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秦皇岛新闻网
“草莓、铁皮柿子各种了九座棚,水果黄瓜种了一座棚,还预留一座棚,开春后计划种小瓜。”海港区北港镇新华村村支委、丰禾生态园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负责人石鑫介绍,这19座高标准大棚是2023年新建的,目前全部进入收获期。他打算通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升村庄知名度并带动村民致富。
全媒体中心 记者 徐道树 刘双喜
展示采摘的新鲜草莓。新产业带动新农人就业
近日,天气寒冷。错落有致排列在新华村东北角的大棚看上去蔚为壮观,厚实的黑色保温帘已被卷起在棚顶上。此时,阳光照进绿意盎然的温棚里,草莓正在陆续成熟,水果黄瓜顶花带刺长势喜人,一人多高的铁皮西红柿结成串连成片,呈现出一片丰收的热闹景象。
上午9点,石鑫领着记者来到草莓区2号棚,他顺手选取几颗又大又红的草莓说:“9个棚的草莓赶在今年元旦前上市,当时的采摘价格能卖到近50元一斤,现在是40元一斤;9个棚的柿子,分别种的是铁皮西红柿、青口蜜和花生果柿子。铁皮柿子目前的采摘价格是10元一斤,其他两个品种卖12元一斤。通过事先宣传推介,一开园销量都不错,前来采摘的游客基本都是本市市民。”
棚里有两名女工正在按照网上订单为客户采摘草莓,今年61岁的黎凤侠来自邻村祝庄,她和杂字部落村的郎红艳自打大棚建好后就到这里上班。“没想到还能找到新工作,离家又近。”在9号棚,来自本村的张志和、张志文正在对大棚草莓进行疏花疏果、除草等日常管理工作。成为新产业工人的这老哥俩儿每月能领到4500元的工资。“基地流转土地面积82亩,涉及30多家农户,每亩地年租金是1000元。”石鑫告诉记者,丰禾园的工人都是来自本村和邻村的村民。目前有长期工近10人,季节性用工需要大几十人。
绿色种植是果品好的关键
在12号铁皮柿子大棚里,来自市区的辛先生一家正在体验采摘乐。“只有十余公里的路程,很近便,已经来采摘几次了。柿子很新鲜,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辛先生称赞道。
“这些大棚全部采用的是有机质加羊粪、秸秆堆肥发酵还田配方,所有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装置和精准滴灌等现代技术。”负责基地技术管理的高立成介绍,柿子的生长温度白天控制在23到27摄氏度,夜间8至10摄氏度。湿度适中;水果黄瓜白天控制在24至28摄氏度,夜间保持在13摄氏度左右;草莓白天的生长温度与柿子一样,夜间保持在7摄氏度上下。“采取绿色种植方法和有效温控是保证果品品质的关键技术。”
丰收了。集资建大棚当年收回成本
2021年,新华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走马上任后,看到左右邻村要产业有产业,要颜值有颜值,和美乡村建设正酣,立即决定新华村要围绕“新”字做文章,一改村庄过去的穷面貌,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村“两委”经多次开会研究、商量,最终达成“以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为突破口——建大棚”的一致意见。随后,在缺少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村干部每人出资3.5万元,一座20多万元的高标准大棚就这样在新华村落成。
“没想到选择种草莓当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说起投资收益,石鑫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高兴。进入2023年,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土地整合,占地82亩、19座高标准大棚在村东北角拔地而起,也如期迎来草莓、铁皮柿子和黄瓜的首批收获季。
石鑫计划开春还要把通往采摘园的1000多米路面进行硬化,并加大宣传力度和线上直播产品推介,力争打造城郊一流的采摘园区名片,让村庄新产业出名并带动村民致富。
顶花带刺的水果黄瓜长势喜人。为城市“菜篮子”提供保障
北港镇为台地丘陵结构,属于城郊农业镇。“种养”结合,倡导绿色高效农业“龙头”带动效应是镇农业的发展定位。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凯介绍,镇域中心及东部地势平缓区域适合果蔬种植,2023年全年蔬菜播种面积727.8亩,总产量1806.08吨。全年播种粮食作物6321亩,油料作物3632.3亩。全镇目前有6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户,产生的畜禽粪便做到就近还田,为发展生态有机农作物种植提供优质肥料。
记者从海港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区设施农业主要分布在北港镇、海阳镇、驻操营等几个山区镇。北港镇目前有设施大棚88座,新华村去年新建的休闲农业采摘园属于后起之秀;设施农业发展较早的海阳镇依托城郊批发市场,如今设施大棚达到1800座,近年来,海阳镇栗园村还结合旅游市场新需求,发展观赏多肉植物,畅销国内外;随着长城旅游的兴起,驻操营镇依托长城旅游发展大樱桃、草莓为主的设施农业有111座,日渐成熟的休闲农业为丰富长城旅游内容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海港区逐渐形成“叶菜批发+休闲农业”产业结构,为服务城市“菜篮子”工程和休闲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记者 刘双喜 摄编辑:薛佳麟
责编:刘福庆
相关知识
山东莒南:蹚出花生绿色防控新路子
极端天气频发 广西全力保障民众“菜篮子”供应
响水县人民政府 镇区动态 鲜食玉米蹚出产业富民新路子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天山花海:蹚出伊犁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建菜园 畅流通 稳菜篮——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交流会侧记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要闻 让“菜篮子”“果盘子”更丰盛——全国园艺作物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翁源新农人带领乡亲走出新天地
十三师新星市调整种植结构 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添新动力
【一线调研·乡村见闻】“植物工厂”改变传统耕作方式 新型农业设施助农致富
山东“数字新农人”手握“新农具” 耕出“智慧田”
网址: 新农人蹚出致富新路子 海港区设施农业保障城市“菜篮子”供应稳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42182.html
上一篇: 宁河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 |
下一篇: 带你看看最前沿的农业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