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花园的应用及研究
摘要
容器花园打破了传统的花园模式,在城市景观的应用愈来愈广,形式也越来越多,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景观营造手段。本文在阐述容器花园的概念、特点、研究及发展、植物配置的基础上,提出容器花园在今后景观体验与感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容器花园,景观体验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置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和街头绿化景观成为城市绿化建设较迫切的需要,然而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越来越高,绿化用地很难保证。为提高城市绿化率,开发城市绿化形式的多样性,解决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越来越高与城市绿化建设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结合绿化实践工作,推出了移动式绿化,其简便、灵活、成景快及适应性强的优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1]。
1 容器花园
容器花园(Container gardening)是指将同种或数种观赏植物栽植于容器中,运用美学的原理,采取搭配、衬托、对比、均衡等造景手法,将景观效果达到最佳,是近年来国外较流行的微型花园模式。它们看上去像是简单的组合盆栽,实则同样蕴涵着园林造景艺术的精髓。容器与植物的搭配其具有施工方便、形式多样、占用空间少、可重复利用、成效明显等特点[2]。
“容器花园”本质上是一种盆栽形式,因为多个盆栽按照园艺设计组合搭配的花园模式。在种植方式上,它不需要大面积的种植土,从而在土壤缺乏的城市里受到欢迎。如果你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一堆盆栽堆在一起,也不能说不对。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园艺设计搭配,这才能称为真正的“花园”[3]。
2 相关特点与运用
2.1 容器植物的特点
(1)可移动性和临时性
在硬质铺装上、不适合地栽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空间狭小无法栽植或者需要迅速达到美化环境的情况下,如城市广场、建筑空隙处、活动场所等,可采用容器植物进行环境绿化布置,特别是节日庆祝和集会场所的临时布置更为适用,能快速组装成形,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更能烘托节日气氛。
(2)灵活性
容器植物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特别适合在狭小的空间如建筑屋顶、窗台、室内拐角处等小空间内使用,也可以对围栏、墙壁进行绿化,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它既可以在地栽模式不能达到良好效果或无法进行地栽的小空间内发挥作用,还可以对原有绿化景观进行点缀,增强空间的色彩美感,丰富视觉效果。此外,容器植物可以搬动,施工灵活方便,可随时随地在需要的场所灵活摆放,迅速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因此,容器植物具有空间灵活和施工灵活双重性。
(3)多样性
容器植物的多样性包括植物的多样性和容器的多样性。植物可包括花卉、树木,花卉在花色、花姿、花韵等方面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树木在树形、树姿等方面表现其个体美或通过针、阔叶相互搭配所展现的群体美。容器花卉和树木一年四季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空间上植物的多样性也将植物的美从平面引向立体。造型各异、风格不同的容器是容器植物进行绿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成分,容器的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整个景观效果。因此,随着容器的材质、颜色、形状的变化,所营造的景观氛围也随之变化
(4)广泛性
广泛性包括使用场所和植物选择范围的广泛性。容器植物因具有可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造就了其使用场所的广泛性,不管是在城市广场、道路、公园绿地等开阔空间,还是在室内的局部空间,运用容器植物进行绿化都能营造出与传统园林不同的氛围。例如,城市广场的大型花柱、花球,既能欣赏植物的群体景观效果,又能体现整个城市的气度分车带、立交桥等的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而且也可以使整个道路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并能有效的提高绿视率。
2.2 容器植物的类型
