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侃之前,跟大家温习一个古老的故事。春秋时越国有一位美女,美貌倾国倾城,她的一举手、一投足,她的音容笑貌,无不惹人喜爱,无论她走到哪里,人们都对她的美貌赞赏有加。这位美女住在若耶溪西岸,所以被称为西施;在对岸也住着一位女子,名叫东施。西施美艳异常,东施却长相不佳。于是,东施开始模仿西施的着装和发式。然而仍然没有人夸她好看。一次,东施到集市上去,看着西施微微皱褶眉头,说心口痛病又发作了,要去抓些药来。东施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的姿势带有一种娇柔之美,不经心驰神往。第二天,东施在家里仔细地梳洗打扮后,就来到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她故意走到拥挤的人群中,学着西施生病时的样子,皱着眉头、捂住心口走来走去,希望人们能赞美她。可是,她矫揉造作的样子使她原本就很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
前一段时间,黄冈出现了一名“最美大学生”——跪地救拾荒老人的余康颖同学。那段时间,各大报纸几乎都报道了她的事迹,她所在的学校为她举办表彰大会,她所在的实习单位声言录用,省委宣传部也要求各单位组织学习她的先进事迹。那一时,风头无两。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们也讨论她,为她的精神所折服,换位思考,若是我们遇上这种事情,恐怕逃之夭夭是最终选择。这几年来,社会各界兴起评选活动,大抵是要选出一批优秀的人来带动这个社会飞跃吧。到了现在,几乎是月月评,天天评,涌现出无数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人物。患难与共的夫妻要评,尊老爱幼的儿媳要评,拾金不昧的孩子要评……不仅评,评上后还要发通告,告知市民,洋洋洒洒几个字:看,这就是你们要学习的榜样!一时间,我得了一种病:榜样眼盲症!
我不禁要想,这个世界真的如此缺少正能量,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寻找榜样?到最后,出现了这样一个逻辑:理所应当=难能可贵。孝敬父母是否应当?拾金不昧是否应当?教书育人是否应当?但这些“应当”最后演变成“可贵”。这些入选的人都是可贵的人。他们颁奖词可能是这样的:某女士孝敬父母,在公婆病榻前不眠不休几个昼夜,劳累成疾,邻里称颂,她用行动书写了好儿媳是怎样练成的;在荒芜人烟的地方捡到一笔1000元巨款,是上交警察还是收入私囊。你会如何选择?某同学为我们填上标准答案;他在深山小学30余年,放弃千万年薪只为陪在孩子们身边,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某老师高尚品格让广大网友点赞。那些泪眼花花被感动的人,可能没几人亲眼见到病榻前的孝子贤孙,到是绝对见过父母守候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场景,但这个奖状没法颁给父母,你总不能弄一个“最佳父母奖”吧,有谁的父母,是冲着一个奖状才对自己的孩子好呢?按照我的逻辑,孩子们拾金不昧也不会是为了得到学校的表彰,四处作报告,然后发一面锦旗,挂在墙上,让自己的父母到处吆喝:哈,这就是我的好儿子!一名优秀的老师更不应该是用自己的事迹去赚取看客眼泪或者收割名利,他们的粉笔只会用再教书育人上,若是教师都不能跳出名利圈潜心教学,还能指望他教出来的学生“为人民服务”?
这些评选真是让人受了不少罪。大家忙碌着写各种材料,汇报各种事迹。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村里小伙伴比划自己看见的蛇有多长。第一个小伙伴说自己看到的蛇有两尺长,第二个小伙伴说有三尺长,最后一个小伙伴倒是想说真话,但又怕自己被鄙视,只好说的更夸张。最后一条蛇有多长我记不住了,肯定是超过了大人们的想象。参选人就如同比蛇的孩子,他们在梦里肯定会被自己的材料所震惊:吓,这是我?他们多少还认识自己的话,一定会这么想。评选程序一道接着一道继续,最后到了投票环节,参选者不忘记站在一个地方吆喝几声: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看一看,瞧一瞧,您投上一票不吃亏,点赞刷票不上当……我们的公众们,图个乐子,兼顾人情,拿起投票工具,花上五秒钟,将仅有的一票,投了出去。诞生了,我们的榜样诞生了。没有电光火石,唯有恭贺声四起。左邻右舍,好友同事纷纷登门拜访,电话问候。就差点说:你那父亲病的好哇,病出一个大奖;那个钱包丢的好哇,赚回一个大奖;小村子好哇,守出一个大奖。听见没,这就该是恭维获奖者的话了!
侃到这,有人会说我是喷子。那您可就抬举我了。我依然不针对某一个人,也不针对某一件事。您只需要仔细想想,睁眼看看,这种事情还能用“个别”一词概括么?说不定此刻您身边已诞生一名榜样,他(她)的事迹被争相传颂,村里准备立个牌坊,若是村里还兴这个的话。各大媒体也纷纷刊发这些事迹,标题的看点比正文多,唯恐您看过之后舍不得掉下几滴泪。这个榜样越来越值得学习,精神层次越来越高,层层领导下批示,各个单位开研讨,局面控制不住了,榜样成“网红”,今天代言这个品牌,明天出席那个活动。钱包不怕掉了,不差钱嘛;父母不怕病了,随时联系专家;孩子的教育也有人出力了。榜样的贡献越来越大,公众越来越推崇。“好人呐”,我们要学习,怎么学习呢?从拾金不昧做起,从孝敬父母开始,在这个时代,只要你不是懒到家,稍微动点脑子,明天的学习对象就是你。世界真美好哇,不再有人嫌弃父母累赘,因为父母已成为他们的工具,不再有人看不起村庄,那是走向成功的起点,一片和谐,大家都很美满。按照我的设想,今后不太久的一段时间里,大家见面不会问“吃了么?”而是说“红了么?”
我们且回头看看东施效颦的故事,难道大家不会有这样一种感慨:真善美一旦有了世俗的标准,其他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人就会千方百计向这个标准靠拢,就难免失之偏颇,若某些定力差的人沉迷其中,以至于蒙蔽了本心,甚至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哪里还有真善美可言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看,社会性昆虫如何防控疫病
榜样的力量
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思考
对江西省花卉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苗圃土壤改良的思考
新时代下花卉市场行业发展的思考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官网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施工认识与思考.doc
对君子兰鉴赏评定标准的思考
石榴榜样
网址: 理所应当=难能可贵?对榜样的社会性思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25598.html
上一篇: HR黑绷带平替面霜==欧莱雅黑松 |
下一篇: 迷你世界花海之旅,如何优雅收割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