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题棉花图册》印行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作者为清乾隆年间重臣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承。方观承(1698—1768)安徽桐城人,清乾隆时著名水利家和植棉专家。
方观承十分重视棉花生产,认为种棉“功同菽粟”,只有使农民种棉纺织,才能使“衣被周乎天下”,“且籽可榨油,渣可肥田,秸可作燃料”。他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植棉经验,于乾隆三十年,绘成《棉花图说》16幅,系统地说明了从植棉到成布的全过程,同时列出每道工序的生产工艺及经验,呈进御览。乾隆皇帝龙心大悦,御笔题诗16首,备加赞赏,下诏将《图册》颁行天下。
《御题棉花图册》文本高32厘米,宽31厘米,为竖字版,无标点,为蓝色底文本。分为奏章、皇帝批文、释文三部分,共27张,图文并茂。每页居中对折,占两个页码。其中,印章27个,版心阴刻,蓝墨印刷,为宣纸衬底,原收藏者又以绵纸裱褙。
《图册》计16讲,每讲一图,并附乾隆御制诗及作者题诗各一首,御制诗下钤阴文、阳文篆字闲章各一枚,文字则为该图之解释诠注。闲章铭为“写心、宵衣旰食、墨云、笔端造化、笔甫春雨、游穴艺圃、用笔在心、几席有余香、落纸云烟、德日新、濑芳润、研露、天枧月墀”等。
如《图册》第一解(见图),乾隆皇帝御制诗曰:“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雨足清明方播种,功资耕织燠黎元。”大意是说,棉花是从国外传入的物种,清明节令雨水丰沛之时方可种植,它是黎元(百姓)赖以生活的重要物资。
方观承的诗文为:“细将青核选春农,会见霜机集妇功。千古桑麻文字外,特摛睿藻补豳风。”
该讲的诠释文字说,“种选青黑核,冬月收而曝之。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之,宜夹沙之土,秋后春中频犁,取细列作沟塍,种欲深,覆土欲实。虚浅则苗出易萎。在谷雨前者为植棉,过谷雨为晚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2月29日 第六版)
相关知识
《御题棉花图》题诗、铭文全览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助力万盛文物事业发展 ——推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常态化的具体实践
2015年10月,内蒙文物与植物考古专家学者表示,经长期研究,发现植物研究界
固原宋代及其后文物考古的发现与收获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和考古设备更新项目——科技考古设备项目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员参加全国动植物考古学研讨会
省考古学会2022年年会发布31项重要考古发现——无声的遗址,讲述千百年前的江苏
文物专家“开棺验尸” 埃及公布年度考古大发现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公告
网址: 御题棉花图册(文物与考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8336.html
上一篇: 竹雕花书柜 |
下一篇: 上海老锡壶回收+上海老锡罐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