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湖南的省辖市·永州

湖南的省辖市·永州

湖南的省辖市·永州

汉族屏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永州</b></p><p class="ql-block">永州市,雅称“潇湘”,湖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湖南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p><p class="ql-block">永州市是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名单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p><p class="ql-block">以下介绍永州的十大著名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嶷山舜帝陵景区</b></p><p class="ql-block">舜帝陵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名重华,号有虞氏,故也称虞帝,相传他是黄帝的九世孙,为五帝之一。据《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一说在娥皇峰下,一说在女英峰下,具体地点已无从考究,但有关舜帝的传说和遗迹在九疑山有很多却是真的。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奇树、怪石、亭阁相映成趣,巧夺天工,加上珍稀动、植物众多,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不仅是天然的“珍稀动、植物宝库”和“森林氧吧”,还有中国“第二花果山”之美誉,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舜帝陵位于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疑山,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陵区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山中海拔最高的舜源峰,古木参天,怪石嶙峋,主峰上猕猴成群,常与游人相戏,别具情趣,登顶四望,九疑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p> <p class="ql-block"><b>舜帝陵</b></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p> <p class="ql-block"><b>神道</b></p><p class="ql-block">神道全长210米,神道两旁并列石人石象,由北向南分别为:狮、犀牛、龟、象、麟、羊、武官、文官。</p> <p class="ql-block"><b>舜源峰</b></p><p class="ql-block">舜源峰也叫陵山,“远古无墓葬,依山为陵。”因而舜源峰即视为舜帝的陵。舜源峰为复斗状,主峰雄姿耸立,海拔650余米。峰上猕猴成群,常与游人相戏,别具情趣,登顶四望,九嶷山光水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午门</b></p><p class="ql-block">宽25米,高14.6米为宫城式三门城楼,城楼为单檐歇山顶全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b>拜殿</b></p><p class="ql-block">重檐全木构建筑,建在高80厘米由花岗岩砌成的须弥座上,长24.04米,宽18米,高14.95米。拜殿是以前祭舜的主殿,四周回廊、屋顶覆盖黄色硫璃瓦。陈列了九疑山地形模型和一套仿古铜编钟在内,三面墙上有刻书,古文隶体,介绍舜帝生平及业绩。</p> <p class="ql-block"><b>正殿</b></p><p class="ql-block">正殿是舜帝陵最大的一个殿堂,祭祀的主体建筑。它宽36.3米,深18.5米,高16.5米,重檐庑殿全木结构,殿基为须弥座。</p> <p class="ql-block"><b>寝殿</b></p><p class="ql-block">殿中有一块墓碑,是汉代零陵郡守徐俭所立,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碑上写着“帝舜有虞氏之陵”。</p> <p class="ql-block"><b>碑廊</b></p><p class="ql-block">位于寝殿下方,左右各设一廊,陈列从清朝到民国的祭碑32块,其中何绍基的“谕祭文”,被誉为书苑珍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浯溪碑林景区</b></p><p class="ql-block">浯溪碑林为国内最大碑林,是研究碑石文化的一个宝库。它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浯溪镇)西南部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这里文奇、字奇、石奇,历代共有250多名文人学士到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石上,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p> <p class="ql-block">浯溪碑林是珍贵的书法石刻宝库。现存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代17、宋代116、元代5、明代84、清代92、民国9、时代不明的182方。最高的刻在30米悬崖峭壁上,字径2.3米;最低的在溪畔崖脚,字径1厘米。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全。其作者荟萃了唐以来的历代名家。</p> <p class="ql-block"><b>宝篆文光</b></p><p class="ql-block">宝篆亭,最初是清乾隆时县令宋溶为了寻见元结《峿台铭》碑志喜而建。现亭中竖立的第一块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绪年间,抚湘使者吴大澂(cheng)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游览碑林的前言。</p> <p class="ql-block"><b>浯溪漱玉</b></p><p class="ql-block">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底,淙淙不绝,穿过石涧,浪花飞溅,阳光一照,洒下万点鳞片,就象玉石的碎片一样,溪声、溪色、溪光令人陶醉,曾的多为名家赞誉。