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皖北人,我来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想搞农业,就要先了解皖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要识天文查地理方能有所成。
首先皖北地处淮河以北,黄泛区以南,是黄河泛滥和淮河冲积形成的,皖北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主要由自然降水,河道过境水和地下水构成。
其次皖北地区位于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由于皖北地区南临淮河,而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皖北地区气候具有以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过渡带气候特征。
因此皖北地区既兼有南北方气候之长——水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同时又兼有南北方气候之短——有的年份少雨干旱,有的年份多雨成涝,旱涝灾害频繁,表现出气候明显的变异性。
皖北地区的植被情况:皖北森林植被属华北区系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据统计现有树种300多个,分属66个科,147个属,其中乔木118种,灌木177种,藤木14种,竹类8种。古稀珍贵树木有古柏、古槐、银杏等。果树主要有杏、桃、核桃、石榴、蜜枣等。
交通:皖北有四座机场,其中三座处于选址阶段,皖北及临近的徐州市是南北交通的陆路要塞,是沟通南北的大门户,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就足以看出皖北地区的重要性。水路包括一级航道一条,三级和五级航道三条,其中淮河蚌埠闸可通行千吨级船舶,沙颍河可通行五百吨级船舶。又是京杭大运河遗址地。交通便利。
综合以上,结合当地特色,以及2019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政策,我的建议如下,先是传统果树,传统果树,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
1、砀山酥梨,安徽省砀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砀山酥梨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以其汁多味甜且具有润肺止作用而驰名中外。砀山酥梨已有千年历史,古时候作为贡梨上奉给朝廷。砀山酥梨不仅酥脆爽口,入口即化,营养价值与养生价值也极高,被形象的称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
2003年04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砀山酥梨”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萧县葡萄,安徽省萧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萧县葡萄品种繁多,主要有维多利亚、夏黑、醉金香、巨玫瑰、金皇后、龙眼、黑罕、佳利酿、北醇等100多个品种。其中“玫瑰香”葡萄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宛如珊瑚玛瑙,并有穗大、粒饱、肉肥、多汁、甘甜、透明、清香、食后生津等特点。“白羽”葡萄亦别具风味,犹如水晶白玉,晶莹透明,果粒严实,皮薄汁多,既酸又甜,香郁爽口。
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萧县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萧县的葡萄不同于宁夏、渤海湾以及清徐产区,萧县的葡萄因为产区小,产地集中因此不适合酿酒用葡萄的发展,但是其独特的条件造就了它在食用葡萄上的发展。
栗子树:落叶乔木,株高达20米,树冠冠幅大。栗子树喜光,耐旱耐寒,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强,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忌积水。深根性,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强,也耐瘠薄,适应性强。
皖北地区还适合种植一些小区域果树,这些水果在品种和珍惜度上占有一定优势。
台湾四季长果桑:台湾四季超级长果桑,喜光喜温,耐酷热抗寒冻,种植不受土质和气候所限,冬季能在-15℃左右低温下也能生长,能忍-2℃-40℃的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国内目前种植的果桑一年只收一次果。
白猕猴桃:白猕猴桃又名毛花杨桃,白藤桃,,白毛桃,是药食两用珍品,果实含螗10%,果实营养价值高,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100g鲜果肉中含1135.1毫克,比中华猕猴桃高2-10倍,其中钾元素的含量接近含钾丰富的香蕉,是一种营养高度集中的天然产物。白猕猴桃口感比中华猕猴桃更加味美诱人。
香蜜果:木通科木通属,野生药用观赏果品,成熟特晚,果形奇特,果肉芳香滑爽甜美,每亩可产果3000——4000斤。蔷薇科樱属浆果,成熟果期特早(四月上旬果),果实色泽美艳,果味佳美,有“21世纪保健果品”之称,株形开张小巧。
皖北地区还适合一些常见果树的种植,例如苹果、桃、杏等等但是失去了地理和文化优势所以不太推荐。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勿怪!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