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引起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及蔬菜、果树上重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系统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结构、生物学特性、系统分类概况、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害虫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及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生产上主要园艺害虫的分布和危害特点、识别特征、发生规律、测报方法和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引起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及蔬菜、果树上重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系统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结构、生物学特性、系统分类概况、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害虫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及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生产上主要园艺害虫的分布和危害特点、识别特征、发生规律、测报方法和防治技术。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园艺植物病虫防治研究领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已学到的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去思考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认识其在生态农业、无公害生产和园艺植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园艺生产、科研、技术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成绩 要求
本门课分为园艺植物病害防治与园艺植物虫害防治两大部分,授课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每一章节讲授结束后都留有在线完成的单元测验(客观题,平台自动判分)和单元作业(主观题,学生互评),题目的知识面覆盖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的成绩将作为课程总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课程进行过程中,针对具体讲授内容,布置作业。总分=单元测验10%+单元作业25%+课堂讨论5%+10%视频学习完成度+考试50%,总分60-79分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
课程大纲
01
园艺植物虫害防治-绪论
了解园艺植物虫害防治的主要内容,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害虫对园艺植物的危害及害虫防治的重要性。
课时
1. 园艺植物虫害防治的主要内容
2. 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3. 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4. 昆虫纲的特点
5. 昆虫纲繁盛的原因
6.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02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绪论
了解园艺植物的重要性、园艺植物病害对园艺植物造成的危害以及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课时
1.园艺植物的重要性
2.园艺植物病害对园艺植物造成的危害
3.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03
第一章 昆虫的形态结构
了解昆虫复眼、触角、下颚须等主要感受器官的亚显微构造和功能。 理解触角、口器类型及其功能;翅的发育、翅脉与脉相、翅的类型及连锁方式; 掌握昆虫产卵器的类型及其与产卵场所的关系; 熟练掌握昆虫体壁组成、功能与杀虫剂的合理选择;昆虫的口器特征与杀虫剂的合理选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课时
1.1昆虫头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1.1头部的构造和分区
1.1.2 昆虫的头式
1.1.3 昆虫的触角
1.1.4 昆虫的眼
1.1.5 昆虫的口器
1.2昆虫胸部
1.2.1 胸部的构造
1.2.2 昆虫的胸足
1.2.3 昆虫的翅
1.3昆虫腹部
1.3.1腹部的构造
1.3.2 昆虫的尾须
1.3.3 昆虫幼虫的腹足
1.3.4 昆虫的外生殖器
1.4 昆虫的体壁
1.4.1 体壁的功能
1.4.2 体壁的构造
1.4.3 体壁的衍生物
1.4.4 体壁的色彩
1.4.5 体壁与防治
04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了解昆虫体腔的分区、排泄系统、循环系统、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和掌握昆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害虫药剂防治之间的关系。
课时
2.1 体腔
2.2 消化系统
2.2.1 消化系统的构造
2.2.2 消化道的变异
2.2.3 消化系统与药剂防治
2.3 排泄系统
2.3.1 马氏管的功能
2.3.2 马氏管的构造和类型
2.4 呼吸系统
2.4.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4.2 气门的不同类型
2.4.3 呼吸系统与防治
2.5 循环系统
2.6 神经系统
2.6.1 神经系统的构造
2.6.2 神经系统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2.7 感觉系统
2.8 分泌系统
2.9 生殖系统
2.9.1 生殖系统的功能
2.9.2 生殖系统与害虫防治
05
第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了解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卵胎生、世代、年生活史、休眠、滞育的定义;不全变态和全变态类型的含义;完全变态类昆虫幼虫和蛹的划分方式; 理解昆虫的迁飞和滞育的内源激素调控; 掌握昆虫的繁殖方式和两种变态类型;熟练掌握昆虫各发育阶段的活动特点和主要行为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课时
3.1 昆虫的繁殖方式
3.1.1 两性生殖
3.1.2 孤雌生殖
3.1.3 卵胎生
3.1.4 多胚生殖
3.2 昆虫的变态
3.2.1昆虫变态的定义和类型
增节变态(anamorphosis)
表变态(epimorphosis)
原变态(prometamorphosis)
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完全变态
3.2.2 不全变态
3.2.3 全变态
3.3 昆虫的个体发育
3.3.1 卵
3.3.2 幼虫
3.3.3 蛹
3.3.4 成虫
3.4 昆虫的生活史
3.5 昆虫的行为
3.5.1 周期性节律活动
3.5.2 食性
3.5.3 趋性
3.5.4 群集性
3.5.5 迁移性
3.5.6 假死性
3.5.7 保护色和警戒色
06
第四章 昆虫分类学