</p> <p class="ql-block"><b>香桥渡香</b></p><p class="ql-block">乃溪上的石英钟桥,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此桥历史悠久,宋代诗人臧辛伯有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游香桥渡香简介</p><p class="ql-block">乃溪上的石英钟桥,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此桥历史悠久,宋代诗人臧辛伯有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p> <p class="ql-block"><b>双龙戏珠</b></p><p class="ql-block">位于溪口,乃一方一圆两块巨石,方形平台石为元结经常垂钓的“钓台石”,”圆形巨石恰在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每当洪汛季节,溪水冲入湘江,碰着圆石后很自然地分成两股水,两股水就象两条龙一样围着圆石头转,这圆石就是一颗龙珠了,故名“双龙戏珠”,是很难得一见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b>亭六厌</b></p><p class="ql-block">“亭”是“三吾”之一,元结《 铭》中“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寒日,方暑厌者清风”,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写出来了。此处“远山、清川、水声、松吹、寒日、清风”正合“六厌”之说,实则“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即“六爱”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龟石古篆</b></p><p class="ql-block">位于亭下面,为这两块中间断开的篆刻石碑,碑形似龟,是浯溪最古老的两块碑。此二碑是公元767年元结请当时两位著名书法家季康、袁滋分别用“玉箸”、“钟鼎”两种古篆体书写的《浯溪铭》、《铭》。现在这两块石碑都被列为国家一级石刻,视为国宝。</p> <p class="ql-block"><b>摩崖三绝</b></p><p class="ql-block">即《大唐中兴颂》碑,被称为“文、字、石”皆奇,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p> <p class="ql-block"><b>镜石含晖</b></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兴颂”左侧,乃为一石镜,高0.46米,宽0.8米,乌黑而光滑,抹之以水,能照人面、照人心,相传当年它还能照唐宫景,也就是说能把唐宫内“孽臣奸骄,为惛为妖“的丑态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显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b>夬符镇妖</b></p><p class="ql-block">位于镜石顶上高崖,为一直径达2.7米,深17厘米的的符号,读音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卦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压邪,故名“镇妖符”,又叫“柳压符”。传说甲寅岁柳应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急书“夬”符于魔掌,顿时电闪雷鸣,妖不见了。次早“夬”符出现在崖壁,柳公便刻石以镇之。</p> <p class="ql-block">吕仙寿屏</p><p class="ql-block">镶嵌在“镇妖符”左侧崖壁上,高1.5米,宽0.7米,相传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所书写的“寿”字屏,所以叫做“吕仙寿屏”,它奇特的地方还因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禄寿”十八个字及太极八卦图形等。</p> <p class="ql-block"><b>石韵金音</b></p><p class="ql-block">为一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鹅卵石轻轻地敲,任何部位都能发出金属般悦耳的不同响声,故名“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来百鸟鸣琴,松声和韵,浪声拍板,连韩湘子都来吹笛子为他伴奏。</p> <p class="ql-block"><b>窊尊夜月</b></p><p class="ql-block">位于浯溪的最高点峿台,相传当年元结凿出这窊尊装酒,每逢月夜即邀颜真卿等好友围坐窊尊饮酒、吟诗、赏月,可惜酒不够喝,每次都不欢而散。后来山神得知,湘江水入窊尊化为琼浆。从此,窊尊“无底不愁空”。祁山酒妖知道后,前来盗宝,又有吕洞宾举剑劈妖。如今峿台上还留下了当年妖怪的脚印、手指印、臀部印迹、睾丸印及吕仙剑划的痕迹,都非常清晰逼真,委实神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p><p class="ql-block">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中国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华南最大的华东黄杉群落和红豆杉群落和“十里画廊”小黄江源游道等著名景观,是一处集朝佛揽胜、休闲避暑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作为一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湖南阳明山既有流泉飞瀑、奇峰怪石,又有云山雾海、古建古寺,特别是高山杜鹃花海最为壮观,被文人骚客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引得各地游客蜂拥而至,一赏阳明山瑰丽风景,呼吸清新空气,探古寻今。</p> <p class="ql-block">湖南阳明山坐落在永州双牌县东北隅,占地面积114.5平方公里。园内以万寿寺、杜鹃花海为重点游览区域,有万寿泉、万余亩野生杜鹃花树、白云寺、望佛台、小黄江源瀑布群、大黄江源瀑布群、万和湖、神秘石、邓家大院等景点。