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兴农记》第二期
新鲜出炉!
深耕20余载让蓝莓“从有到精”,
西海岸新区宝山镇的产业“蓝”图
一起来看!
1999年,第一株蓝莓树苗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纯农业小镇宝山扎下根系,并由此“开枝散叶”。从零散种植到品牌养成,历经20余年深耕。这颗蓝色浆果成就了田园宝山酸甜明亮的日子,也日渐孕育出“中国蓝莓第一镇”的赤热梦想。每年6月举行的蓝莓节,更是拉开了西海岸新区蓝莓产业向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之路。目前,西海岸新区蓝莓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10.5亿元,成功创建蓝莓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全国县域内最大的蓝莓规模化种植基地和产业化基地,集品种引进、种苗繁育、基地种植、果品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映入眼前。在胶州湾西岸的这片黄土地上,春日枝头的蓝色硕果,融了三产,富了百姓,美了乡村,而未来的振兴之路也必将越走越踏实。
80后新农人:
订单找上门,盛果期日售超5吨
每天凌晨4点起床,整理采购订单,6点来到蓝莓种植基地,把当日的采摘计划安排给工人,接着开始对接客户,直至晚上九十点钟。每年4月中旬到6月下旬,青岛宝欣兴蓝莓专业合作社的杨忠俊都是如此忙碌,甚至连给女儿做饭的时间都没有。“现在进入了盛果中后期,每天客户能要5-8吨的鲜果,基本都是订单找上门。”这位80后新农人脸上满是丰收的欣喜,而这已经是他与蓝莓为伴的第12个年头。
早在2010年,杨忠俊便看到了蓝莓作为新兴小浆果所具备的较高经济价值与市场前景,他果断跳出餐饮业,通过与公司合作的形式投身蓝莓种植。“最早的时候,蓝莓比较稀有,只要有果就能卖出去,但现在消费者对品质要求高了,得个头大、甜度高。”多年来,他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更新蓝莓品种,他的蓝莓园也从最初的70余亩扩至如今的200余亩,并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以前我们种蓝莓也踩过不少坑,比如不懂剪枝,枝条长到快1米也不分叉,导致产量低。”杨忠俊深知蓝莓种植是一项精细化农业,每年都会抽空赴吉林农业大学考察学习,现在也成了半个“蓝莓种植专家”,他成立专业合作社,为镇上的果农提供苗木与技术经验。
在杨忠俊的3号大棚里,蓝莓树苗并非种在地里,而是种在了花盆里。“这是采用基质栽培技术种植的蓝莓,相比于传统土壤栽培更省工省时,栽培出的果实更大、口感更好,今年我们计划培育1万盆。”为此,他还推出“互联网+”蓝莓认养模式,目前已有近3000盆基质蓝莓盆栽有了“新主人”。
现在,杨忠俊的蓝莓事业越做越大,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一个种植大棚的效益约在4-5万元,而他的故事不过是宝山镇“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探索蓝莓种植的一个缩影。
打造全产业链,
“中国蓝莓第一镇”实力硬核
在宝山镇的各个大棚里,一株株蓝莓树上挂满了饱满圆润的“蓝宝石”,果实表面覆盖着的那层淡白果霜便是成熟的标志。工人们穿梭在果林间采摘果实,箩筐不一会儿便装满了。经过采摘、预冷、加工、分选等工序,新鲜的蓝莓将以最快的速度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不少游客也趁着蓝莓季前来体验采摘游的乐趣,尝上一口“初夏的味道”。
宝山镇获名“中国蓝莓第一镇”,离不开显著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被誉为“水果种植生命线”的北纬35度,镇内水资源丰富,是风河、洋河两条青岛市重要河流的发源地。2001年,宝山镇金沟村首批定植的530亩蓝莓,在开创中国蓝莓规模化种植先河的同时,也让宝山成为全国蓝莓产业的摇篮。
小浆果能在宝山蓬勃生长,既有一方水土的慷慨馈赠,也少不了果农们的辛勤耕耘。目前,宝山镇蓝莓种植面积达2.5万亩,育有蓝丰、奥尼尔、薄雾、杜克等40余个品种。今年6月,青岛蓝莓研究院在2022黄岛蓝莓节暨宝山蓝莓产业联合体大会上正式揭牌,专注新品种的研发和新技术的推广,汇集国内蓝莓界泰斗的博士工作站为蓝莓田间管理等进行全程指导服务,为蓝莓产业更快、更优发展提供保障。