容器不仅作为植物材料的载体,也是容器花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花材的形态、色彩等观赏特性以及周围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搭配与组合,容器的选择可以从材质、色泽、体量、形状等四方面加以考虑。
2.2.1 按容器形式分
(1)花钵
花钵是近年来在国内各城市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装饰手法,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为口大底端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质地多为砂岩、泥、瓷、塑料及木制品花钵通过单一摆放或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应用到各种风格不同的环境中。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花钵在园林中的运用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造型与配置植物的和谐统一。常通过列植或对植的方式装点道路两边、庄严的办公楼前、大门入口等处,也可将同一类型的花钵组合在一起摆放在广场,形成环境色彩的跳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花篮
花篮有多种形式,分为吊篮、壁篮、立篮等,最早出现最常见的是吊篮,起初流行于欧洲。花篮的形状大多为球形、半球形,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其景观效果,展现花材的立体美。材质多为金属、塑料,做成网篮或者花盆式吊篮。将观花、赏叶的一种或几种植物栽植于容器内,经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手法营造出别有风味的景观效果,既观容器的创意和新颖又赏植物的风姿、色彩。常悬挂于道路灯柱、墙壁以及其他狭小的空间。图一是由金达莱花组成的吊篮。
(3)花箱、花槽
花箱、花槽是在城市景观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其材质有木质、陶瓷、塑料、金属等多种材质,多为长方体,之后将一种或者几种植物种在其中,形成观花、观叶或组合容器花园的现代景观。可安放在窗台、阳台、建筑物的墙面,也可装饰在护栏等处。种植了花卉的花箱、花槽不仅美化了建筑物,柔化了线条,打破建筑物固有的色彩,同时也给屋内的人构筑了一道亮丽的框景线。若在咖啡店、小酒吧门前摆放一些花箱,还可以吸引顾客,间接增加收益。
(4)花树、花球、花墙、花柱
花树、花球、花墙、花柱都是以小型的盆栽植物为基本组合单位,通过圆形、柱形、长方形的支架搭建而成,可以让人们从各个角度观赏,增强了立体效果。这类景观装饰手法结合了造型外观效果的设计与植物栽植设计,是最能体现设计者创新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手法。在节假日期间,这些形式成为城市美化中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是营造热闹氛围、烘托节日气氛的重要的表现手段,往往会成为城市某个地段的亮点和视觉焦点,具有新颖别致的景观效果。
2.2.2 按容器材质分
(1)陶瓷容器
陶瓷是制作容器的传统材料,直到现在都很流行。陶器透气性能好,但易碎,不适宜经常搬动,其造型都较朴实素雅,这种材料的纹理、颜色与植物本身具有的某些特征非常相似,与任何植物种类都能搭配而瓷器一般都经过上釉处理,无通气、透水性,但精致典雅有质感,适合搭配西洋风格的花卉,如报春花,非洲荃。
(2)木质容器
木器常用坚硬而不易腐烂的杉、松、柏等木料制作,且外部常刷以油漆,既可防腐,又增加美观,同时还廉价耐用。最常见的木质容器就是半高桶,用木头做成的简单的容器,具有乡村特色,摆放在公园草地上,野趣味十足,使整个环境形成一股休闲自然风。
(3)金属容器
金属容器质地坚硬、冰冷,给人一种现代的感觉,造型简洁、有力,常用做盆套使用,还有仿铁桶、浇水壶等各种金属变形的铁制容器,金属容器的选用考虑时节,讲究春天冬天用铜,是我国古代花艺的一种传统,考虑植物与容器节气相对应。
(4)塑料容器
强化塑料容器质地坚硬、轻盈且耐用,可加工成各种形状、颜色、外观多仿瓦盆的质感,但是透气性不良,夏天受到太阳直射盆面温度变高,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日久会风化。塑料容器多以卡盆形式应用在园林中,形成花坛、花柱等群体景观效果。
(5)石质容器
石质容器包括高贵的花岗岩、大理石、麻石等容器,石质容器通常较重,不易搬动,因此在造景时需要固定位置,之后栽植植物。各种材质的石材所营造的风格不一样。花岗岩、大理岩显得高贵,与植物可以形成高贵、典雅的欧洲古典风情,麻石则运用比较普通,在其外表进行贴面或者雕刻与植物搭配则可以形成简单、简约的风格,展现自然、生态的一面。
花器选用的材料非常广,有陶瓷、塑料、木材、金属、玻璃钢、石材、竹筒、麻绳、藤条等,几乎凡是可以盛水的器物都能够作为花器,其中又以陶、瓷、木、塑较为常见。陶器透气性好,但易碎,不宜经常搬动;瓷器多为上釉盆,美观但透气性稍差,对植物生长不利;木器多用坚硬而不易腐烂的杉、松、柏等木料制作,且外部常刷以油漆,既可防腐,又增加美观;强化塑料容器质轻、坚固、耐用,可加工成各种形状、颜色,但透气性不良,夏天受太阳光直射时壁面温度高,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玻璃纤维强化灰泥盆是最新的一种栽植容器,坚固耐用,性能同强化塑料容器,易于运输,但盆壁厚,透气性也不好。