同时,保护区内还有成片的恶黄杉森林群落以及云豹、白鹇、红腹锦鸡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101种,生物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b>公园、</b><b style="font-size: 18px;">阳明山</b></p><p class="ql-block">湖南阳明山西临潇水,东接永州,南近桂林、北望衡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湘南与湘中之间。公园内最高点是望佛台,海拔1624.6米,园内沟谷纵横、峰峦起伏,野趣十足。</p><p class="ql-block">阳明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被誉为人间“灵山福地”。蒋介石当年崇尚阳明山,曾上山拜佛,经仙光大师指点“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蒋介石逃往台湾后,遂将台湾的草山改为阳明山,留下了一段难解的阳明山情结。</p> <p class="ql-block"><b>银蛇潭、黄衫</b></p><p class="ql-block">保护区内最为突出的是成片黄杉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东昌源村的老屋至北江冲一带,约4.2万亩,共有成林50562株,其中黄杉母树林成团状分布的核心区为2140亩,与阔叶林或其它针叶树混交。黄杉的种源稀少,故而这片群落显得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b>小黄江源瀑布群、红军亭</b></p> <p class="ql-block"><b>万和湖、保护区</b></p><p class="ql-block">阳明山是国内罕见的生态宝库,自古就有“北有庐山、南有阳明”之说。山脚的竹、山腰的原始次森林、山顶的杜鹃花构成了奇特丰富的生态画卷,森林覆盖率达96%,空气清新无比,有“天然氧吧”、“湘粤凉岛”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b>红六军团领导人群雕、大黄江源瀑布群</b></p><p class="ql-block">阳明山上共有32溪、84潭、18可观瀑布,尤其是藏在深山的大黄江源,是柳宗元《游黄溪记》黄溪河的源头。其间一条山溪飞流直下,连成五重瀑布,世界罕见,被旅游专家誉为“湖南的九寨沟”。</p> <p class="ql-block"><b>万寿寺、平安钟</b></p><p class="ql-block">万寿寺是阳明山的核心,寺院自唐朝起就开始兴建,到明清达到鼎盛时有大小寺庵108座。而万寿寺恰恰处于两条龙首之处,又有"双龙戏珠"的说法。如今修复后的寺殿座北朝南,气势恢宏磅礴,寺前后都是长满苔藓的原始次生林,从原始次生林中的游道步行下山,可以让人领略到古木参天、浓荫如盖、遮天蔽日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b>古寺、大雄宝殿</b></p> <p class="ql-block"><b>万寿泉、</b><b style="font-size: 18px;">天下第一杜鹃红</b></p><p class="ql-block">在寺院后方,有一座古石塔叫镇水宝塔,为北宋遗物;塔前是一口千年古井名为万寿泉。万寿寺古井酷暑不竭,大雨不溢,饮之回味无穷,誉为“阳明圣泉”。</p><p class="ql-block">阳明山的杜鹃花种类有16多种,常见的有映山红、鹿角杜鹃、云锦杜鹃等,还有一种阳明山特有的杜鹃,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命名为阳明山杜鹃。</p> <p class="ql-block"><b>杜鹃花、观景台</b></p><p class="ql-block">平日里,杜鹃花树翠绿的叶子汇成绿色海洋,而每年的4月底、5月初,这里便是一片杜鹃花的海洋。文人骚客誉其为“天下第一杜鹃红”,入选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大世界基尼斯纪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b></p><p class="ql-block">永州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史为舜帝南巡驻跸地。舜皇山层峦叠翠,峰险、瀑布纵横、溶洞状丽,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登舜峰绝顶观云海,迎日出,因季节不同,景观各异。</p> <p class="ql-block">永州舜皇山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境内,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总面积1454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1.8%,有原始次森林5300公顷。舜皇山有飞珠溅玉、气势恢宏的瀑布22处,如宫娥瀑、女英织锦瀑、二妃晾锦瀑;有古木参天、树藤难辨、野趣横生的原生次森林5300多公顷,真是林海壮观、竹海迷人、花海绚丽;园内有可开发的溶洞13个,多姿多彩,争奇半妍,已开发的舜皇岩,可谓“宫宫有景宫宫秀,洞洞含情洞洞香”,还有无数美不胜收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宫娥瀑</p><p class="ql-block">瀑布在水潭里泛起层层涟漪,坐在水潭的大石上,显得是那样深雅、悠然。</p> <p class="ql-block"><b>女英织锦瀑</b></p><p class="ql-block">女英织锦瀑,从数百米高的山顶飞泻而下,逐步往下分拆成几个,越下越宽,其中许多小瀑布,或水帘,或细泉,或飘带,或飞丝。</p> <p class="ql-block">二妃晾锦瀑</p><p class="ql-block">路边的石头上卧刻着“二妃晾锦瀑”五个鲜红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b>蝴蝶谷</b></p> <p class="ql-block"><b>漂流</b></p><p class="ql-block">开设的阿巴达(阳江)漂流还曾举办过国际漂流决赛,更是引得游客纷涌而至。</p> <p class="ql-block"><b>小桥</b></p> <p class="ql-block"><b>竹海</b></p><p class="ql-block">舜皇山竹林面积40000余亩,计31个品种,最多为楠竹。</p> <p class="ql-block"><b>舜皇岩</b></p><p class="ql-block">该岩的形成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岩洞全长700余米,约12000平方米,洞内有四宫十八殿,洞中有洞,别有洞天。