20余年来,宝山镇专注于蓝莓产业,坚持以开放思维办农业,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全力打造蓝莓全产业链。在宝山蓝莓种植示范中心的展厅内,摆放着果酒、果酱、酵素、花青素等众多衍生品。为提升蓝莓果品附加值,宝山镇建设果品深加工产业园,通过精深加工推进产业补链强链,有效解决了果品的存储、分级销售等短板问题,让百姓手中的蓝莓真正成了“紧俏货”与“保值货”。据了解,2021年,宝山镇蓝莓产业年产值达9亿元,群众较2020年增收1.2亿元。
“走出去”实现品牌溢价,
宝山蓝莓IP创新“出圈”
品牌化是产业“走出去”与“走得远”的必由之路。2018年,“宝山蓝莓”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此开启品牌化之路。为推动标准化发展,宝山镇大力推广统一的种植技术和标准,印制统一包装对外销售,实现果品标准化、统一化管理。在种植技术方面,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成立高校实践基地和技术推广中心,引入推广绿色控害、有机肥投入、人工辅助授粉等10余项果园精细化管理技术,保障果品绿色、有机生产。2016年,第八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宝山镇国家级蓝莓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正式通过验收。
叫响品牌,既要“功夫深”,也要“嗓门大”。在多个人流密集的宣传大屏以及市区沿线公交车站广告位开启“霸屏”模式;与永旺梦乐城开展合作,启用“宝山Windows”都市会客厅;在西安、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其他大中型城市举办推介会,抖音视频热度达到260万……在一场场创意十足的宣传推广中,“宝山蓝莓”品牌声量与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这个渠道我们一定要对接好,建群之后每天必须推进。”在记者赴镇上采访的那日,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蓝莓产业协会会长隋军的电话几乎没离过手,对接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端渠道商是他近期的首要工作。协会自2020年成立以来,便组织其成员共同为宝山蓝莓“站台”推介,统一开拓市场。“客户说好吃是一方面,但最直观的认可其实是品牌溢价,现在宝山蓝莓每斤的价格比其他地区高出10-15元。”在隋军看来,农产品的品牌化与产业化是一项“慢活儿”,离不开多方合力与扎实推进。
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西海岸新区更是打出了多张“创新牌”。今年4月,宝山蓝莓IP形象代言人“蓝智”“蓝美”“蓝山”“蓝宝”以及“小镇梦境”等文创产品正式亮相。从潮玩玩具到冰箱贴、书签、胸针等,这些IP衍生品不仅为消费者送上了“莓好”寓意,更丰富了蓝莓文化内涵。
三产融合,
小浆果奏响农旅“协奏曲”,
小小的蓝莓串起的“蓝色经济”
激活了振兴“密码”,
未来,
宝山镇的振兴之路
也必将越走越踏实。
原标题:《一年,10.5亿元!青岛这个“大生意”,可能你也有参与!》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花果之乡”漳州:城乡增绿意 花木大生意
这个七夕,鲜花生意涌现新趋势
季节性生意怎么做
情人节鲜花最高涨5倍 有花店老板却感叹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昆明斗南花市,探寻情人节“浪漫”背后的百亿生意
青岛胶州市订开业花篮
签约6项目,吸金10.5亿元,第三十届中国(南靖)兰花博览会盛大开幕
年产值17.8亿元! 青岛花卉产业成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之一
鲜花生意的即时零售“进化”
神奇!青岛这个肯德基会“说情话”!
网址: 一年,10.5亿元!青岛这个“大生意”,可能你也有参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01849.html
上一篇: 科技赋能青岛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 青岛:甜蜜新“蜂”向 熊蜂“光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