花器虽然种类繁多,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形态不外乎这样几种:盘、钵、筒、瓶,及其变形。盘形底浅,口宽阔;钵形口较底阔,底较深,底足有高有低;筒形口与底大小相仿,有圆形,也有三角、四角、六角等形状;瓶形口小腹大,有颈[4]。
2.2.3 按植物观赏特性
(1)观叶类
红色叶类:这类植物颜色鲜艳,常用来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组合盆栽的形式用在公园绿地、道路等场所。红色叶植物并不是所有的叶色都是红色,也有部分是绿色和红色相间的,如一品红、红叶石楠、四季桂等。
黄色叶类:黄色明亮,活泼,明亮的黄色和鲜艳的红色组合能形成景观的视觉焦点,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常与欧式风格的容器相搭配。因此,黄色叶容器植物在园林中也常起点缀,装饰作用。黄色叶容器植物有一些,如金边黄杨。
紫色叶类:紫色叶植物是一种较为平静的色彩植物,使人有一种虔诚和衰弱感,紫色在大自然中又是比较稀有的色彩,有高贵之感。紫色叶植物与容器搭配时可以作为主景也可以成为配景,营造景观氛围。常见的紫色叶植物有紫鸭拓草、紫叶醉浆草等。
花叶类:同一张叶片上有多种颜色,同一株植物能堆积出斑斓的色彩,多种色彩的植物,花叶类的容器植物运用时常摆放在室内观叶。如花叶玉瞥、花叶冷水花、彩叶草、变叶木、网纹草等,可以营造热闹的氛围,在容器内若将花叶植物同纯色叶植物组合在一起,既活泼又沉稳,形成更自然的过渡。
(2)观花类
容器植物中按开花季节可分为春花类、夏花类、秋花类、冬花类。春花类春鹃、红榴木、二月兰等夏花类植物有水桅子、常夏石竹、夏鹃等。运用容器植物造景时,除了观叶以外,更多的是观花,以弥补地栽园林的不足,营造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观花类植物有多种,根据其开花时间、花色来进行配置,常见花色有以下几种
红色系:红色充满活力,给人温暖,往往形成视觉焦点,是容器花卉中常用的色彩。主要有叶子花、一串红、垂吊矮牵牛等。
黄色系:黄色花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黄首蒲、南迎春等。
橙色系:橙色花是植物色彩中重要又比较难得的色彩,地栽园林中应用较少,由于容器栽植可以培育各种花卉,因此作为传统园林中的一种点缀,形成视觉亮点。常用的有万寿菊、石蒜、首草、朱顶红、秋海棠等。
蓝色系:蓝色属于冷色系,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运用蓝色植物造景营造安静的氛围。开蓝色花的容器植物有莺尾、美女樱等。
紫色系:常见的适合容器种植的紫色植物种类有紫云英、紫萼、石竹。
白色系:白色花运用时常作为整个景观的点缀。最常见的有水桅子。
(3)观果类
容器观果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比较少,一些观果的植物不适合在容器内种植,最常见有结红果的火棘、南天竹、金桔。
(4)观茎类
容器观茎类植物有几种酒瓶兰、香蒲花序,在植物配植时一般选择观赏部位不同的花材进行组合。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在容器绿化这一方面没有专门的著作论述,但是在一些书籍的章节中也存在相关内容。
彼得·沃克在《极简主义庭院》中谈到,在庭院景观中,充分运用容器植物造景,进而体现一种简单、唯美的主义。此外,室内或中庭运用容器绿化较多,彼得·沃克在设计凯宾斯宾馆中运用了大量的盆栽植物,在一面巨大的玻璃柜上摆满了盆栽矮牵牛,更加突出了他所崇尚的极简主义风格以及植物所带来的生机勃勃。
克里斯托弗·不莱德利一霍尔在《极少主义园林》中强调,极少主义日本庭院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了解一下园林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极少主义是东西方园林建造思想的延续,日本的东方式园林,运用的植物种类很少,只是某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对盆景的运用极其广泛。禅宗巧世纪京都的龙安寺一只是用碎石铺成并带耙迹的庭院,用一些盆景进行点缀,具有一种清新的极少主义式清新感,看上去很现代,但意境原封不动地从巧世纪保留至今。
克里斯托弗·不莱德利一霍尔在这本书中举了一些庭院实例,他强调室内外空间的融合,在运用一些盆栽植物作为点缀,同样如果延伸到室内的话,却有助于把两种空间的设计统一起来。
罗宾·威廉姆斯在《庭院设计与建造》中提到容器栽植方面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些庭院设计师如何对庭院进行布局、如何通过将平面图变成立体景观、如何选择庭院设施等方面的内容。从选择栽培容器多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如容器自身的风格特色与庭院的融合,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适应等。此外还对各种容器的种类的一些用途做了描述,如花钵、花盆、花篮等。
原著日本工学会,编译石双立、司心在《漂亮的花园一美化房子周围和庭院》和《户外景观庭院设计》中主要针对日本庭院而著作,讲了关于容器植物的栽培方法、容器植物色彩的搭配、容器栽植的一些植物材料及容器植物在庭院中的应用方式做了介绍。