洞内的钟乳石,状物似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可与桂林七星岩,芦笛岩媲美。</p> <p class="ql-block"><b>舜皇山</b></p><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舜皇山因中华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狩猎驻跸于次而得名,是全国众多名山大川中唯一一座以帝王名号命名的千古名山,其主峰海拔为1882.4米,被誉为“天设湖南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b>飞来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柳宗元文化旅游区</b></p><p class="ql-block">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是一片纪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柳宗元的祭祀性建筑群。在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司马”后,谪居永州十年。也正是这十年,铸就了他一生的辉煌。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写下的道德文章,泽被后人,因此,受到了历代世人的尊崇。他在人生坎坷曲折中奋斗不息,大量篇章名垂青史,至今仍为人耳熟能详,无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位于永州柳子街中段,以柳子庙为核心,主要包括柳子庙、柳子街、愚溪、西山、钴鉧潭西小丘一带。柳子庙占地2000多平方米,三进三开,有戏台、中殿、正殿等建筑,以及三绝碑等大量历代碑碣。柳子街全长550余米,建有居民居,颇有江南水乡之风韵。</p> <p class="ql-block"><b>柳宗元文化旅游区、</b><b style="font-size: 18px;">柳子街</b></p><p class="ql-block">柳宗元一生著文600多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永州十年期间完成的,并且多数观点的形成也是在永州贬谪期间广泛地与社会底层的接触过程中完善的。因此,永州的十年,虽然是柳宗元一生中最为艰难和痛苦的十年,但也正是这种颠簸困苦的生活,磨砺了一代伟人的成长。</p><p class="ql-block">柳子街又称唐街,两侧有大量民国时期建筑,古色古香。沿街道旁的青石阶梯而下便可见到清澈见底的愚溪。</p> <p class="ql-block"><b>古街、柳子桥</b></p><p class="ql-block">古街全长300米,街宽四米。街中用青石铺设,两边用河卵石筑铺,两边木板铺面,古色古香。街道两旁存有大量民国时期建筑,其中又以商铺为主,基本为木质结构建筑。游人入此,仿佛步入唐代,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b>柳子庙、</b><b style="font-size: 18px;">戏台</b></p><p class="ql-block">柳子庙坐落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柳子庙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面对愚溪,背靠青山。庙门上镌有柳子庙三字石刻,两边有联。</p><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可见庙为三进三开,首先是一座双檐八柱戏台。台檐柱上端木雕的麒麟、凤凰,刻工精细,形态优美;台顶有瓷葫芦及泥塑的鳌鱼等。</p> <p class="ql-block"><b>中殿、正殿</b></p><p class="ql-block">正殿宽敞明亮,殿中有柳宗元塑像,供人祭祀。</p> <p class="ql-block"><b>永州八记、</b><b style="font-size: 18px;">碑碣</b></p><p class="ql-block">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p><p class="ql-block">最后一进院落里有历代碑碣甚多,其中《荔子碑》、《捕蛇歌》、《寻愚溪谒柳子庙》等堪称文物珍品。</p> <p class="ql-block"><b>三绝碑、</b><b style="font-size: 18px;">严嵩真迹</b></p><p class="ql-block">三绝碑,碑文为韩愈所撰,由苏轼书写,内容却是颂扬柳宗元的事迹,此碑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又名荔枝碑。</p><p class="ql-block">《寻愚溪谒柳子庙》是目前全国三块严嵩真迹之一,且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b>展厅、建筑</b></p><p class="ql-block">柳子庙内有柳宗元在永州十年期间生活经历的图文展示,详尽地介绍了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经历。</p> <p class="ql-block"><b>民居,愚溪</b></p><p class="ql-block">愚溪原名冉溪,又名染溪,是潇水的最后一条支流。柳宗元搬到愚溪居住后,将冉溪或染溪更名为愚溪,并名其东北小泉为愚泉,意谓己之愚及于溪泉,并著有《愚溪诗序》和《愚溪对》,排遣淤积于心的不平,嘲己因愚获罪的政治遭遇,后人也以愚溪来代指柳宗元。</p> <p class="ql-block"><b>节孝亭、柳子碑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千家峒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江永千家峒风景区,平原宽阔,田地肥沃,是全世界瑶胞寻根访祖的圣地。这里犹如与世隔绝的仙境,水秀山青,灵气无比,被人誉为桃花源。同时,千家峒也是瑶民与元朝官兵生死战斗的古地,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遗存的诸多古迹,让游人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让当地人铭记先人的功绩。是游山玩水,感受民风民俗的特色景区。</p> <p class="ql-block">千家峒地处江永的千家峒瑶族乡,距离县城11公里。景区主要自然景观有白鹅山、白鹅洞、白鹅飞瀑、狗头岩、大泊水瀑布等,人文景观有盘王庙等寺庙,盘宅妹墓、古战场等,以及充分展示瑶族风俗的千家峒瑶族展厅,上甘棠等古老村落。