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及其要点的探讨

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及其要点的探讨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绿色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其配置的合理性对于园林景观最终呈现出来的设计效果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在现代的园林景观中,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单单能提高整个景观的观赏性,还能对之后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在园林不同空间中的具体配置,最后对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要点
        引言
        我国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工作是十分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植物的配置问题,导致工程的生态效用下降。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植物的配置要点,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工程的效用。
        1、园林植物配置的含义
        所谓植物配置,其实指的也即是科学的使用各类植物材料,并严格按照植物的生活习性与园林的整体设计需求,通过各种艺术的手法,结合考虑各项生态因子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发挥植物在形态、线条以及颜色等多个层面的特点,营造出和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景观,并能表达出一定主题含义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性空间。重点涵盖了如下两个层面:其一是各类植物间经过合理配置以顺利实现更好的景观效果;其二,植物和别的园林要素间如山石、水流等实现优化组合,进而产生一种独特之美。使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及其植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协调,发挥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观赏特性和生态环保价值。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具体配置
        2.1公园出入口空间
        按照公园规划设计要求,在公园出入口前后应留有足够空间来疏散人流。出入口空间作为游客进入公园的第一个视觉焦点,在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整体风格上必须与整个公园的性质及内容相吻合,使游客在第一时间了解公园特征。此空间植物景观的营造主要是为了突出、装饰和美化入口,加强标识性,为游客提供引导。一般来说,入口空间的植物种植形式主要有规则式树阵、时花花坛装饰、山石小品配自然式植物、规则式或自然式植物修边。
        在对公园出入口空间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规则式树阵或绿篱创造广场主景空间,比如昆明市宝海公园的小叶榕树阵广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再如官渡公园的大型小品广场面积宽阔,因此可以利用修建整齐的绿篱、树池等来进行修边。
        同时,还可以利用植物结合山石小品,来创造广场主景空间。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广场出处可以采用时花花卉(如一串红、万寿菊)+乔灌木(如松柏+盆景)的自然式配置结合照壁,形成入口广场的主景,同时作为障景与框景也可以丰富景观空间;又或者是可以采用时花花卉+乔灌木的自然式配置结合景石,形成入口广场的主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广场周围用金叶假连翘球、盆栽菊花等植物来修边。
        2.2主次园路空间
        主次园路的植物配置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分别为:行道树式、自然群落配置形式、树林式、竹林小径等。
        首先,行道树式。在这种形式中,乔灌木多单排或双排列植,地被修剪整齐,所以景观效果较为整洁,比自然群落式配置有较好的引导性。其配置形式有乔木/灌木+草坪/灌木群/球类植物等多种组合形式,所以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其次,自然群落配置形式。这种配置模式具有明显的前、中、后三层景观结构,有较强的空间感。在遵循配置原则的前提下,没有固定的种植形式,有较强的灵活性。例如,在进行设计时可以以观花观叶灌木群为前景,乔木/大灌木为背景;或是以观花观叶灌木群为前景,观花观叶大灌木/小乔木为中景,乔木为背景;亦或是以低矮地被为前景,观花观叶灌木群/球类为中景,乔木/大灌木为背景等等。
        再者,树林式。这种配置模式与单纯的植物主景空间相结合,以群体数量创造植物景观,多为乔木或大灌木与低矮地被的组合,虽然结构比较单一,但是其形成的景观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及通透性。自然式纯林景观或是气势磅礴(如雪松林、龙柏林),或是造型独特(如棕榈林、蒲葵林),或是山花烂漫(如樱花林),使得景观空间别具特色。
        最后,竹林小径。

在公园内的许多道路绿化中,常常会种植体型较大的散生竹或丛生竹,这种配置模式简单却别有风味,能够形成统一、自然而幽静的氛围。竹径中常用竹类有:慈竹、金竹、美竹、秀叶箭竹、毛竹等等,设计师在设计前要对园林的风格以及当地的地理、气候、风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形式。
        2.3景观建筑空间
        2.3.1景观建筑墙基绿化
        建筑墙基绿化植物的配置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利用一层灌木群或草本地被绿化墙基。常用的植物有:花叶鹅掌柴、八角金盘、清香木、南天竹、四季秋海棠等。第二,利用球类植物如金叶假连翘球+地被来绿化墙基,以增强律动感;第三,利用复层结构绿化墙基。具体配置形式可以有沿阶草+芭蕉、萼距花+毛杜鹃+红叶檵木球+金竹等等。
        2.3.2景观建筑入口绿化
        建筑入口的绿化有对称式与非对称式两种。首先,对称式的绿化方式具有更强的引导性与整体性,一般在寺庙或居住类性质的建筑中常用。常用的方式有:
        (1)在门前对植两株同种植物,种植方式有树池种植与盆栽。常用植物有:细叶棕竹、灰莉球等;
        (2)复层式对植。常用模式有:毛杜鹃+梅;花叶鹅掌柴+八角金盘+荷花玉兰等。
        其次,非对称式的绿化方式能创造更为丰富的景观,富于变化。有的景观建筑会通过孤植特色树种来突出入口空间。例如在茶室入口一侧种植一片芭蕉林,便别有一番风味。而对于卫生间这一类建筑,一般要通过植物进行遮挡,这类建筑入口一般都比较隐蔽,入口道路较为弯曲,通过种植复层植物进行遮挡,也较少使用观花观叶等观赏性强的植物,使人不易察觉。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点
        3.1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
        首先,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来选择,因为各种植物对于地面土壤的酸碱程度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其次,要结合城市绿地的使用目的来选择较为适宜的树种。例如,陵园要选择松柏类常青树种,学校绿化应选择整体较为低矮且颜色鲜艳的灌木类树种,而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则要选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较强的修复类植物等等。
        3.2注重植物生物学特性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尤其体现在地被类植物中。一些彩叶地被如红叶石楠、血苋、黄金榕、金叶女贞、南天竹等,需要在强光照下,叶色才能鲜艳,而一些忌暴晒的植物如八角金盘、肾蕨、八仙花等,在长时间强光照下,叶色变黄,影响景观效果。一些观花类地被如毛杜鹃、西洋杜鹃、茶梅等则因缺少光照,造成花量偏少。所以,在选择地被类植物时,尤其要考虑其对光照的特殊要求,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3.3突出设计理念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根据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做不同的安排。比如对于一个公园的规划设计,应根据规划的功能分区,配置植物时应区别对待。与此同时,对于公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应根据分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植物搭配。比如,儿童活动区内的植物配置要求色彩较为绚丽,层次应适宜,不能太阴闭,并且要尽可能少种带毒带刺的植物;老年活动区则要求配置较为茂密的植物,以创造一个宁静、荫庇性良好的休闲空间,以供人们休憩和娱乐。
        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水平对于园林美观、绿化效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并采用合理的配置方法,以尽可能的突出景观的空间变化感。此外,更要注意和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地将各个景观串联起来,力求在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同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田兴军.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J].现代园艺,2019.
        [2]陈溯宁.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19.
        [3]潘颖.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析[J].现代园艺,2019.

相关知识

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及其要点的探讨
花境在南京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研究
谈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花卉植物色彩及配置艺术的研究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桂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网址: 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及其要点的探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8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土怎么配制
下一篇: 怎么配养花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