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隆植物与其传粉者的相互作用是植物繁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植物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通常相伴进行,往往产生较大的花展示与复杂的克隆空间结构,通过传粉过程对有性繁殖过程产生影响,共同决定植物的适合度。本文回顾了克隆生长对被子植物传粉过程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植物克隆大小、花资源空间配置、克隆构型与种群遗传结构四个方面讨论了克隆生长对传粉过程的影响及其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意义。早期研究预期,随着克隆增大,同株异花授粉水平增加,因而通过增大自交率或花粉阻塞效应降低植物的适合度。但是,后来的一些模拟与野外实验研究发现,传粉者在同一克隆内访问的花数量并不会随克隆增大而一直增加,访花行为也主要发生在分株内;而且分子标记的自交率组分分析也表明自交主要发生在分株内。另一方面,人工模型模拟以及传粉者访问行为研究表明,当花朵数量相同时,与所有花集中生长在同一分株上相比,将花朵分散在多个分株上的克隆生长方式不会增加,反而降低了同株异花授粉的发生水平。如果花序内花雌雄同熟,花朵同时提供与接收花粉,克隆生长会使植物接收到更高比例的异交花粉,在提高后代质量的同时不增加同株异花授粉概率。这是从传粉生物学角度对植物克隆生长习性进化的一个全新的解释。今后,克隆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需要针对传粉者与克隆生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理论模型,探究克隆大小、克隆构型、花资源空间配置模式对传粉者访问频率和行为、花粉散布、交配格局的影响。同时,需要在自然种群中,尤其是克隆与非克隆的近缘类群、同一物种克隆与非克隆种群开展比较研究,利用更高效的分子标记来研究克隆生长的生态与进化意义。
相关知识
花的进化与传粉机制.pptx
安徽羽叶报春的有效传粉昆虫及花朵密度和种群大小对传粉效果的影响
植物花色演化与传粉动物介导的花色性状选择研究特邀综述
与昆虫为伴:被子植物的进化之路
植物的生殖(精选9篇)
科学网—[转载]植物花色演化与传粉动物介导的花色性状选择研究特邀综述
被子植物门
植物开花的意义是什么?
马缨丹花器官发育过程观察
蝶形花亚科植物花部适应机制与传粉系统
网址: 克隆生长对被子植物传粉过程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427.html
上一篇: 植物快繁新技术 |
下一篇: 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