</p> <p class="ql-block"><b>千家峒、田地</b></p><p class="ql-block">千家峒由上、中、下峒三个盆地组成,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群山环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永州江永千家峒就是指生活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平原。</p><p class="ql-block">区域内田土宽广,土质肥沃,一条大河贯穿峒中。千余户瑶民同生活,共耕种,过着自由富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b>风景、古战场</b></p><p class="ql-block">临穿岩的古战场据说是千家峒瑶民与元朝官兵生死抗衡之地,往昔战马的嘶啸与兵器的碰撞如今只能借着巨石垒就的战墙去想象。</p> <p class="ql-block"><b>石城、寺庙</b></p><p class="ql-block">登上怪石林立的战场之巅,游客会惊喜地发现这里是很好的观景之地。站在古战场上,千家峒的大半个身影即刻现于眼底。</p> <p class="ql-block"><b>湖泊、自然景观</b></p><p class="ql-block">千家峒森林资源非常优越,特别是北侧的都庞岭,地势险要,山深林密,红军长征也曾经过此地。山上有原始次森林8万亩,有国家保护的一、二级林木27种,珍稀动物28种,为“南方动植物资源基因库”。</p> <p class="ql-block"><b>黄家村、廊桥</b></p> <p class="ql-block"><b>上甘棠、</b><b style="font-size: 18px;">大泊水</b></p><p class="ql-block">上甘棠村是湖南省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除7户人家是建国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祠堂、阁楼等古建筑也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大泊水瀑布位于霸王祖村后,为一组瀑布群。在一条山谷深达2公里里,沿途有七级倾泄的姐妹瀑,一瀑一形、一瀑一潭、一瀑一景,段落分明,自成首尾。</p> <p class="ql-block"><b>瀑布、仙浴泉</b></p><p class="ql-block">最终端的大泊水瀑布高100余米,宽30米,四季不涸,颇为壮观。</p><p class="ql-block">仙浴泉,瀑布下有一水潭,宽约100米。瀑布水从上而下冲击水潭,浪花飞溅。若身临其境,则感凉风习习,泌人肌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濂溪故里景区</b></p><p class="ql-block">永州濂溪故里景区以神奇的岩洞风景和中国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为两大主题,是湖南一块璀璨的宝地。这里有奇特的自然“天坑”,有珍贵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有源远流长的名人文化,可谓是多种内容相融合的最佳游览之地。风景区pp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融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于一炉,让游客在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基础之上,走进故里,了解名人,感悟文化。</p> <p class="ql-block">月岩—周敦颐故里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处,总面积57.5平方公里。风景区由月岩、周敦颐故里、玉蟾岩三大景区组成,主要人文景观有月岩石刻、悟道古迹、宋城楼田古民居、濂溪书院、周敦颐故居和博物馆、“楼田惨案”遗址、玉蟾岩遗址等;主要自然景观有月岩奇观、虎啸岩、女儿井、峰林地貌、道山揽翠、道岩奇观、圣脉清泉、濂溪河风光带、洞穴群落等。</p> <p class="ql-block"><b>风景</b></p><p class="ql-block">月岩•周敦颐故里风景名胜区距县城6公里,是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目的地,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和教高的知名度。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人文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登山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b>道县</b></p><p class="ql-block">道县地处桂林—郴州—贺州景区的中心位置,风光秀丽,人文荟萃,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泉于一县,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b>濂溪河风光</b></p><p class="ql-block">濂溪河古称营水,发源于都庞岭东侧县月岩林场天岭冲东北。遍布的水系与茂密的森林植被构成了一座天然的绿色水库,是湘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温室”之称。</p> <p class="ql-block"><b>月岩</b></p><p class="ql-block">月岩位于道县城西20公里处,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其造型奇特,风光秀美,就连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都由衷赞叹:“永南诸岩谁最?道州月岩第一!”</p> <p class="ql-block"><b>前洞</b></p><p class="ql-block">月岩实际上是一座顶腹皆空的大石山,依据遗留下来的岩石结构和自然走势,天造地化,鬼斧神工,自然地形成东、中、西三个岩洞。</p> <p class="ql-block"><b>后洞</b></p><p class="ql-block">东洞门长65米,宽40米;西洞为主洞,门长105米,宽60米。三个洞口,相互对峙,三点成一直线。因此,月岩又被称为“穿岩”,即一眼可以望穿。</p> <p class="ql-block"><b>洞口</b></p><p class="ql-block">月岩洞门高大巍峨,宛如城阙。岩口恰如月形,远远望去,阳光照射,宛如一轮明月悬挂在半山腰中。