了解昆虫主要目的识别特征及其代表种; 理解昆虫模式标本翅脉的命名以及昆虫前后翅的连锁器类型; 掌握叶蝉和飞虱、虎甲和步甲、天敌瓢虫和植食性瓢虫、蛾类和蝶类的两两区别; 熟练掌握昆虫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课时
4.1 昆虫分类学的目的和意义
4.1.1 昆虫分类学的任务
4.1.2 昆虫分类学的目的
4.1.3 昆虫分类学的意义
4.2 昆虫分类阶元与分类系统
4.2.1 分类阶元
4.2.2 分类系统
4.3种的定义
4.4命名法与学名
4.5昆虫主要目的介绍
4.5.1 直翅目
4.5.2 缨翅目
4.5.3 半翅目
4.5.4 同翅目
4.5.5 脉翅目
4.5.6双翅目
4.5.7鳞翅目
4.5.8膜翅目
4.5.9 鞘翅目
07
第五章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了解有效积温法则的定义,植物的抗虫机制,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昆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 理解天敌的常见类群及其作用对象;掌握有效积温法则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掌握害虫的调查方法。
课时
5.1 环境与生态因子
5.1.1 环境
5.1.2 生态因子
5.1.3 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5.2 非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5.2.1 气象因子
5.2.1.1 温度-有效积温法则
5.2.1.2 湿度
5.2.1.3 光照-光周期
5.2.1.4 风
5.2.2 土壤因子
5.3 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5.3.1 食物因子
5.3.2 天敌因子
5.4 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5.5 昆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5.5.1 种群及其数量变动
5.5.2 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
5.5.3 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
5.6 虫害发生的原因和虫灾防治的基本途径
5.7 害虫的调查方法
5.7.1 害虫调查内容、方法与原则
5.7.2 总体、样本及样本单位
5.7.3 昆虫的分布型
5.7.4 取样方法
5.7.5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数据表示方法
5.8 害虫的预测预报
5.8.1 预测预报方法
5.8.2 发生期预测
5.8.3 发生量预测
5.8.4 分布蔓延预测
08
第六章 园艺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5种防治方法的定义及其主要措施;理解害虫综合防治概念的变迁; 掌握不同种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熟练掌握根据害虫的主要习性提出防治方法。
课时
6.1 害虫的定义
6.2 植物检疫
6.3 农业防治
6.4 生物防治
6.5 物理机械防治
6.6 化学防治以及常用杀虫剂类型和作用机制
09
第七章 蔬菜害虫
了解蔬菜上 从春季到秋季害虫的总体发生规律; 掌握蔬菜上各类害虫的代表种及关键防治措施; 熟练掌握蔬菜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
课时
7.1 吮吸性害虫
7.1.1 吮吸性害虫的种类及危害
7.1.2 蔬菜上主要吮吸性害虫的发生规律
7.1.3 吮吸性害虫的防治
7.2 食叶类害虫
7.2.1 食叶类害虫的种类及危害
7.2.2 蔬菜上主要食叶类害虫的发生规律
7.2.3 食叶类害虫的防治
10
第 八章 果树害虫
了解果园从春季到秋季主要害虫的总体发生规律; 掌握果树上各类害虫的代表种及关键防治措施; 熟练掌握果树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
课时
8.1 食茎叶果类害虫
8.1.1 食茎叶果类害虫的种类及危害
8.1.2 蔬菜上主要食茎叶果类害虫的发生规律
8.1.3 食茎叶果类害虫的防治
8.2 潜皮蛀干蛀果类害虫
8.2.1 潜皮蛀干蛀果类害虫的种类及危害
8.2.2 蔬菜上主要 潜皮蛀干蛀果类害虫的发生规律
8.2.3 潜皮蛀干蛀果类害虫的防治
11
第九章 园艺植物病理学的相关概念
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的特点,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定义,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
课时
9.1 植物病害
9.1.1 植物病害的定义
9.1.2 植物病害的类型
9.1.3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9.2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9.2.1侵染性病害的定义及病因
9.2.2 非侵染性病害的定义及病因
9.3 植物病害的症状
9.3.1 植物病害的病状
9.3.2 植物病害的病征
9.3.3 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
12
第十章 园艺植物病原生物
了解引起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生物,园艺植物病原菌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以及与园艺植物病害相关的主要类群。
课时
10.1病原菌物
10.1.1病原菌物概述
10.1.2园艺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
10.2 病原原核生物
10.2.1 病原原核生物概述
10.2.2园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
10.3植物病毒
10.3.1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10.3.2植物病毒的侵染和传播
10.3.3植物病毒的分类
10.4植物病原线虫
10.4.1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和解剖特征
10.4.2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
10.4.3植物病原线虫的传播
10.4.4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0.4.5园艺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
10.5寄生性植物
10.5.1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10.5.2寄生性植物的分类
13
第十一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了解和掌握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和病原物的传播途径;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植物病害预测的方法。
课时
11.1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1.1.1 病原物的致病性
11.1.2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1.2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11.2.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11.2.2 病害循环