陈英瑾,赵仲贵在《西方现代景观植栽设计》'中零零散散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一些容器绿化的景观效果。大的方向主要是论述植物造景方面的内容,作者通过引用设计美国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的话,自然是人类的“解毒剂',记—唯有自然才`能缓解现代人的“城市综合症”,减轻快速的城市生活给人带来生存压力和心理焦虑”来阐述容器植物形成的现代景观的重要性。和英国的花园设计师休·约翰逊的话语,再没有什么能比在一个花园里劳作,抬头仰望树丛上的蓝天那样更让人心灵得到宁静的事情了〔'“,说明容器植物造景是一个媒介,连接人与早与我们疏远的大自然。王向荣,林普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中简要说明了国外现代城市景观中容器绿化的应用情况。在《美国景观》'中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居住区一章中说明了容器绿化在小区内形成的景观效果。
彭尼·斯威夫特在《庭园风格与设计》”中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容器绿化的这一节,在容器的选择方面、植物材料的选择、植物色彩的搭配以及组合盆栽上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戴维·斯蒂文森在《花园设计》旨在提出一个花园进行设计的方法,过程及在绿化上,容器的形状、风格同庭院风格相搭配,植物材料的选择色彩和种类的呼应等一系列问题。
国外关于容器植物进行绿化的著作主要是针对私家小庭院的应用来阐述的,并且以花卉的容器种植居多,而容器绿化对于城市各个场所的景观应用及乔、灌木的容器栽植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索。
尽管没有专门的书籍系统地阐述容器植物在园林景观的应用方式,但容器植物这一绿化形式涉及到园林的各个领域,如植物造景、花坛的设计与应用、植物栽培技术等。因此,在国外应用相对较为广泛。
同样,我国也没有特定的书籍来研究如何运用容器植物进行造景,只是在花坛发展、分类、设计、盆栽及植物景观的营造上略为提到,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朱秀珍在《花坛艺术》中提到对于花坛的几种概念,最后总结出花坛的功能不仅仅是观赏,而是多方面的而观赏的作用,也不仅是做点缀品,也可以成为主景如独立的盆栽花卉花坛的材料不限于低矮草本,也可采用较高的木本既可以观花,也能赏叶花坛的形式更不一定要砌边,或成为建筑物的混合体,而是可以直接栽种于没有另设边缘的草坪或树林中花坛的运用绝不限于园林绿地,而是广泛应用于任何空间环境之中。因此,在花坛的范围内出现的概念就是以盆栽花卉组成的花堆或者以独立放大的盆栽花卉。都是属于花坛概念范围内“。
期刊《组合盆栽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路线》的作者认为人们居住的环境越都市化,城市居民能够应用园地种植花草的机会越少,在自家阳台、花槽、屋顶或走廊等空间都必须用盆器来种植花草脚在我国等不发达国家,高楼大厦以及公共建筑物开放空间的周围基本上都没有花坛、土壤等种花的环境条件,都必须利用容器种植花木以提高绿化、美化效果,组合盆栽也因此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组合盆栽一营造室内花园》中分析阐述有关组合盆栽的内涵、意义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组合盆栽新的理解,即作为“容器花园”的形成。组合盆栽需注重园林化的设计理念,营造真正的室内花园,并结合作者研制的体会,文中还探讨了组合盆栽设计制作的原则与植物、容器和栽培基质的材料选择。《四季兼容的容器花园》`主要是对容器植物在色彩的搭配、脚季节性搭配及叶形的搭配问题上列出实例,通过图片的方式形象的阐述如何制作容器花园。《庭院盆栽花卉》《园林树木的容器栽植技术》《浅谈花钵植物种植技术》中研究了盆栽花卉、容器栽植的意义、花钵的形式、特点、栽培的技术和方法及进行容器栽植时,容器材料的选择、土壤和肥料的选择及日常管理方面做了阐述。期刊《花卉立体装饰中对花卉立体装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花卉立体装饰的常见形式,即花车、花篮、花箱等、常用花材和安装时出现的常用问题。
现代容器花饰的前身主要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植物盆栽,植物盆栽被认为起源于我国。在东汉年间,包括盆景在内的植物盆栽就已经作为一种庭园和居室的美化手段进入了贵族阶层的生活,在明清时期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现今一些容器花饰形式(如花钵)依然保留着盆栽花卉的特点。西方国家也同样如此,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时代,人们就普遍用陶土盆钵种植月桂树、黄杨、桃金娘等观赏植物,那时用容器栽培植物主要是因为布置上较为灵活。西班牙还有 14 世纪中叶摩尔人以容器栽培植物所围塑的花园遗址。在12至14世纪的英国宫殿及僧侣庭园中也常见容器花卉种植的记录。在15至16世纪后,受南欧意大利的影响,北欧出现许多设计精美的花园,其中不乏流行用石、铝、铜所制的精美容器来栽种植物,有些国家则依照地中海国家的习惯,用木箱、金属桶栽种柑橘类植物,夏季时移到庭园作户外观赏[5]。