</p> <p class="ql-block"><b>月形</b></p><p class="ql-block">仰望洞口,可见上弦月、下弦月、满月等不同形态的月形,“月岩”也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b>岩洞</b></p><p class="ql-block">月岩系都宠岭山麓,周围一带属喀斯特地形。其几乎全部裸露在大自然之中的开放态势,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b>月岩石刻、</b><b style="font-size: 18px;">《爱莲说》</b></p><p class="ql-block">月岩内的摩崖石刻较多,且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有54处。这些题刻始于宋代,盛于明代,历至近代,字体苍劲、古雅。</p><p class="ql-block">洞内石壁上周敦颐名著《爱莲说》全文,可谓是最吸引游客的一块。在周敦颐的故里温故其名作,相信也会有一番新领悟。</p> <p class="ql-block"><b>悟道古迹、</b><b style="font-size: 18px;">故里</b></p><p class="ql-block">相传月岩曾为周敦颐读书、静养、“悟道”之处,不愧为一大胜迹。</p><p class="ql-block">道县被认为是中国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的故里,自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五月初五诞生之日算起,周敦颐在道县生活了15年。</p> <p class="ql-block"><b>周敦颐、</b><b style="font-size: 18px;">濯缨亭</b></p><p class="ql-block">周敦颐(1017年—1073年),号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开宋明理学之先河,他的名作《爱莲说》千百年来被世人传颂。特别是《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濯缨亭和莲池为纪念所建。濯缨亭位于圣脉泉东南侧10米处,相传为周敦颐洗衣处。亭高5.5米,六角单檐攒尖式,水泥仿竹结构。亭内顶为一彩绘莲花,亭柱上有对联一幅。泉亭交相辉映,为景区再添胜景。</p> <p class="ql-block"><b>故居、</b><b style="font-size: 18px;">世系表</b></p><p class="ql-block">周敦颐故居于2011年修复落成,外围青砖蓝灰土墙,内部纯木结构。故居始建于北宋初年,为典型湘南农村古式二层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原故居仅留下了几段当年的石阶。现存建筑是当地2010年按照“仿古如古、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面积为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在故居、博物馆内的陈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张世系表。据后人考证,周敦颐次子迁居浙江绍兴,鲁迅、周恩来都是其后裔。现今,周敦颐的后人也遍布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b>爱莲堂、太极亭</b></p><p class="ql-block">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是周敦颐洒落胸怀所透射出的精神折光。周敦颐爱莲,后裔便将堂号便取“爱莲堂”,以此来纪念先人。</p> <p class="ql-block"><b>特恩堂、文塔</b></p><p class="ql-block">文塔座落在上关乡雁塔山,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兴建。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八角,高25.3米,底层周长37 .63米。有石门8扇,东、西、南、北四门上各有横额,分别刻题“万里云程”、“气蒸丰岭”、“一州砥柱”、“秀挹宜山”,塔内有石刻对联。二层以上,均用青砖砌成,逐级迭缩。各层间有磴道相通,盘旋而上可将城乡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墓碑、圣脉清泉</b></p><p class="ql-block">在村子内其故居附近的一处墓地,相传为周敦颐及家属的安葬地。在九江市的庐山区有一座大型、庄重的濂溪墓,前来瞻仰者不断。</p><p class="ql-block">在楼田村道山东侧山脚处,泉水自石窦中涌出,穿镂空岩石入方形石砌水井。水井长3米,宽1.5米,泉水四季不断,清洌甘爽。泉边岩壁上为宋代道州刺史方信儒刻“圣脉”二宇和佚名的“寻源”。</p> <p class="ql-block"><b>古民居、</b><b style="font-size: 18px;">玉蟾岩</b></p><p class="ql-block">现如今,道县共修复了周敦颐故居、爱莲堂、特恩堂、文塔等数十处古民居和集纪念、研究、旅游观光、教育学习于一体的道州濂溪书院暨濂溪祠。</p><p class="ql-block">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西北20公里寿雁镇,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遗址的发现与挖掘引起世界轰动,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和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b>古迹、</b><b style="font-size: 18px;">遗址</b></p><p class="ql-block">玉蟾岩俗称蛤蟆洞,距今约10000年,是一处史前洞穴遗址,也是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的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遗址于1993年和1995年进行过两次挖掘,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植物果核。