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古典舞讲究脊动身动,身动韵生。从脚、腿,到腰、头,再到臂、指,形成一条曲线,以粗细不同,长短不同,高低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展示人体线条的柔美。
书法艺术中,从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形态及变化中,一笔一划都是线条的流动,充分彰显其力度和神韵。
绘画艺术中,不论是中国的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以墨线为基础,通过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来传神写照。
中国舞蹈艺术、书画艺术对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国插花是随着书画艺术和舞蹈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它们的引导和指引就没有插花艺术的发展。所以线条在中国传统插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九、何为“起把宜紧”、“瓶口宜清”?中国插花为什么倡导“起把宜紧”“瓶口宜清”?
答: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 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况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粳,所谓“瓶口宜清”也。这是沈复《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中写插花的描述。
传统插花中提倡“起把宜紧,瓶口宜清”,虽然源于沈复在插花之心得,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气节和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 中华民族对竹子情有独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最好的见证,而竹展现给人的就是破土时刻紧密相拥,破壳以后清雅脱俗。坚韧不拔、紧密一致、自强不息、刚正不阿、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气节。只有“起把宜紧、瓶口宜清”才能给人正直向上、坚毅顽强的能量和动力。而源于中国插花的日本“池坊”插花不仅是日本插花的滥觞,也被中国人喜欢,就是因为它非常好的传承了这一风格,这也是东方插花的共性。
但不是所有器皿都要追求起把宜紧,在设计时要根据具体器皿的风格、特点、历史与文化来决定,如民间篮插花追求起把宜紧就不适宜 。
十、 中国传统插花为什么要注意基部(基盘)的造型?
答:传统插花基部常使用偏平的花材来托起上部的花,使整个插花有丰满感、稳定感,这源于自然和儒家礼仪。
从自然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植物从种子发芽开始,先长叶再开花结果,基部健康茂盛的叶,才能给后期花枝的健康生长提供充分的依托,这是基盘产生的滥觞。当然长大成才后,基部会自然退化消亡,这是自然规律。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不管是约人品茗还是请客吃饭,在奉茶、上酒和端菜时,常常将茶、酒、菜放在托盘里呈上,以示对访者、宾客的尊敬,也体现了应有的礼节。这从侧面验证了基盘的重要性。
(未完待续)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问答(3)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现代插花作品欣赏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展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 宫廷插花&文人插花
中国传统插花古为今用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表现技巧和要求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品评标准之自然美、整体美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现代花艺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复苏发展期( 1978年至今)插花新体系形成
网址: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问答(3)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134.html
上一篇: 一花一世界——插花艺术 |
下一篇: 中式插花 品君子之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