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年枣木红 一生雕刻路
枣木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质地坚硬密实,木纹细密。枣树一般生长得很慢,碗口粗的树干,需要生长几十年。枣木不易虫蛀,古代刻书多用枣木雕版,凡书籍出版,均付之枣木,说明枣木之好。艺人们以枣木的自生及畸变形态创作,通过构思、雕凿、剪裁、抛光、上油等工艺,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写意作品。作品自然质朴、生动情趣、栩栩如生,大多是在几百年自然镂空的树身上顺势雕刻而成,是集装饰性、实用性和珍藏性于一体的艺术品。如经常近距离触摸,器身会呈现出包浆鲜亮,红得发紫、历久弥新。
临县罗家山村村民张计照就是利用枣树质地坚硬、造型多样的特点,雕刻出了各种各样的精美艺术品。在他的巧手中,本来只能作为柴禾烧的老枣树成了“金疙瘩”,一件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艺术品相继诞生,还为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原有“砖雕”做基础
10月15日,天气已进深秋,虽是午时刚过,已略显冷意。听说记者要采访,张计照早早就从碛口赶回罗家山村等候,穿着简朴略显疲惫的他将一件件经他雕琢的枣木艺术品从车的后备厢搬出,倒香炉、花篮、精美盘雕、松下问童子等一件件作品呈现在记者面前,难以想象会出自看似憨厚笨拙的他。
张计照从小因家境贫困没读过书,但他有个特殊爱好就是爱制作小物件,无师自通的他经常乐此不疲,经他手在砖上雕刻的图案“活”了起来。17岁就开始在村里为村民盖房,房子的屋檐和屏风上的砖雕都出自他的手,一处处砖雕风景为普通的房子增添了活力和色彩,慢慢地方圆几里的村盖房都要请他,以至于在碛口一说起张计照的砖雕,无人不知、无人不夸。
可砖雕再好也不能摆在家里欣赏,如果能把他的雕刻手艺摆在家里,不仅能供人欣赏,还能让自己的手艺流传下去。看到村里到处堆放的当柴禾烧的枣木,张计照打起了枣木的主意。
南下广州“偷”学艺
2013年,日子渐渐宽裕了起来,张计照想让自己的手艺有所提升,听说广州汇集了各种雕刻工厂,他拿定主意去广州一趟,到了广州找家工厂以打工为名学开了手艺。历时三个月,由于有几十年的砖雕根底,他边学手艺边雕花,雕、刻、塑的手艺都在他脑子里活了起来,各种工序历历在目,为他以后的枣木雕刻补足了功课。
学成归来,张计照就开始到处收集原材料枣木。在临县,枣木是当地特产,由于它质地太硬,人们嫌硬不好加工,村里的枣木枯死的、闲置的到处都是,往往都成了村民做饭烧的柴禾,可在他眼里奇形怪状的枣木却成了宝。枣木硬度大,油性大,雕刻起来难度也相对大,只有有耐心的人才能做成功,张计照从此乐此不彼,上百件的作品相继问世,他成了罗家山村一带唯一做枣木雕刻的人。
潜心钻研终有成
为了生计,张计照只有节假日才能安心地做他的枣木雕刻。每到正月村民们都出去看热闹、扭秧歌,这个时候的他,正是静静创作的好时候,他往往半个月把自己关起来,潜心做他的活。近两年经他手雕琢出的作品,小摆件有30多个,古桌古椅有50多件。他的手指上早已是厚厚的茧,手腕处有道深深的疤痕,听说是有一次雕刻时,刻刀反弹落到手腕处割的,把神经割断了,出了好多血,现在手指都是麻的。看着这道伤疤,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要想成功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
胸有成竹出精品
张计照是个率性的人。有一次,在创作一件名叫“松下问童子”的作品时,雕刻了一半因不满意原有构图,他竟然一甩刻刀,往炕上一躺就是两天。最后经过苦思冥想,他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仿古创作,经过半个多月的雕刻,作品终于成型。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张计照已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术。“古人画竹子,动笔之前,讲究胸有成竹。雕刻也一样,动刀之前,要根据树根的自然形状和纹理,构思好雕刻思路。雕刻要做到‘深、严、细、实、精’。”张计照进一步解释说,“深,就是意境要深远;严,就是作品若有瑕疵无法弥补就坚决放弃;细,就是每一刀都准确无误;实,就是视树根如作品实物一般;精,就是力争出精品。”
对于未来,张计照有自己的打算。“我现在雕刻的东西有几十种,还不够丰富,我想再继续扩大种类。再过几年我的作品将有质的飞跃。”张计照说,“我今年6月份已注册了公司,希望能成为罗家山村的一个好产业,向村民们传授雕刻技术,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张冬梅文/图
相关知识
千年木
千年木(千年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怎么养)
千年木怎么养
冬枣2号枣树苗、正规冬枣2号枣树苗育苗基地
世界上最大的枣
龙舌兰科:彩色千年木
千年木的养殖方法,千年木的作用,千年木的花语,千年木形态特征
千年木图片
木门上雕刻的牡丹图案高清图片下载
千年木怎么养护长得好?
网址: 千年枣木红 一生雕刻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48242.html
上一篇: 山东手造丨一雕一琢精诚之至 滨州 |
下一篇: 菜祖文化之乡花落朝天的四个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