其中,最重大的发现是水稻谷壳和原始陶片,说明湖南南部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水稻种植的地区之一和我国最早发明制陶工艺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姑婆山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永州姑婆山风景区是江华最大的瑶山,集峻、秀、奇、幽于一身,颇有“姑婆风姿赛桂林,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山间林木繁茂,苦竹遍野,珍禽异兽更是不计其数,是夏季避暑、疗养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姑婆山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处,湖南部分位于江华瑶族地区。主要包括相公岭,五龙抢珠,迎客狮,望夫石女像,仙人棋盘石,八仙寺,绣球顶等大景点,以及仙姑岩、莲花心、牛郎寨、马鞍山、龙台山、猫儿岭等众多小景点。山内原始森林、溪流、瀑布、奇石、草坪,每处风光尽显不同风情,令前来探险的游客充满趣味。</p> <p class="ql-block"><b>姑婆山</b></p><p class="ql-block">姑婆山横跨多个省(区),其险峻峡谷、峭壁悬崖等主要自然奇景都集中在湖南江华境内。主峰姑婆峰海拔1726米,地势险峻,峰峦高耸重叠,</p> <p class="ql-block"><b>溪流</b></p> <p class="ql-block"><b>原始森林</b></p><p class="ql-block">原始林木自由生长,一片繁茂。野生动物种类多而珍奇,并且已经探明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的矿产蕴藏在这里,堪称永州“有色金属之乡”。</p> <p class="ql-block"><b>天顶湖</b></p> <p class="ql-block"><b>瀑布</b></p> <p class="ql-block"><b>植被</b></p> <p class="ql-block"><b>奇石</b></p><p class="ql-block">一块块形状各异、造型别致、巧夺天工的奇石似珍珠般散落在山峰四周的草坡上,有的像动物在潜行,有的屹立成独峰奇秀。每一处都像是一组奇石盆景,安放在山峰四面的不同位置上。它仿佛是人工精雕细琢,那精巧的结构、奇异的造型和极具美感的叠加,都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女书生态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女书习俗,主要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以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的女字(也通称女书)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字,女字、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的女书习俗。2002年4月,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列入中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园内有前厅后院,前厅是供游人休闲娱的场所,设有休息室、游艺活动室。后院设一堂四厅,一堂,即位于正中的女书学堂;四厅,即左边一楼的综合楼,二楼的女红厅;右边一楼的女书工艺品展销厅,二楼的女书书画作品展厅。主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全面介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p> <p class="ql-block"><b>女书园</b></p><p class="ql-block">书园是抢救、保护、开发女书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宣传女书文化的重要窗口。该园建成于2002年10月,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为女书园题写了园名。女书园采用了仿明清式建筑,具有古朴、典雅、美观、实用的特点,体现了江南浓厚的地域文化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女书</b></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字学家在江圩镇一带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妇女文字,称之女书。其字符结构、读音方面等诸方面都很独特,这在目前世界尚属唯一发现。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研究,从女书独特的字符看,有一系列鸟体或鸟体部分构成的,表明文字构成中的鸟图腾文化遗迹;还有一系列字符是勾勒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稻作农业工具和稻米食品组合物的形象构成的。据《辞源》载,“神农氏,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丹雀即朱鸟,“九穗禾”即水稻。1995年湖南考古所在道县玉蟾岩一带发掘了12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恰好说明了神农生活在永州道县玉蟾岩一带,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女书的字符保留着明显的玉蟾岩神农氏族的鸟图腾崇拜和原始稻文化遗迹,从而推论,女书是原始母系社会的文化,是世界文字最早起源的形态之一,堪称世界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b>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从女书的来源和传承方式到女书的社会功能,从女书的发现到女书在学术界的影响,从女书流传区的民俗民风到女书与妇女的关系,从女红艺术到女书书画,从对女书的抢救、保护到女书文化的发展前景,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艺术再现了女书文化厚重的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p> <p class="ql-block"><b>女书学堂</b></p><p class="ql-block">园内有前厅后院,前厅是供游人休闲娱的场所,设有休息室、游艺活动室。