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从汉口跨过张公堤进入东西湖区,人们会发现,这里的气温比武汉中心城区低许多。据气象部门观测,东西湖区最高气温比汉口主城区低2℃。是什么在给这5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降温”?东西湖区园林局近日揭秘:是人造“绿肺”形成的温差效应。
东西湖区
园林景观亮点
彩带般的生态景观大道
全长14.1公里的金山大道,绿化面积达56.7万余平方米。道路两旁林木繁茂,百花盛开,“人在花中走,车在林中行”,步移景异,一路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
五环广场
总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一块开敞的城市绿色休闲空间,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园林建设思路实施改造,在功能上融合文化艺术、生态绿化、城市休闲于一体,将广场分为时代-文化广场区、疏林草地休闲区、林荫广场区三大区域,软质与硬质结合,提高了市民的可融入性。园路采用了蓝色沥青路面,配置了巨幅电子显示屏、彩色混凝土浇筑的东西湖区地图及旱喷等特色设施。这里,市民漫步疏林草地,尽享闲情逸致;群众体育健身,其乐融融;孩童嬉戏,游人歌舞,极具浓郁的广场文化韵味。
吴家山公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遵循“保护、恢复和利用”原则,大手笔规划、大动作拆迁、大力度建设,让吴家山迸发出新的灵气;综合整治、显山透绿,修复山体、恢复植被,构建自然生态植物群落,使吴家山公园焕发出新的活力。现今的吴家山公园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漫步山林之间,怡情闲致顿然而生;登山远眺,满目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新气象,心境、意境、心旷神怡。
金银湖公园
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其中湿地占91%,是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造滨江滨湖园林景观、保护城市湿地生态而新建的一座“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园内绿树成荫、碧水涟涟,鸟鸣欢歌,形成了芳草萋萋、桃红柳绿、曲桥栈道、廊亭相映、荷莲尽绽、生态野趣、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景观。
闷家湖小游园
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乔灌木7833株、花灌木302平方米、地被250平方米,是由一个功能单一的苗圃改造为功能完备、集市场、游园于一体的新型公共绿化空间。该园将节约、节能、绿色融入到游园设计中,合理保留利用原有苗木,节约投资成本,适当增加了植物层次和季相变化。
常青花园中央公园
总面积13.85万平方米,是武汉市最大的居住区公园。公园秉承“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营造人居环境”的理念,采取生态园林造园手法,叠山理水,地取其势。3万平方米的小区人工湖泊,似天然“氧吧”有效调节社区气候;2万余株乔灌花木依势而植,景随人意,将中央公园绘得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营造出一个可游可居、名副其实的美丽的“常青”家园。
近年来,以打造“七彩东西湖”、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为目标,东西湖区实施“显山透绿、拆迁建绿、见缝插绿”等生态景观绿化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合理搭配树种,将近百种植物织就多彩绿化带,取代空调,起到冬暖夏凉的调温作用,用“低碳”方式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新统计,东西湖区城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7.60%、39.69%、9.32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全区建有园林景观公园、游园、广场30多个,公园绿地总面积180.4万平方米,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每到周末,许多市民携亲带友,到东西湖的公园、果园和休闲景区里纳凉踏青、赏花采果;清晨傍晚,运动健身、散步娱乐的居民遍布游园广场……“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生态图景随处可见。
作为开放开发的投资热土,东西湖区可谓“寸土寸金”, 土地挂牌成交价最高已突破每亩400万元。尽管土地资源紧张,该区在绿化上却毫不吝啬,甚至拿出最宝贵的地块做绿化。
位于东西湖区城市中心的天然公园——吴家山,因一度被建筑楼群包围,“知山不见山”,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十一五”期间,该区投资2亿多元“显山透绿”,区机关带头搬迁,拆除了山脚沿线4.6万平方米的办公建筑,并带动600户居民和商户搬离山体。如今的吴家山,绿地总面积达12公顷,年产氧量约144吨,年调温效果相当于6000台空调工作20小时。
