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白粉病的发生特点。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越冬,或在保护地内越冬,次年春季靠气流、雨水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20℃~24℃,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5%,干旱时也可发病。空气不畅通、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枝叶过密或光照不足时易发生病害。
白菜类白粉病,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等白菜类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器及种荚,产生白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初为近圆形放射状粉斑,后布满各部,发病轻的,病变不明显,仅荚果略有变形;发病重的造成叶片褪绿黄化早枯,采种株枯死,种子瘦瘪。除为害白菜类外,还为害甘蓝类、芥菜类。
(1)生理性病害发生(2)危害时间长(3)小型害虫危害严重(4)发展快,易暴发成灾(5)土传病害发生重(6)喜湿性病菌和害虫发生重(7)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病虫害灰霉病、白粉病、黄瓜黑星病,以及黄瓜霜霉病、番茄的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等已开始严重危害大棚蔬菜。
相关知识
蔬菜病害的发生概况及特点
白粉病发生的症状是什么
白粉病危害特点有哪些?白粉病的发生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治?
凤仙花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蔬菜白粉病怎么治?蔬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沿海地区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pdf
可控环境下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预警技术研究
草莓白粉病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1年夏秋季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蔬菜病虫发生趋势和防治意见
网址: 蔬菜白粉病的发生特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51487.html
上一篇: 温室蔬菜中白粉病的防治 |
下一篇: 小苏打也可当农药用?防治白粉病、 |