后院设一堂四厅,一堂,即位于正中的女书学堂;四厅,即左边一楼的综合楼,二楼的女红厅;右边一楼的女书工艺品展销厅,二楼的女书书画作品展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宁远文庙</b></p><p class="ql-block">宁远县文庙是我国现存的文庙真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建筑之一,其规模在全国现存文庙中屈指可数,是中南六省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宁远县文庙又名学宫,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精美,规模庞大,给人以古朴、庄重、雄伟之感,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特别是20根整体高5米的灰色大理石蟠龙舞凤石雕柱采用高浮雕镂空工艺,十分精美,为全国古建筑中所仅有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称为“国宝”,庙内众多有石雕装饰相互辉映,包括了石雕的全部工艺手法,犹如一座完美的石雕工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宁远县文庙位于县城文庙路78号,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米,占地10282平方米。从大门开始,有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殿(后殿)等,层层递进,深邃曲折。宁远文庙的精华之处,莫过于石雕。大成殿前丹墀刻有五龙浮雕,环绕青石坪台的20方石雕,20根龙凤青石柱等,都是上乘佳作,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棂星门</b></p><p class="ql-block">走进宁远县文庙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宽广的庭院,草茂花繁,飞红滴翠,宛如一座花园。园的前端,有一泮池,形若半月,全为条石构成。池内种有荷花,亭亭如盖,生趣盎然。与泮池相映生辉的棂星门,亦为青石结构,上镌麒麟狮象,跳跃奔突,栩栩如生。然后是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殿(后殿),层层递进,深邃曲折。</p> <p class="ql-block"><b>大成门</b></p><p class="ql-block">宁远县文庙始建于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明、清两代历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至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荣禄大夫石焕章选址重建,历时十载。大成门并排三扇,高达丈余,气势雄伟,东西并列乡贤、中宦两祠,进入大成门,整个成殿便映入眼帘,顿觉满目生辉。</p> <p class="ql-block"><b>大成殿</b></p><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文庙主体。殿宇轩昂,高达5.7丈,为宫殿型结构。前有青石坪台,坪台外有一青石铺就的庭院,可容数千人,肃穆开阔。大成殿周围墙上画有《圣迹图》,记载孔子生平。其后即崇圣殿,其布局结构,仅此于大成殿,左右为东西庑。抬头看去,红墙琉璃瓦,斗拱飞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大成殿内上首,金漆木雕孔子神位即供于此。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已毁,现只留石座一方,新画孔子一幅。</p> <p class="ql-block"><b>石雕</b></p><p class="ql-block">宁远文庙的精华之处,莫过于石雕。大成殿前丹墀刻有五龙浮雕,一眼望去,逐浪翻波,时隐时现,仿佛水花在溅,涛声在响。环绕青石坪台的20方石雕,刻有各种形体的飞禽走兽,或站或坐,或升或降,或双戏,或单飞,多姿多态,妙不可言。所有石雕艺术中,特别是20根整体高5米的灰色大理石蟠龙舞凤石雕柱采用高浮雕镂空工艺,十分精美,为全国古建筑中所仅有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称为“国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潇湘文化之源 品质活力永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舜帝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浯溪碑林采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阳明山观日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永州·柳子庙·柳宗元文化传承千古</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永千家峒瑶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理学开山祖一-周敦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永州美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永祁剧团开台锣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美在永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等你来永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永州等你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我在永州等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舞:永州等你来</b></p>

相关知识

永州十场花事丨永州冷水滩:春和景明 樱花烂漫
永州新闻网
永州十场花事
永州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
永州冷水滩:樱花盛开引蜂来
@永州摄影爱好者 最后三天 丰厚大奖等您来!
可口可乐“12355阳光行动”在永州举办 为中高考生减压
永州冷水滩:晚秋蓼花开 乡村生态美
长图丨永州“花事”攻略来了!一起解锁这“花花世界”
永州植物园团建训练基地、户外军训拓展活动场地有哪些

网址: 湖南的省辖市·永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85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龙沟竹海
下一篇: 花龙沟竹海风景区旅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