19 世纪以来,随着时代与观念的演变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可利用各种材质制作容器并设计出丰富多变的盆器造型,将盆栽摆设于阳台、花园或草坪中。如今,现代城市的扩张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土地的急剧减少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后果,人们都在寻求一种能够在不增加土地占用面积的情况下,既能增加城市绿量与开花量、又能改善城市视觉环境的有效方法。现代容器花饰能够满足这双重要求,它可以充分利用狭小的空间,在周年时间内都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对绿化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城市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形式,因此有理由相信,容器花饰必将在国内流行起来。
在日本,欣赏花的人很多,其中非常受欢迎的没有园子与空地也能赏花的“容器园艺”正成为景观花卉的主流消费形式,日本每年人均消费盆花超过 800 元人民币,台湾也达 80 元左右[6]。日本通过花与绿博览会来大力宣传容器栽培,这一推广模式也十分符合中国城市的居住环境改善。在欧洲,经常能看到的是各国的街道和住宅用盆栽鲜花来装饰,并以英国和德国最为著名,其中又以英国城镇的街头吊篮最为引人注目,令人感到花与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5]。与之相比,国内园林界在容器花饰方面的宣传较少,并且习惯采用传统的花卉地栽模式,只在一些重要节日、标志性的景观场所布置较好的容器花饰;此外受制于消费观念与平均消费能力,人们对这一新事物的认识与接受比较淡漠;容器花饰配套产业不够发达,小规模效应导致多数容器产品价格过高;园林行业对容器花饰的深入研究也很欠缺。但值得欣慰的是,现代容器花饰作为城市特色绿化的一种正逐渐出现在城市景观中,伴随着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行,相信这一花卉装饰形式将会被人们熟悉和了解。
4 应用实例
以衡山路和徐家汇商圈容器花卉设计案例,并针对两种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衡山路是上海著名的酒吧休闲街,建筑以欧式风格为主,道路两侧悬铃木高大挺拔,绿树成荫,体现了浪漫与恬静;徐家汇商圈是则上海著名的商业中心,周边商务楼宇和时尚购物中心高大雄伟,体现了上海特色。在容器花卉设计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做适合的作品,要与环境相融合,体现特色。
4.1 衡山路容器花卉
抓住“浪漫”、“酒吧”“小资”等特色,容器应结合欧式酒吧元素,容器设计成啤酒桶式花卉容器,造型体现自然、简洁,花卉应选择纯色系,品种不宜过多,体现整体感。啤酒桶是欧式休闲酒吧的主要酒容器,把其提炼简化成花卉容器;花卉配置选用,色彩艳丽喜庆。容器布置在酒吧休闲街的人行道上,与酒吧环境融为一体,与衡山路整体风格协调一致,让人充分感觉到衡山路酒吧街的浪漫。
4.2徐家汇商圈容器花卉
抓住“时尚”、“购物”等特色,容器体量不大,但要非常时尚与精致,容器设计应充分抓住“时尚购物”元素,容器设计为“时尚拎包”型花卉容器,“时尚拎包”由两个高低错落的“时尚包”组成,布置地点选在徐家汇位置最好的港汇广场台阶上,在宽敞开阔的广场台阶上布置了15组,使整个广场在“时尚拎包”容器花卉的衬托下,格外绚丽与时尚,整体容器花卉组合与徐家汇商圈风格巧妙结合。
5 体验与感知
容器花园主要是组要由容器植物组成的景观形式,在组成上无异于容器本省和植物两种,容器花园本身的建设尚未成熟,没有较为典型的大尺度容器花园案例,单个容器植物较为常见。在体验与感知上,主要可以以两种方式来进行体验与感知内容的设计。
5.1增加人的参与活动
容器花园的互动体验设计可以参照其他花园、公园等的设计,设置特有的活动内容,让游人参与到花园活动中,而容器植物本身作为观赏对象或是发挥组织交通、分割空间等功能。这一形式也就是将常见的景观互动设计的对象换为容器花园,通过增加互动装置、给场地赋予特定体验情景等方法,让游人能在场地中有丰富体验。目前尚未有类似案例,但是今后容器花园的参与体验可以参照其他类型的互动景观的形式,如张唐景观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各种儿童和游人参与互动和体验的装置、华南理工大学团队“消失的花园”的案例,让普通的小花园充满故事性,赋予场地价值。
5.2容器植物本身作为景观体验内容
除了上述的给容器花园增加互动体验内容外,可以把容器植物本身作为互动体验内容,在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来进行创新。其中,视觉体验主要是遵循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来建造优美丰富的容器花园;听觉方面,可以结合容器植物与其他园林造景要素来体现声景,如风声、水声、鸟声等;嗅觉上,主要通过栽植芳香植物来刺激人的嗅觉,丰富体验;味觉可以结合可食景观,营造可食容器花园,如一些都市农业园的菜盒子、管道栽培等;触觉,主要可以从两方面体现,一直植物本身的质感,而是不同容器材质的质感,围绕这两个内容,让游人能够触摸和感受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容器材质等等。
