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山里的民办教师中国精神——读刘醒龙的《凤凰琴》

大山里的民办教师中国精神——读刘醒龙的《凤凰琴》

当代作家刘醒龙的中篇小说《凤凰琴》描写了20世纪后半叶五位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村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伟大中国精神。

小说从高考预选落榜生张英才的视角出发,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在余校长的带领下,五位民办教师在界岭小学的工作和生活画面:山区封闭落后,野狼时常出没,教室简陋破损,宿舍拥挤暗淡,学生艰辛贫穷和教师处境困苦等。但,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和险恶的环境下,他们毅然挨家挨户动员家长让孩子上学求取知识,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这些平凡而普通的小人物却处处彰显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这种中国精神就是自觉自愿的爱国精神。

每当太阳爬出山头,在余校长的大骨节手上,在副校长邓有梅和教导主任孙四海用笛子吹奏的国歌声中,在冷风吹得瑟瑟发抖的小学生注目下,学校的国旗与太阳一道冉冉升起。初来乍到的张英才慌忙跑到升旗的地方,问余校长怎么昨天没有提醒他,余校长说,这事是大家自愿的。好一个自觉自愿。这种自愿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也许学生年小无知,并不懂升旗的意义,但正像余校长所说,最少他们长大以后会理解。的确是这样,就像那个十二岁的学生,他父亲病死了,他得回去顶大梁过日子。在他退学离校时,曾对余校长说,他家那儿可以望见这面红旗,望到红旗他就知道有祖国,有学校,他就什么也不怕。

一个十二岁的学生竟能说出这样的话,使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他看来,国旗就是祖国,只要祖国在心中,一切艰难困苦都不怕。然而,反观我们一些成年人,做出的事情却让众人戳脊梁骨。像倪萍大姐,被称为国人精神支柱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多少年来受到国人的拥戴。在祖国享受了众多荣耀,钱赚得盆满钵满之后,毅然决然移居美国,这让国人情何以堪!她们富足了,为什么就不能伸出援助之手帮一帮那些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难道一个形象大使竟不如一个贫困山区孩子具有的爱国情怀!

这种中国精神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界岭小学教导主任孙四海因为贫穷,与相爱的王小兰无缘结合。后来王小兰的丈夫因上山采药不慎摔断了腰,瘫痪在床。孙四海便靠微薄的工资帮衬王小兰一家。如果这种帮衬是一种小爱,那么,孙四海和王小兰帮助贫困学生就是一种大爱。孙四海每天在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野狼出没的四十里山路上,带领学生采集各种草药,然后交给王小兰,让王小兰洗涮、晒干之后卖给收购者。他们就是靠这种勤工俭学的方法帮助困难学生购买课本。有一年天气不好,草药发霉,收购者把价格压得很低。眼看新学期到了,仍没凑够给学生购买课本的钱,王小兰竟将给自己丈夫备的一副棺材卖掉,才凑齐钱。冬天即将来临,学校因无钱修理破损的校舍,又是孙四海让大家提前挖了自己栽种的茯苓变卖成钱,借给学校。虽说提前挖茯苓,使孙四海亏损了一笔钱,但孙四海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一心想的是学生,一心想的是学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爱。如今,一些成功人士捐资助学,值得人们敬重,但处于生活困顿的孙四海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尤使人肃然起敬。

曾记得,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29师的一个担任攻打老街的先遣班,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全班战士一起发誓:如果战后谁能活下来,都要把全班牺牲战友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赡养。战斗结束后,全班12名战士只有副班长杜海山幸存。杜海山工作后,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把每月领取的70元工资分成12份,自己的一份交给妻子,剩余的11份分别寄给了牺牲战友的父母。多年来,妻子怀疑他有外遇,在再三追问下,杜海山始终不说出这个秘密。妻子一怒之下,一纸诉状把他告上法庭。在法官的催问下,杜海山才道出实情:他不能违背当初的誓言,不能忘掉战友的兄弟情义,不能只顾自己的小家庭而忘了大家。

他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实乃伟大的中国精神。而非范冰冰之类领取的所谓“国家精神造就奖”。范氏凭借自己的青春和低俗演技赚得腰缠万贯,富得流油,却还干着偷税漏税的勾当,损公肥私,真不知道她的脸皮有多厚,真不知道她的贪婪之心有多大!如此丧心病狂、贪得无厌之徒何以堪领“国家精神造就奖”!如果让这样的人领取“国家精神造就奖”,那么,那些科学家、文学大师、航天员、守卫边疆的将士、无私奉献在贫困山区的民办教师该领什么奖!

这种中国精神就是相互谦让的友爱精神。

余校长的老婆明爱芬为了转正,在寒冬腊月刚生下儿子的第三天,就趟冷水河去考试,结果还没进了考场就病倒了。人们把她抬回来后,她下身就废了。当界岭小学拨到一个转正名额时,教师们欣喜若狂,盼望多年,甚至是大半辈子的曙光终于照射在他们面前。余校长为了让气息奄奄、几欲自杀的明爱芬走得舒服点,走得高兴些,请求大家把这个名额让给明爱芬。这一提议,立马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可明爱芬就连表格还没填写完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接下来咋样分配这个名额呢,在余校长和大家的共同商量下,决定给予最年轻、最有前途的张英才。虽说这一名额就是上级拨给张英才的,但张英才目睹了以余校长为团队的老师们多年来在界岭小学付出得太多太多的艰辛,理应让他们先转正。经过一番争论,余校长在表格上赫然填上了“张英才”三个字。这种高风亮节着实令人感动,这种相互谦让实在使人动容!就连当初通过婚姻关系走后门,调离了界岭小学,现在担任文教站站长的张英才的舅舅也感到惭愧。

犹记我的一位同学,高考落榜后,在乡村当了十几年民办教师,眼看一个个同伴转正了,自己无法实现多年的梦想,竟服毒自杀。

可见,在贫困的山区,工资低得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对于一个想转正的民办教师来说是多么的迫切和重要。而干了大半辈子的余校长等人能把这个改变人生命运的名额心甘情愿地让给年轻人,这是何等的伟大与高尚!

小说《凤凰琴》中塑造的这几位普普通通的民办教师,可能对于别人来说是不值得一提的,但正是这些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民办教师有着坚定的信仰,有着高贵的灵魂,有着培养祖国花朵的担当。是他们,唱响了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是他们,彰显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山地第二居所的共享绿化设计——以藏龙镇·湖山里绿化设计为例
分析刘狄洪油画《湘西凤凰一角》的艺术特色
读《嫁接桂花新法》有感
四川德格:藏在大山里的最美新藏寨
凤凰文艺《人间红楼》荣登“中国好书”10月榜
中国最有名的花和描写它的诗词,读之令人神往
大山里的“郁金香王国”
刘丽莎:从“宝琴立雪”看《红楼梦》与绘画
组织培养中龙牙百合小鳞茎发生过程的观察
《燕子红》

网址: 大山里的民办教师中国精神——读刘醒龙的《凤凰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05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高中以信念的为话题的字作文三篇.
下一篇: 母亲节的祝福语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