11.3 园艺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11.3.1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11.3.2 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11.3.3 植物病害的预测
14
第十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了解植物病害诊断的定义,植物病害诊断对病害防治的意义; 理解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和经济观; 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程序,植物病害诊断的方法和技术,植物病害控制的策略和原理; 熟练掌握柯赫氏法则的主要内容,植物病害控制的各种防治技术和方法,生物防治的机制,化学防治的原理。
课时
12.1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
12.1.1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
12.1.2 柯赫氏法则的具体内容
12.1.3 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12.1.4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12.2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总论
12.2.1 植物检疫
12.2.2 农业防治
12.2.3 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
12.2.4 生物防治
12.2.5 物理防治
12.2.6 化学防治
15
第十三章 瓜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的防治
了解北方常见瓜类蔬菜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和十字花科蔬菜病害如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黑斑病、白斑病、细菌性黑腐病、炭疽病、根肿病等的症状特点、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掌握北方主要瓜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病害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课时
13.1 瓜类蔬菜病害
13.1.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危害
13.1.2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
13.1.3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
13.1.4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
13.1.5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13.2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13.2.1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和危害
13.2.2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症状
13.2.3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病原物
13.2.4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病规律
13.2.5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防治
16
第十四章 茄科蔬菜病害的防治
了解主要茄科蔬菜病害如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疫病、辣椒白星病、茄子黄萎病、茄子褐纹病、茄子菌核病、绵疫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的症状特点、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掌握北方主要茄科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病害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课时
14.1 茄科蔬菜病毒病
14.1.1 发生和危害
14.1.2 症状
14.1.3 病原物
14.1.4 发病规律
14.1.5 综合防治
14.2 茄科蔬菜疫病
14.2.1 发生与危害
14.2.2 症状
14.2.3 病原物
14.2.4 发病规律
14.2.5 综合防治
17
第十五章 苹果病害的防治
了解主要苹果病害如苹果树皮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霉心病和白粉病等的症状特点、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掌握北方主要苹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病害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课时
15.1 苹果树皮腐烂病
15.1.1 发生和危害
15.1.2 症状
15.1.3 病原物
15.1.4 发病规律
15.1.5 综合防治
15.2 苹果褐斑病
15.2.1 发生与危害
15.2.2 症状
15.2.3 病原物
15.2.4 发病规律
15.2.5 综合防治
18
第十六章 梨树病害的防治
了解主要梨树病害如梨黑星病、梨锈病、梨黑斑病、梨树轮纹病、梨褐腐病等的症状特点、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掌握北方主要梨树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病害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课时
16.1 梨黑星病
16.1.1 发生和危害
16.1.2 症状
16.1.3 病原物
16.1.4 发病规律
16.1.5 综合防治
16.2 梨锈病
16.2.1 发生与危害
16.2.2 症状
16.2.3 病原物
16.2.4 发病规律
16.2.5 综合防治
相关知识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艺植物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试卷和答案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冬季园艺花卉防寒养护及病虫害防治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采用()防治、()防治、()防治方法,把药剂防治作为辅助手段。
刍议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浅谈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园艺学论文
夏季植物病虫害高发,这些防治技巧你知道吗?
网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704.html
上一篇: 合欢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
下一篇: 八仙花常见的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