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医药健康地方台”可订阅哦!
紫花地丁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紫花地丁植物志确定种要看后面的那个距,俗称小屁屁——
植物志——“本种(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 V. prionantha Bunge 相似,但本种叶片较狭长,通常呈长圆形,基部截形;花较小,距较短而细。始花期通常较早开堇菜稍晚可以区别”。
这一看,“距较短而粗”、“距较长而细”啊!好象植物志也对不上。植物志说不清楚,咱们的行当中盛传——
“小屁屁朝下是正品,朝上就是早开堇菜,那就是伪品”。
后来我了解到,这正是从植物学家那边传来的。
嗯,好像挺有道理的……
不过你要再看看上面的两张照片——它是朝上?还是朝下?
有人要问,分得这么细,古代人能分的出来吗?
其实市场上两种一直是在混用的,如仔细看看可能还不止两种。古代应该也是这样。
打从我一开始搞中药,这就已经是大家纷纷议论的问题……指望国家药典委员会把这个事确定下来,年复一年,一版又一版,一直没有答案,就这么拖着。十多年前听说要订正了,后来又不改了。
最后再参考一下植物志——
早开堇菜 Viola prionantha……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河南、湖北、云南。生于山坡草地、沟边、宅旁等向阳处。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在庭园较湿润处常形成小群落。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苦地丁
【性状】本品皱缩成团,长10~30cm。主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茎细,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具5纵棱,质软,断面中空。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少见,花冠唇形,有距,淡紫色。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气微,味苦。
植物志.地丁草……
……小叶……顶端分裂成短小的裂片,裂片顶端圆钝。…………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平展。…………内花瓣顶端深紫色。……
药典苦地丁的性状标准写得也太毛糙了吧?
1、茎细……具5纵棱
是不是五棱横切一下就明白了,上下各切一刀——如下图
我不知道这位起草者到底有没有认真地去看一看苦地丁的药材,如果只是取了中上部的茎看一看的话,的确,绝大部分都是有五条棱的。
但是如果取下半部分的经看, 六条棱,七条棱,八条棱,你都能数到,最后会变圆了,已经看不清有几条棱了。
我想。他如果仔细看了茎的上部和下部的话,他会写成“茎上部具5纵棱”。看来是没有“如果”了。
2、“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
罂粟科紫堇属是一个大属,我国分布的本属植物就有近300种,很容易混淆,仅仅一个2至3回羽状复叶太多是这样的了,基本上没有鉴定意义。
如果用植物志描述的“小叶……顶端分裂成短小的裂片,裂片顶端圆钝”特征就明显了。见上图。
3、花……淡紫色。
苦地丁的花烘干以后,下面会变成黄白色,上面则是有明显的紫色斑块(如下图)。如果干燥的不好,也就是淡褐色到褐色的。用一句" 淡紫色"来描述明显的不合适,而且同属植物的花特别容易混淆。
最后,我记得它的种子也不是种子扁心形的。
▪ 内容来源 | 蒲公英Ouryao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区别
紫花地丁和苦地丁有什么区别 花期有多久
紫花地丁的图片(紫花地丁、苦地丁、甜地丁 分别是什么东西。)
紫花地丁(附图片)
紫花地丁的副作用?
紫花地丁是常绿的花卉吗 花期有多久
紫花地丁的鉴别方法
「紫花地丁种子」最新紫花地丁种子
[紫花地丁种子]紫花地丁种子图片
紫花地丁的作用与功效、副作用
网址: 【药典纠错】紫花地丁、苦地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7536.html
上一篇: 紫花地丁,咱老百姓的解毒草,消炎 |
下一篇: 紫花地丁(《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