6 体验与感知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绿化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容器植物逐渐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一大亮点,被广泛应用在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室内等场所。在国外,容器花饰已十分流行,已经成为城市观赏园艺的分支行业,在国内,这方面的应用困境较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念解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容器花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应用与设计形式上也逐渐向多层次、多季节的方向发展。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有亲近自然的愿望,欣赏者对植物成景后产生不同心理时空与情绪,而容器花园很好地迎合了这一需求。虽然容器植物的栽培技术、容器的材料和造价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容器花园的发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容器花园自身特有的优势,其在今后的城市绿化发展中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参考文献
[1] 时燕.容器花箱在移动式绿化中的运用[J].风景园林,2011(3);93
[2] 曹阳.浅谈容器花园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4):36-39.
[3] 王艳妮,朱朝伟,黄云皓,安富建.组合盆栽蓬勃崛起 “容器花园”止步不前?[J].绿化与生活,2017(03):49-51.
[4] 郑洁. 城市容器花饰的景观价值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5] 史金城.组合盆栽技艺[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
[6] 何小唐.台湾花市组合盆栽盛行[N].中国花卉报,2001-02-10
[7] 包满珠.花卉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9.
[8] 仝婷婷. 容器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9] 张黎.活动花坛在城市绿化美化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02(02):51-52.
[10] 丁菲,吴南生.组合盆栽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路线[J].江西林业科技,2003(02):36-37.
[11] 夏宜平,柳骅,邱莹,万赛姿.组合盆栽——营造室内花园[J].广东园林,2005(01):30-32+35.
[12] 高翔,徐婧舒.容器绿化的设计与应用[J].园林,2009(08):56-57.
[13] 郑文俊,王彩云.盆栽植物造景技艺[J].林业调查规划,2006(04):144-146.
[14] 周奎,贾佼艺,刘亚莉.论组合盆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89-190.
[15] 祁玉玲.浅析组合盆栽的创作路径[J].现代园艺,2019,42(17):167-168.
[16] 张玉梅,张珍,陈锦蓉.组合盆栽的分类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57-159.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平台,仅代表原作者意思表达,仅供学习与分享,关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欢迎点击下方进行点评或留言,小编会筛选进行展示。。。。。。 。。
现代园林
ID:xiandaiyuanlin
点击“ 阅读原文”,在线报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宋画中的“容器插花”图像研究(70页)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园艺疗法的城市青年亚健康康养花园设计研究与应用
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北方城市墙面绿化的设计及应用.doc
组合盆栽的分类与应用
多肉植物在花园造景中的应用
容器育苗技术通用12篇
LED照明技术在渔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展望
立体花坛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网址: 容器花园的应用及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277.html
上一篇: 木兰花园林用途 |
下一篇: 公园园林花境植物选择与营造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