全长8360米的慈天公路(金山大道至张柏路段),是继金山大道的又一条生态景观路,下一步将直接连通天河机场至吴家山地区。建设之初,区政府就划定道路两边绿化控制线:径河以南各78米,径河以北各128米,绿化总面积约185万平方米,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绿化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完工,中间1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和两边各13米宽的绿化带初现规模,黄、红、紫、蓝、绿等多彩树木花草汇成七色彩虹,扮靓城市“窗口”。
实施“建设到哪,绿化到哪;路修到哪、树栽到哪”这一城市绿化原则,东西湖区在增加绿量、完善层次、突出特色、丰富景观、适地适树和强化管理上下功夫,从“绿化” 向“美化”提升,先后打造出金山大道、五环大道、东吴大道、107国道等景观道路,建造了五环广场、闷家湖游园、金山游园等“亲民绿化”工程,形成了“远景四季分明、季相丰富,近景步移景异”的生态景观。
树环水绕、百花争妍的和谐人居环境,大大提升了东西湖的魅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集团公司总部纷至沓来,生态康居、总部经济、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异军突起。2009年,东西湖区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成为武汉最富远城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未来5年,东西湖区将进一步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和稳定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敞开山体、连通水体,绿化、美化、彩化和香化有机结合的城市园林布局,创造“湖水半入城,自然织锦绣”的诗情画意,形成城、水、绿交融的城市空间格局,打造大汉口生态发展新区。
公园绿地丰富
市民文化生活
每晚6时许,吴家山五环广场开始涌入运动休闲的人群。平坦步道上健步的居民汇成一股奔流,在3.5万平方米的广场上迂回行进,蔚为壮观。
3年前,五环广场主要以草坪和灌木为绿化植被,夏季难觅绿荫,人们不愿亲近。2008年,东西湖区斥巨资改造广场,移栽近千株乔木,增设休闲凳、太阳能路灯、洗手钵、电源插座等配套设施,充分满足市民娱乐健身的需要。改造后的五环广场变得门庭若市,每天在此锻炼的市民达5000人。2年多来,这里举办了全民健身运动会、元宵灯展、民俗表演、大型花展等文化群体活动近百场,吸引游人200多万人次,广场的文化服务功能日益彰显。
频繁的群众文化活动,给五环广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区政府就此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将广场运行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归口区园林局管理。区园林局采取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引进市场化运作的全新管理模式,安排局属园林绿化监察中队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广场的全面管理,聘请保安公司、保洁公司负责日常安全保卫和保洁维护。
值守广场的园林工作人员袁长登发现,来此游玩的市民都像爱护自家庭院一般爱护这座花园式的公共广场。几年过去,五环广场的草坪苗木没有人为毁损,日渐茁壮美丽,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几乎绝迹。
不断美化的城市环境和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相得益彰,潜移默化地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感和文明素质,东西湖区已连续两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区”。分布在全区各个街道、办事处的30多个公园、游园和广场,如今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主场地。
拥有1.2万亩水域面积的金银湖,以绿色生态和水为景观主题,但见鱼翔浅底、百鸟竞飞,4.2万米的湖岸线上布满莲花、垂柳、芦苇等各种植物,三五成群的市民在这里体验垂钓野趣。
在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金银湖公园,成功举办了两届荷花展,展出近30种水生植物,“千瓣莲”、“胭脂露”、“娇娘”、“夜光杯”等稀有荷花品种令人大开眼界。
在吴中路、六顺路等街心公园,每年秋季举办为期近一个月的菊花展,至今已延续了14年,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品牌。
东西湖区园林花卉协会、兰花协会、盆景协会等行业、企业协会相继成立,不断为园林文化增色添彩。
吴家山“显山透绿”
居民、企业
机关齐上阵
“爱绿护绿”成时尚
移步换景的七彩园林景观
近日,东西湖区首届“家庭花王”评选活动落幕。由家庭养花爱好者送选的40余种、50盆花卉,通过专家评分和市民投票决出了前十名,将参加武汉市“家庭花王”的角逐。
此次评选是武汉市“送花进家庭”活动的延续,旨在进一步引导群众爱绿护绿。今年3月,市政府把22万盆鲜花免费送给市民,东西湖成为首个享受“送花”的远城区,区内一万多居民将鲜花领回了家。
爱绿护绿意识已在群众中开花结果。去年到常青花园三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胡娟,对居民的爱绿护绿行为如数家珍:
梅苑村休闲广场上的樟树被人拴上绳子晒被子,居民陈汉均和翟静轮流在树旁守了一整天,直到主人来收被子,他们当面进行劝说,从此再没人把树干当“晒衣架”。
63岁的潘教琪看到一棵桂花树被撞歪,她拆了自家拖把打桩,自己力量不够,又让来串门的女婿帮忙,忙活半天,终于把树干扶正。
国家一级指挥朱全维因病住院,在出院回家的路上看到社区志愿者正栽种3棵桂花树,他当即拿出100元认养下来,并每天用相机记录小树的成长。
70多岁的老党员陈守存把近百位栋长、村长组织起来,策划推广“绿化家园,我出一份力”活动,并带头捐款植树。
“居民的爱绿义举,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社区居委会一班人为此感动不已。
“常青花园只是东西湖社区居民爱绿护绿的一个缩影。”区园林局负责人介绍,“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以社区为主体,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组织协调,党员、居民积极参与的全民护绿行动正逐步覆盖整个东西湖,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为‘两型’社会建设出力。”
“绿化”在东西湖区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区园林局组织了机关绿化景观评比活动,引导街道、办事处、园区美化办公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各单位和企业实施“拆墙透绿”,把内部绿化景观向公众展现,形成“一座工厂一片园林、一所校园一座花园”的特色景观。许多企业主动投资建绿,改造公共绿化。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打起“生态牌”,在小区里造花园、建湿地,营造草长莺飞、点红缀绿的怡居环境。
金银湖湿地公园意趣盎然
5000“护花使者”呵护1700万方绿化植被
眼下枇杷成熟,在东西湖区的街头、道路和社区,随处可见金黄的圆球镶嵌在葱绿的树叶间,煞是喜人。
东西湖素有武汉“果园”之称,区内果树品种丰富,种植面积曾多达10万亩,是市民尝瓜摘果的休闲胜地。依托多年来摸索出的成熟种植经验,东西湖区规划铺开经济林,在重点路段种植枇杷、柿、樱桃、枣、桔、李等易于生长和养护的果树,丰富城市绿化景观。
清晨6时许,园林工人曾钢琴就来到责任片区,在晨曦中开始一天的忙碌:剪枝、锄草、除虫……和她一道在东西湖从事园林绿化的共5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退地农工转岗而来,服务城镇绿化总面积1698.34万平方米。
“绿化是门学问。”4年前曾钢琴从菜农转行为园林工人,体会颇深,“和种菜不一样,绿化工作更需要责任心和细心,把每棵树的‘脾气’都摸透。”
为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区园林局每年结合生产实际举办三至四场培训班,请专家讲授园林绿化知识,在各街道、办事处定点开展强化培训,每月编发植保信息,指导病虫害防治。
边干边学,曾钢琴成了园林绿化能手,她所在班组在全区绿化景观考核评比中拿过第一名。这个“第一”由武汉市园林绿化专家评出,是对园林工作成果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东西湖区聘请市园林绿化监督单位作为第三方评委,按照中心城区标准给主要景观道路打分,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以点带面地促进全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植物配置上,东西湖区以乡土树为主,科学搭配多种植物,做到常绿与落叶共生、慢生与速生兼顾、林相与季相搭配、美化与香化同步、平面与立体结合,实现植物优势互补,体现生态多样性。目前,吴家山地区逐渐形成“一路一景、一园一色”的绿化风格,如二雅路的参天法桐气势恢弘,五环路上的樟树挺拔俊秀、四季常青,七雄路旁的绿柳婀娜多姿……
“栽树容易养树难。”区园林局不断深化养护运行作业机制的改革,创新作业机制,借力市场实行精细化管理:打破园林绿化事业单位的“大锅饭”,完善责任承包制;对街道(办事处、园区)主要道路养护管理纳入区级考核,带动基层绿化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公开招投标,把部分日常养护管理服务外包,让专业公司做养护。
“组合拳”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区绿化成活率每年稳定在97%以上,建城区园林绿化植树量逐年减少,“植绿”日渐被“护绿”取代。“楚天第一景观路”金山大道、“生态长廊”五环大道等一批高质量的景观路呈现迷人风貌,东西湖区成为展现江城生态景观的一处“窗口”。
策划:管维福 胡学泽 周继新
撰文:赵宏亮余景
绿化广场健身乐
相关知识
市园林花卉研究所:扮靓环境提升城市颜值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城市绿化 鲜花扮靓泉城 喜迎国庆佳节
广东城市绿化:如何既扮靓“城市颜值” 又提升“生态福利”
23个创意花境扮靓青城颜值
国庆将至 21座立体花坛102万盆鲜花扮靓石家庄
全新花境亮相扮靓首府街头
节日花卉布置,扮靓天桥街头
鲜花扮靓妇女节
若羌:培育20万株花卉 扮靓缤纷县城
18万平方米花坛花境妆点上海,“扮靓”市容冲刺进博
网址: “七彩”园林扮靓生态东西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094.html
上一篇: 长沙园林生态园樱花攻略(开了吗+ |
下一篇: 梁溪区举行“千亩百园”绿化工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