分拣、包装、运输的流程。在讲解玫瑰花真空遇冷机时,他自豪地表示,自己是中国第一个将真空遇冷机引入国内并使用的人。
在分拣车间,张良让同学和老师们亲自体验玫瑰花分拣及包装等工序。小小工序,大有讲究,如何将花装得整齐、美观都是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观完花卉分拣中心之后,张良带领师生去参观合作社的玫瑰花种植基地。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提及“种地观”,他认为玫瑰花与粮食作物不同,花卉种植需要更加精心细致的呵护与管理,只有不断优化花卉的种植技术,从有土栽培到基质无土栽培,才能使鲜花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大提高。
据悉,2017年,张良开始尝试全基质种植。他拜师学艺,根据原本的种植经验进行不断的调整。由于种植设施环境的升级换代,花的品质也随之逐渐提高。优质标准的高等级玫瑰产量得到明显增加,在初代竹棚占比只有不足三成,但在高标准全基质大棚里,如今这个比例可以达到50%-60%。他对鲜花的培育用心良苦,坚持不懈,只为保持鲜花的品质始终如一,张良说为适应市场的未来发展,保障花农的利益,借助“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创建的机遇,他带头让合作社的社员把土地集中起来,完成绿色高标准无土种植基地建设100亩,实现更加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品质化生产,将整个晋宁建成推动云花产业辐射带动的高效产业链,造福家乡。
现在昆阳张良花卉每一束花的包装上都写有这样一行字:小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小红花,小红花成了我们努力的痕迹,现将这朵代表着奖励与鼓励的小红花送给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张良说:“鲜花是云南的名片,更是云南送给世界的礼物。”
张良是一位专业的花匠,在晋宁这片土地上,他育出了高品质的玫瑰花,也种出了乡亲们的致富梦,向外界递出了独属于家乡晋宁的一张鲜花名片。他用切身行动告诉经管师生们,只有不断奋发向上、艰辛付出,人生才能够“鹏程九万里”。他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了田间地头,在这一片花圃中,育出人生中最芬芳绚烂的玫瑰。
相关知识
行走的思政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分课堂在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开讲
课程思政丨播种理想:植物学课程的思政之花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设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梅花专家为社区园艺师开设“梅艺讲堂”,让梅花开入寻常百姓家!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晋宁——努力打造“世界级一朵花”
“大自然开什么花就上什么课” 南农植物学课把大自然“请”进课堂
【课程思政系列之五】让化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原理”课程教学
【紫牛新闻】“大自然开什么花就上什么课” 南农植物学课把大自然“请”进课堂
花卉园艺走出课堂 常熟实践创新创业
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
网址: 行走的思政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分课堂在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开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985.html
上一篇: 世界花卉大观园7月22日晚开启“ |
下一篇: 色彩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