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早已过去,这农历闰二月又来了。每当这时,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北等地单调的草坪、树荫下,总会悄悄冒出一片片淡紫色如云雾般的小花,它就是诸葛菜,又名二月蓝或二月兰。
相比起诸葛菜,二月兰这名字更加广为流传。和许多植物一样,带个“兰”不一定就是兰科植物。事实上,它被归到十字花科里面,也就是那个被人戏称为“菜科”的大家族。
这个家族出了许多经常出现在饭桌中的植物,如白菜、油菜、甘蓝、芥菜、萝卜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花朵具有4枚花瓣,开花时长得像十字形,故此得名十字花科。
除此之外,它们的雄蕊也很有特点:6枚雄蕊中,外轮2枚雄蕊较短,内轮4枚雄蕊较长,如此形式,被称为“四强雄蕊”,这也是用来识别十字花科的又一大特征。
说回这诸葛菜,它隶属于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是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据说是因为诸葛亮,在蜀地大力推广种植这种植物,以解决当地老百姓和军队的伙食问题,才给了它这个名字。不过,也有人说那时候推广的诸葛菜,并不是如今的诸葛菜,而是另有其菜。这将近两千年前的事,很难考证了,就懒得提了。
前面说到,诸葛菜有个俗名叫二月蓝,意思是农历二月开蓝紫色花的植物。后来可能受季羡林先生等的影响,大家逐渐把它的名字写成了二月兰。
或许正如他所说,倘若只有那么一两株诸葛菜在那晃,终究不会得到太多目光。于是乎,它多半采用花海战术,典型的以数量取胜。否则无论如何都很难在早春百花争艳中夺得一丝关注的。
诸葛菜的开花量很大,凭借这一点就能吸引不少传粉者,导致结实率颇高。它结出来的果实被称为长角果,每个长角果中都有大量种子,加之其有时候还可以活两年,繁殖量就更大了。
你看看这架势,尽管它是中国土著,但也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入侵种。
诸葛菜的茎干普遍单一、直立,上面长着各种叶子。这些叶子的形态变化不一,不仅幼苗的叶子与开花时的不同,即使是等它长大以后,长在不同位置的叶子,形态也不同。越往上,叶子越小,直到茎干上方的叶子基部耳状抱茎。
再来看看它长筒状的花萼上面,通常开着淡紫、粉紫、蓝紫,以及部分褪成白色的花朵。密生细脉纹的花瓣又薄又软,呈十字形分布的状态,让花心中间的四强雄蕊特别显眼。
此外,因为花朵比细长的花梗大,所以看起来总是耷拉着脑袋的样子。
说到吃方面,它也是可以被吃掉的。每年二三月左右,很多人会来掐它的嫩茎叶,一掐就掐一大把,然后大包小包拎回家。
不过这距离把它吃进肚子,还有几道麻烦的工序:首先需要把诸葛菜洗净后用沸水焯,焯完得用冷水泡,还得泡上两三回。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把它身上的苦味去掉,然后再通过凉拌、蘸酱、剁馅等,把它做成各种饺子、包子啥的。
老实说,这么麻烦的食前预处理,竟然都难以阻挡每年摘它的人的脚步。我确实好奇,它真的有那么好吃么?
讲完。
相关知识
二月兰绽放啦,它为啥又叫诸葛菜?
二月兰—诸葛菜
[诸葛菜]诸葛菜图片
二月兰 诸葛菜
科学网—堇紫迎风袅袅心:诸葛菜
二月蓝又叫诸葛菜?那,能吃么?
二月兰丨也叫诸葛菜,开成“紫色花海”的花草,也能吃?
诸葛菜(二月兰)-紫色花海醉美绽放,赏花识花二不误
二月兰,又名诸葛菜,耐寒性强的花
NO15:诸葛菜(二月兰)花开成海,超美!
网址: “诸葛菜”迎着紫气,二月兰已绽放多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47929.html
上一篇: 诸葛菜花:教你识花 2 |
下一篇: 二月兰(諸葛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