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总干重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大棚蔬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常因二氧化碳不足影响产量。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1 化学反应法利用硫酸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具体做法是:在棚室内设30个盛硫酸的容器,一般用塑料桶为宜,不宜用金属容器,将小桶挂在不影响田间作业的空间,高度与蔬菜植株高度平齐,将98%的工业硫酸按酸、水比例1:3稀释,切忌将水倒入酸中,以免溅出伤害作物。每个小桶倒入0.5公斤稀酸,每天每小桶加入碳铵100克,一般加一次酸可供加三日碳铵用,如果加入碳铵后不冒泡,表示稀酸反应完全,清除剩余溶液。
2 合理放风在晴好天气时,一般每天放风3次。第一次放风应在早上拉苫后的一个小时,此次放风主要是除湿、让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光合作用。此时棚外温度低,要注意掌握放风口要小,时间要短。第二次放风应在棚内温度上升到28℃~30℃时进行,这次放风的目的仍是排湿和增加棚内二氧化碳,风口要比第一次大点。第三次是在温度上升到32℃左右时进行,风口再加大,直至下午棚内温度降至20℃时关闭风口。
3 增施有机肥施用有机肥不仅为蔬菜生产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满足蔬菜生长需要,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且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在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二氧化碳增量措施就是在土壤中增施有机肥和在地面上覆盖稻草、麦糠等,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补充到大棚内。但是光靠增施有机肥来补充二氧化碳还不能满足蔬菜的需要。
4 燃放沼气选用燃烧比较完全的沼气灯或沼气炉作为施放器具,在每天日出之后燃放。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通常只有300微升/升左右,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特别是在封闭的保护地条件下,因大棚内外空气交换少,常造成二氧化碳缺乏,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因此,提高蔬菜周围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编辑:武竹青审核专家:太原理工大学高级农艺师 李凤岐
相关知识
蔬菜大棚内的环境特点与调控
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A.使虫害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和花絮的产量和品质C
大棚蔬菜种植的管理技术 如何除湿 如何补充二氧化碳 如何避免有毒气体危害
温室大棚内土壤环境改良方法
种植大棚蔬菜有哪些常见问题 大棚蔬菜种植问题应对手册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方案.doc
蔬菜大棚专用二氧化碳发生器 SS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doc
草莓大棚内光度不够?想要补光来看这里!常规方法有哪些
大棚中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如何调节?
网址: 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99600.html
上一篇: 科创新探索|空气中取二氧化碳 给 |
下一篇: 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肥料吗 二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